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 第359章 不能提的禁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实话,仁宗对赵仲针说的这些,是不怎么感冒的。

    或者说,仁宗不怎么想听赵仲针,和自己说什么体验民间疾苦的事情了。

    毕竟,这个赵仲针年龄还小,你在外边转一圈,就能说体验到民间疾苦了,这不是闹着玩吗?

    这和下孩子过家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之所以这么急吼吼得在自己面前说这个,不就是因为前段时间,赵宗蔺在自己面前出彩,然后你家的那个老爷子赵允让着急了吗?

    想到这里,仁宗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你一个小小的少年郎,能懂得什么民间疾苦啊。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说这些事情,有点不务正业了。”

    这……

    陛下说这话的语气,好像有点不悦啊。

    富弼在旁边偷偷得看了看仁宗的脸色,发现仁宗此时脸色,好像真的有点不太高兴。

    仁宗顿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宋方呢?”

    “就在宫外。”赵仲针回答道。

    想想之前宋方去接自己的时候,赵仲针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他恨不得扯着宋方的领子吼道:“你怎么才来啊?”

    这才几天啊,整天嘴里寡淡得,快要淡出个鸟来了。

    甭说是油水了,就连那炒菜叶子,都不舍得放盐巴……

    说食难下咽都是好听的了。自己吃的那叫饭食吗?豕食吧?

    还想着这宋方能够在家陪媛媛几天,就过来和自己同甘共苦呢,结果苦等几天,宋方还是不见人

    赵仲针就知道,自己被宋方给“忽悠”了。

    再想想,这宋方整天在那宋府吃香的喝辣的……尤其是宋方的厨艺还那么好,赵仲针天天的口水流的就跟瀑布似的……

    然后他感觉,那贫苦人家的日子,更加难熬了。

    所以说,赵仲针所谓的体验到了民间疾苦,还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啊。

    仁宗差人把宋方叫了过来。

    眼看着宋方面色蜡黄,双目无神的样子,仁宗忍不住拧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儿?怎么这么没精神?”

    宋方苦笑着说道:“回禀陛下,这昨天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拉肚子拉的厉害。”

    嗯……

    想到这里的时候,宋方忽然心里一个咯噔,然后看了看旁边的赵仲针。

    这……让人拉肚子的手段,好像这小子经常使啊。难不成,是这小子怪自己晚去了几天接他,所以给自己下药了?

    嗯……不会。这小子不敢!

    宋方一脸的笃定。

    眼看着宋方看向了旁边的赵仲针,虽然不知道宋方在想什么,不过仁宗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赵仲针的身上。

    想了想,仁宗问道:“你说你体验到了民间疾苦,你倒是给我说说,你都体验到了什么?”

    说起来,仁宗还真不觉得,这个赵仲针能说出来什么花来。

    最多也就是那些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内容吧。

    结果……

    这话刚问完,仁宗发现,这个赵仲针,居然……流眼泪了?

    没错,赵仲针确确实实是流眼泪了。那种感觉,就好像……特委屈一样。

    赵仲针是真的想象之前那几天的日子,就觉得满腹委屈啊。

    他眼眶通红,然后对着仁宗说道:“陛下……臣……臣之前跟那些农户同时同住了几日,真的是感觉……他们的日子,太苦啦……”

    说到这里,赵仲针还是一肚子委屈,然后看了旁边的宋方一眼。那种感觉,颇为幽怨……

    赵仲针接着说道:“在那农户家里住的时候,每天也就吃两顿饭,而且吃的东西……您是不知道,甭说是油水了,就连盐巴都少见……”

    “清汤寡水,真的是清汤寡水啊。而且那粗面饼子,里边还有挑拣不净的砂子,吃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要磨破嘴。而且……”

    “一股子祛除不尽的土味,让人感觉剌嗓子……”

    “哦?有这般苦吗?”仁宗听了赵仲针的话,感觉这个赵仲针,好像不似在说谎。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的话,说不出这么细致的话来。

    仁宗看着赵仲针的眼神,变得玩味起来。

    这小子,看来是真的和那些民夫同吃同住了啊。

    不错不错,有这种心思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现在再愿意亲力亲为,真的和那些农夫在一起同吃同住,这是言大于行啊。

    看着仁宗问话了,赵仲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苦啊,那是相当的苦。您是不知道啊。这一大早起来,还没有吃饱呢,就要出去找柴火。不过因为在庄子里……”

