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一会儿,忽然,那个被救治的中风老头儿苏醒了,他家里人激动地大叫。
风晴和小雨过去查看,给老头儿重新检查了一下,确认问题不大,但需要后期护理。
便在风家主队的马车上腾出了一块地方,把老头儿放上去躺着。
这家人千恩万谢的,要给风晴母子下跪。
风晴严肃地说:“这不是神仙的力量,是我们的医术,救死扶伤是医者根本,你们不用跪。”
她虽然这么说,但人家还是特别感激。
不让跪,就不停地说风晴母子的好话,说风家队伍的好话。
自己家里念叨,还跟周围的人念叨。
风情母子救人是有目共睹的,于是在这家人的激动宣传之下,附属小队的人们更加感叹起自己的好运。
茫茫逃荒路,能加入到这样的一个队伍里,实在是太幸运了。
不但有吃的,有安保,生病了还能得到救治。
中风多么要命的病啊,竟然都给治好了,虽然风晴一直否认她是仙姑,但……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等后来风三海那边对报名的人进行完登记,风晴小雨对这些人做了简单的初步筛选,把他们编成了一个二十人的医疗队,以及二十多人的后备医疗队,并宣布将会定期对他们进行医术指导,进步快贡献多的人能分到更多的饼时,人们的情绪就更高涨了。
希望。
风晴给他们的,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希望。
不过这么一耽搁,又是救人又是编队的,前后就将近一个时辰。
全队再次启程赶路,走出去十里路左右,日头就落山了。
前头探路的人说附近没有村庄可以休息,只有远处一溜矮山附近,可以找到背风的山洼洼。
条件如此,山洼就山洼吧。
反正这一路上所有人都习惯了露营。
身体比较弱的那些人,早在初入冬时就被恶劣的自然环境给淘汰掉了,能撑到现在的都是还算身板硬一点的,能扛住夜里睡露天。
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赶到矮山附近,找了一个还算凑合的山洼,就这么扎了营。
就地捡枯枝荒草当燃料,点起一个又一个的火堆。
照亮了黑暗,也提供了一定的温暖。
大大小小破破烂烂的锅架在火上,烧起水来,大家歇脚,喝热水,等主队那边发了麦麸饼下来,大家就挤在一起吃饼子,聊天。
整个营地都弥漫着一种久违的高兴气氛。
是逃荒久了的人们很久没有享受到的情绪。
“未曾开言泪满腮,尊一声老丈……”
忽然一声高亢的唱腔。
竟然有人填饱了肚子之后,唱起戏来。
是个上了一点年纪的老人,字正腔圆,是标准的中州府这边的地方戏唱腔。
可能由于长期逃荒身体弱,气息有些不稳。
高音拔得不到位。
可还是吸引了大家支起耳朵细听,没唱了两三句呢,就博得了一阵阵的叫好。
毕竟,逃荒呢,大家都好久没听到唱戏了。
久违的娱乐太让人激动。
这老人也挺有才的,把一段脍炙人口的地方戏,原本是一个审案的故事,给改成了倾诉逃荒艰辛的段子。
“家住在南阳城关外,离城门半里太平街……”
“祖居此地有数代,勤恳劳作攒家财……”
……
“荒年人命如草贱,儿媳妇自卖自身换了三斤粮……”
“为养家中五个娇儿啊……”
“可惜五儿没了仨……”
“只剩老身和两个娃,不得已离乡去逃荒……”
……
老者唱着唱着哭起来。
身边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抽泣着抹眼泪。
听那老者继续唱下去,原来他带着仅剩的两个孩子逃荒,路上又没了一个,只剩这个孩子了。
前几日要不是遇见了风家队伍,得了吃的,怕是祖孙俩也活不了几天,快要饿死,去黄泉路上和家人相会了。
刚才为唱腔叫好的人们,不由自主也跟着难过起来。
唱到后来老者一边泪如雨下,一边开始赞颂神仙的眷顾。
“这神仙救了老身的命……”
“救了我家仅剩一根独苗苗……”
“泼天恩情偿还不起,说来世当牛做马也不够报答……”
“老身一把骨头不足几十斤,在此对天发誓给众人听!”
“若恩人需相助,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在所不惜!”
这最后几句,唱得特别铿锵有力。
这一大段他现编现唱的词,说不上有多工整押韵,甚至有的地方还唱得明显走调。
可,周围众人听得纷纷动容。
跟着哭的,那是想起了自己同样悲惨的经历。
跟着激动发誓的,那是打心底里感谢风家队伍的援手。
这年头,朝廷都不管中州人的死活了。
亲朋好友都可能为了一点粮背后坑你一把。
可萍水相逢的风家队伍,竟然肯平白帮大家。
这跟再生父母没什么区别。
一时间,受了唱戏老者的感染,整个营地再一次响起对风晴等人的感激道谢。
风家主队的几十号人,在感到与荣有焉的时候,也跟着大家伤心了一波。
听听,这些惨事哦。
家里亲人饿死的,病死的,逃荒路上倒下的,遭到流寇打杀的……
几乎每个家里都有这种事。
没逃荒的时候,大家不管贫富贵贱,基本都过着相似的安稳生活。
可是这一逃荒啊。
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幸。
一家更比一家凄惨。
如果不是风晴,不是神仙眷顾,就算大家再惨,也是各惨各的,哪有机会凑在一起围着火堆倾诉往事呢。
“好了,大家都别哭了,悲伤太过会伤身子,不能刚吃了两天饱饭有点起色,咱自己再把身子糟践了,是不是?”
哭了一场唱了一场之后,那个唱戏的老者率先收敛了悲痛,大声提醒大家收一收。
“是啊,别哭了。”
“留着精神明天早起赶路吧。”
大家觉得在理,各自劝慰着停止哭泣。
风晴一直默默看着大家。
她没想到,这个临时凑起来的团队,竟然这么早就有了共同的情绪、一致的行动。
比她预计的磨合阶段短多了。
既然这样……
倒是可以加快团队建设。
争取在路上就把团队结构稳定下来,等到了凤安郡,能快速落地生根。
她站起来,宣布道:“我们再成立一个炊事队吧,每个小队分出五个人做炊事员,负责小队的日常吃喝。同样,炊事员和护卫队、医疗队的人一样,也可以吃成色好的饼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