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 第1480章 李二的荣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二退位和泰山封禅的事情定下后。

    早朝便也结束了。

    秦牧回了府中。

    后年开春他们就要大航海了。

    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

    秦府。

    正厅。

    秦牧将襄城,武?和武顺三人叫了过来。

    襄城望着秦牧,笑吟吟道:“夫君,不容易啊,你还真知道自己是有家室的人。”

    武?和武顺笑着附和道。

    “是啊,夫君可能都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家。”

    “夫君,你今日是有什么大事要跟我们说吗?”

    听着三人的话。

    秦牧点了点头,沉吟道:“你们放心,这次我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今后你们再也不用说这样的话了。”

    “陛下决定明年退位,后年开春,咱们一家,带上把薛仁贵,程咬金,陛下等人的家眷,远洋诸国,周游世界。”

    “所以你们需要准备一下,最主要的是将工作交接一下,咱们这一趟出行,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载。”

    “所以你们做好准备。”

    此话落地。

    武?和武顺三人皆是一惊。

    襄城惊讶道:“夫君,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秦牧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当然,我说的话当然是真的。”紧接着,他从怀中拿出一份清单递给襄城,“这里有你们三人需要准备和采购的东西。”

    “你们有一年的时间去办理此事。”

    “希望你们可以尽快完成。”

    襄城接过清单,急忙道:“没问题,我们这就去准备。”

    随后。

    襄城三人拿着清单离开了正厅。

    ......

    三日后。

    清晨。

    李二带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向泰山而去,准举行封禅仪式。

    李承乾作为监国太子,自然没有参加。

    得知李二要泰山封禅。

    城中百姓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几十里相送。

    虽然这么多年来。

    秦牧一直压着李二的风头。

    但李二的好,百姓们也记在心间,百姓们知道若不是李二仁义,秦牧就算有再好的想法,那也无法付诸实践。

    李二坐在车中,感受着百姓们的热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百姓们如此作为,说明他这么多年的皇帝没有白做。

    当然,李二这些年的皇帝也确实没有白做,如今天下百姓的生活与武德年间相比,真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秦牧坐在李二身旁,恍若梦幻,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不但帮助李二治理出了大唐盛世,甚至维护了世界和平。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二转头看着秦牧,笑吟吟道。

    “驸马爷,朕这次终于将你的风头压住了吧?”

    “你看看百姓们多热情,这次百姓可是来送朕的。”

    到了这个时候。

    李二想到的第一件事,还是跟秦牧小小的攀比一下,以此来彰显百姓们对他的拥护。

    秦牧淡然一笑。

    “陛下,您本来就是一个皇帝。”

    “这事也不用压,您是君,我是臣。”

    李二都要退位了,他还是决定不要再气李二了。

    听着秦牧的话。

    李二果然十分高兴,笑道:“不容易,真是不容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第一次承认你是臣子。”

    “秦牧,你说咱们爷俩斗了这么多年,朕怎么就不烦你呢?”

    秦牧一愣,随即道:“烦我?我应该没有什么让陛下心烦的地方吧?”

    李二惊叹道:“你还没有?”

    随后,李二开始细数这么多年秦牧坑他的事。

    听着李二的碎碎念。

    秦牧实在无奈,他没想到李二竟然将这些事情记的如此清楚。

    不过,秦牧扪心自问。

    他这些年确实没少坑李二,可是将李二给坑惨了。

    但这些已是过去。

    今后他跟李二两人就是船友了。

    三十日后。

    行军队伍终于抵达了泰山之下。

    李二这一趟的阵仗那是非常之大,所以速度便相对慢了不少。

    这一次,单单是封禅车队,就有几十里长。

    休整一日后。

    李二率领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来到泰山脚下。

    在泰山南侧有一座封祀坛,这一座封祀坛呈圆丘状,祭坛上面有五色土装饰其上。

    五色土分别是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在华夏数千年以来,都是无限美好的寓意。

    五色土由大唐各地进贡而来,表示对土地的尊敬,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在礼部的准备下。

    李二开始在封祀坛前祀天,阵仗极为的浩大。

    单单是这祀天仪式就要进行一日。

    秦牧在不远处看着,没有过多参与和评价。

    只要李二开心就好。

    祀天仪式结束,已是日落黄昏。

    翌日。

    李二率领文武百官和扈从仪仗,直奔泰山山顶。

    山顶也有一座新修建的祭坛,名为登封坛,这座祭坛宽五丈,高九丈,非常壮观。

    在礼部的主持下,李二开始祭祀仪式,封玉策于登封坛。

    第三日。

    李二再到社首山祭地神,此地也有一座祭坛,名为降禅坛,这是一座八角方坛。

    降禅坛祭祀结束后。

    封禅才算结束。

    封禅结束后还有封碑仪式。

    李二于泰山下诏立碑,分别为登封,降禅和朝觐三座碑。

    又封,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降禅坛为景云台。

    至此李二浩浩荡荡的封禅仪式,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幕。

    这也算是为李二的皇帝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等泰山封禅结束后。

    已是贞观十三年。

    世上各国的君主正陆陆续续向长安城赶来。

    安世国建立,和平条约签署的消息一经传出,世界上九成九的国家都是举双手赞同的。

    他们相信大唐能为世界各国主持公道,他们也接受安世国的成立。

    这些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都是非常友好的。

    没有了外患的威胁,那所有人都不用再担惊受怕,每个国家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

    如此一来,受益的是全世界的百姓。

    所以如今李二已不单单是受大唐百姓爱戴了,李二已是受世界千万万百姓爱戴。

    他们唤李二为天帝,是整个世界的皇帝,而且这世界上也只有李二有这种资格,能力和责任。

    这是属于李二的荣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