    “那四周基本上没有啥柴火的,所以就要去周围的林子里找,不过这林子里倒是不错,运气好的话,倒是可以弄点野味。有些果子看起来鲜艳美丽,不过却不能吃……”

    “听那家人说,吃坏了肚肠,会死人的……”

    说到这里,赵仲针倒是顿了一下。

    因为之前在说起这个果子的时候,赵仲针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东西能不能代替泻药……

    回头可以给府上得那个管家来一剂猛药……

    “这除了捡柴,白天里,还要忙其他的农活,除草,耕田,捉虫……忙碌一天,到了晚上,还是那食难下咽的饭菜。然后吃晚饭了,就要上床睡觉。”

    “那是天色也刚黑,汴京城中,怕是正热闹,可是那热闹,却不属于农户。他们不睡觉,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点蜡是断然不舍得的……”

    说起来,赵仲针絮絮叨叨半天,也没有一个重点,说的都是普通的日常琐碎生活。仁宗听了一会儿,有些意动,然后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是要问赵仲针此行的感悟了。旁边的那些宰辅们,也都饶有兴趣的看着赵仲针。

    大家都想听听,这个被人称赞的少年人,到底能看出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赵仲针清了清嗓子。

    “以前吧,臣光是想着,这些百姓可能穷是穷了点,最起码能维持温饱吧。但是现在,臣真的不这么想了,因为……”

    “现在跟那些人在一起,臣是真的觉得,他们每天都很努力,不是为了生活而努力,而是为了……生存!只要能够生存下去,就够了。”

    生存?努力生存?

    仁宗感觉自己的脑袋好像被人用什么东西敲了一下,整个头都是嗡嗡的。

    然后他看着赵仲针,喃喃得说道:“努力生存?”

    如果说,为了生活,努力奔波,这话也算是比较泛泛了,套在谁身上都合适。

    谁不是为了生活呢?

    但是,他们为了生存,这话说的就有点……让人接受不了了。

    一时间,仁宗想起来,之前宋方从密县那边带过来得,那些灾民们的食物。

    上一次,仁宗还要求宋方把那食物留下来,让宫里的嫔妃们都“品尝”一下,结果第二天,好几个拉肚子……

    但是这些东西,却是那些灾民们每日里的口粮。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吗?

    为了生存……

    看着眼前的赵仲针,看着赵仲针那稚气未脱的脸,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刚毅,带着几分明事理的眼神。

    仁宗忍不住点了点头。

    是个好少年啊。

    想想赵仲针一家人的情况,仁宗对赵仲针的欣赏之情就更多了。

    赵允让这老东西是个家贼,难堪大用,或者说,即便是能委以重任,仁宗也不敢。

    谁知道这江山交到这个老东西手上,会被折腾成什么样。

    至于说赵宗实吧,这就是一个经不起打击的人,心里脆弱的很,不然的话,也不会得脑疾了。

    也就是说,这赵允让一家,上上下下,真正能够挑起大梁的,可能就是这个赵仲针了。

    当然了,现在赵仲针还年轻,但是几年之后,或者几十年之后呢?

    仁宗看重的,有时候,并不单单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一个人的态度啊。

    最起码,这个赵仲针的态度就非常好。

    他没有长篇大论得在那夸夸其谈,他只是沉下了身子,放下了身段,和那些百姓们同吃同住,亲生感受那些百姓们得生活和日子。

    试问,就冲着这种态度,当朝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至于说那些宰辅们,也都是一脸欣赏的看着赵仲针,他们都在想,如果将来这江山真的交给这个年轻人的话,那么,他们还能再辅佐这个年轻人……

    把这大宋朝,给治理得欣欣向荣吗?

    “嗯……”

    仁宗嘴巴张了张,然后问道:“你说百姓苦,那你说说,这整日里都说我们大宋是太平盛世,那百姓为何还苦呢?”

    之前问的都是小打小闹,现在这算是进入了正式的考题环节了。

    旁边的那些宰辅们,也都是目光炯炯得看着赵仲针。

    他们都想知道,这个少年人是不是能够说出来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东西来。

    赵仲针也没有犹豫,他直接开口说道:“百姓之所以会过的苦,还是赋税太重。”

    这话刚说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要知道,赋税这东西,可是相当敏感的。

    之前赵宗蔺在递折子的时候,也点出了不少的现状,可是他也是非常巧妙得用春秋笔法,把赋税给绕过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禁忌。

    他不能提,也不敢提。

    一切都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前提。

    可是赵仲针没有回避,他居然直接点出了这一点。

    旁边的富弼忍不住扬了扬眉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