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 第654章 官家召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仁宗在宫中有些急躁不安,连曹皇后都吃了排头。

    他很急切,他有一种预感,自己怕是活不过十年了。

    所以他想趁着现在还活着的时候把大宋变得更出色一些,这样他才有脸去见祖宗,才有脸在死去之前得意的说自己是明君。

    “官家,要不……出去走走?”

    梁惠保觉得官家就像是一头困兽,被憋在宫中不得发泄。

    仁宗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他换了便衣,被簇拥着往宣德门而去。

    至于为啥不走北边的玄武门,那是因为玄武门出去不热闹。

    而朱雀门外就是御街,人流如织。

    人是群居动物,离群索居的大抵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

    仁宗在想着心事,一路缓缓靠近了朱雀门。

    “万岁!”

    远方突然传来了一声欢呼,梁惠保下意识的挡在仁宗的身前,喊道:“护着官家!”

    众侍卫把仁宗围在中间就准备回去,仁宗皱眉道:“听声音远着呢,上城头看看。”

    “官家,谁能当得起万岁?臣怕有人谋逆。”

    梁惠保有些激动,不,是害怕。

    他恨不能此刻就有无数军士走上城头来保护自己。

    众人拗不过官家,就护着他上了城头。

    “陛下!”

    宣德门里就是皇城,一进来的两排建筑都是宰辅的地盘。

    中书政事堂,门下修史院,这些全是宰辅的地盘,不过进门右边的第一家却是西府。

    宰辅们已经闻声出来了,见仁宗在上城头,都纷纷跟了过来。

    “万岁!”

    第二次欢呼声传来,众人不禁加快了脚步。

    等上了城头,就见那些百姓在往外城看去。

    一队骑兵正护着几个文官疾驰而来。

    在汴京城中纵马,那和自杀没啥区别。

    那些御史就如同是嗜血的鲨鱼,会让你后悔不迭,恨不能时光倒流,宁可马骑人。

    可今日却不同。

    一群骑兵簇拥着几名文官在城中疾驰着,前方的百姓纷纷让开道路,然后如痴如醉的欢呼着。

    “万岁!”

    几名文官都面色黝黑,脸上多出了许多裂口。这一阵疾驰,脸上的裂口被冷风吹开,顿时鲜血就流淌下来,望而生畏。

    可此刻他们的脸上全是骄傲!

    程克在最前方,此刻他恨不能手中持节挥舞。

    可从前唐开始,使者就只是携带印信而已,旌节是没有的。

    冷风吹拂着他的脸,他感到了有湿冷的东西流淌下来,但胸中的热血让他忘却了这些伤痛。

    他振臂高呼道:“西夏俯首,屈野河重归大宋!”

    不知情的百姓这才狂喜起来,然后振臂欢呼:“万岁!”

    大宋从开国至今,对外作战几乎罕见胜迹。

    就算是偶尔胜了,可却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还会在谈判桌上把在战场上用血肉换来的地方退还给自己的敌人。

    而外交就更不消说了。

    从赵老二开始,大宋的外交就是泥足巨人,不管是对辽人还是对西夏都没讨过好,甚至后来对交趾人都在吃亏。

    所以在西夏国中变动之后,大家都担心会不会开战。

    和西夏开战大抵是要损失惨重的,这是大家的共识。

    哪怕韩稚圭出来牛皮哄哄的说自己这位大宋名将将会亲赴前线,也不能让百姓们有半点信心。

    失败多了,军心民心都会颓丧。

    所以不但是仁宗急,百姓喝点老酒也会扯扯拓跋谅祚那个小子会不会比他老爹还凶悍的事情,然后盘算打起来大宋会丢掉那些地盘,损失惨重之后,怕是又要加赋税了。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使者归来,哪怕是坏消息,至少能让人心中有数。

    如今使者归来了。

    他带来了让人不敢置信的好消息。

    拓跋谅祚竟然服软了,他归还了屈野河那一片土地……

    这是幻听吗?

    有老人揉揉耳朵,然后大声的问儿孙。

    “翁翁,拓跋谅祚服软了!还了大宋的土地!”

    为了屈野河的归属,大宋和西夏人交涉过多次,可每一次西夏人都会矜持的摇头。

    老子打下来的地方,自然就是西夏的地盘,有本事你们就来夺了去!

    可现在没动刀兵,西夏人竟然服软了?

    这个大宋啊……

    有人想到了最近几年的外交和战事。

    “府州,西夏人在府州被大宋打怕了!”

    “那边还有个大京观,宋方写了什么?”

    “京观累累,以彰天地正道。白骨森森,且看汉儿杀人!”

    “好!”

    “豪迈啊!听了让人热血沸腾,恨不能杀奔西夏去,夺回那些故地。”

    “……”

    无数人在欢呼着,那些骑兵也与有荣焉的昂首挺胸,胯下的战马打着响鼻,长嘶着。

    所有人都知道西夏服软的含义。

    辽使最近又有些?N瑟,甚至还敢去榆林巷转悠,然后有些官员以此为由,弹劾宋方和辽人交往密切。

    这是肆无忌惮,可没法管。

    因为西夏一旦稳不住,辽人就敢饮马黄河。

    失去了西夏的牵制,大宋就是辽人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他们宰割。

    宋方正好带着妹妹出来逛街,顺带给杨妹纸买点礼物。

    他站在左边,看着程克嘶吼着冲了过来。

    这是荣耀时刻!

    大宋的外交史上,从此就多了浓重的一笔。

    前世的拓跋谅祚可不会同意归还什么旧地,没打你就算是哥友善了。

    可这一世不同了。

    府州一战,大宋的兵力并不占优,而且竟然还是野战。

    那一战许多人都不相信是大宋胜利了。

    真的,大宋敢于和对手野战,可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罕有胜利。

    所以那一阵子府州来了不少探子,西夏和辽人的都有,甚至大宋这边担心府州和宋方等人虚报战功,也派出了密谍来查探。

    直至他们看到了那个京观,看到了那个杀气腾腾的京观石,这才相信。

    这个大宋不同了呀!

    它不再回避战争,它敢于在面对强敌时亮出自己的长刀,悍勇的去弄死自己的敌人。

    拓跋谅祚为何会低头?

    显而易见,大宋的强势,以及辽人的不怀好意让他必须要选择妥协。

    而他的这个想法却无人得知。

    只有得了宋方真传的程克才能一语撼动拓跋谅祚。

    这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辽使要失望了,耶律洪基要失望了。

    所谓的友好只是在无法灭掉对手时的暂时妥协而已。

    国与国之间哪来的友好?

    这世界就是一个丛林,你可以暂时组队去应付对手,但最终你只能相信自己,不断强大自己,否则你就会沦为强大对手的口中食。

    这是谁的大宋?

    看着这些欢呼的百姓,宋方笑了。

    程克一路疾驰到了宣德门外,他仰头看到了仁宗和宰辅们。

    “陛下,臣出使西夏归来。”

    他下马躬身。

    梁惠保大声问道:“为何欢呼?”

    城头太高,无法接近那些百姓,也听不到他们的私下交谈。

    程克喊道:“拓跋谅祚俯首,愿意归还屈野河旧地!”

    哦!

    仁宗听到了身后有人在惊呼。

    “这是兵不血刃啊!何其难得!”

    韩稚圭忍不住一拳砸在城头上,然后欢喜的喊道:“好!好!好!”。

    他是首相,在自己的任期内得了这个大彩头,以后青史上将会留名。

    曾乐正欢喜的道:“拓跋谅祚……拓跋谅祚果然如我等所想,如此大局定矣!”

    三国重归平衡,这才是这群君臣期盼的东西。

    如今拓跋谅祚愿意俯首,就代表大宋和西夏在面对辽人时将会成为盟友。

    天下再次和平!

    从没藏讹庞成为权臣开始,大宋君臣就在忐忑不安,生怕没藏讹庞改变国策,或是把西夏国内引入混乱。

    是的,大宋是能进攻混乱的西夏,可就算是打下了西夏又如何?

    打下了西夏,大宋和辽人之间再无牵制和缓冲。

    宋辽大战将不可避免。

    大宋可能赢?

    赢个屁!

    所以君臣才会喜上眉梢。

    仁宗心中欢喜,说道:“朕为子孙赢得了二十年安宁。”

    只要拓跋谅祚能活二十年,那么和平将会持续下去。

    此刻无人知晓拓跋谅祚是个短命鬼。

    “万岁!”

    每一次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汴京百姓总是喜欢用欢呼来表达自己对帝王的喜爱。

    “官家万岁!”

    这是个仁慈的帝王,大家都希望他长命百岁。

    仁宗心中欢喜,忍不住就朝着下面挥挥手。

    “万岁!”

    他抬起头,耳边是欢呼声,眼中全是手臂。

    无数人在为了即将到来的长久和平而欢呼。

    仁宗心满意足的道:“就是这样,朕的大宋就该是这样。”

    远处的宋方牵着妹妹悄然隐入人群之中。

    他也很欢喜。

    大宋赢得了和平,哪怕是短暂的,可却在这个新老交替的当口无比重要。

    这是老天在帮助大宋,只是历史上的大宋并未抓住机会。

    如今呢?

    他的嘴角含笑,心情极好。

    “哥哥,去嫂子家!”

    宋媛牵着他的衣袖,眼珠子骨碌碌转,却是想和喜欢自己的嫂子说话。

    宋方说道:“不好,再等等吧,等明年你嫂子就进家了,到时候每天都能说话。”

    “沈待诏!沈待诏!”

    他走出了人群,外面一个侍卫正好看到他,就喊道:“官家召唤。”

    得,这下哪都去不了了。

    宋媛噘嘴道;“哥哥,官家不好。”

    边上有人听到了这话,不禁大怒,等看到是个小女娃时,这才释然。

    在外交胜利的映衬下,此刻的仁宗身披光环,谁说他的坏话都是作死。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