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 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光,拥抱太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生我材必有用,永远都不要妄自菲薄,看低自己。”

    “人生当立梦想,从小就树立一个梦想,然后努力地去实现。”

    “哪怕人生走到了最后,没有实现也不要后悔,起码我们努力过,奋斗过。”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麻木不仁,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然后忘记了自我。”

    眼前这群小家伙的眼睛里一片迷茫,不过冯逍却没有多做解释。

    因为这些话本来就不是给他们说的,应该仔细思量的人,此刻正站在冯逍的身后。

    作为冯逍“燎原计划”的“星星之火”,这些顶多在后世有着童声水平的读书人。

    此刻却寄托了冯逍巨大的希望。

    因为他们基本上可以说,是整个江东地区下一代的人生首位导师。

    他们要面对的,是人生尚是一片空白的少年儿童。

    所以,冯逍希望他们在面对这些大秦未来花朵的时候,心中寄存一片阳光,而不是一抹黑暗。

    心怀崇高理想去做先生的时候,绝对要比把教育看做谋生手段的人,教育出的成果要高。

    冯逍希望江南整个地区的孩子们,人生所面对的第一个学习目标。

    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一个崇高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心怀希望,向往光明,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大贤,是因为他的学识无人能及吗?”

    “当然不是!”

    “孔子两次问道于老子,五十五岁那年,第二次宣讲仁义之道,更是被老子批地体无完肤。”

    “那么为什么孔子的声望,最后却远远高于老子呢。”

    “那是因为孔子的道,和学识没有根本性的关联。”

    “儒家核心,在于礼,言于仁,行于义。”

    “但儒家的根本,却在于教化!”

    “打破了贵族阶层对于知识的垄断,想普通的平民百姓敞开了文化传承的大门。”

    “这,才是孔子的道,是儒家的道,也是所有先贤应该走的道!”

    “更是你们未来的道!”

    在那些读书人听来,冯逍的话宛如黄钟大吕,震响在他们的灵魂当中,驱散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迷雾。

    古人的求学之路,远比想象的要艰辛。

    甚至都可以用登天之路来形容,一是书籍的匮乏,二是无人传授。

    之前都是竹简记载的书籍,因为竹简制作非常麻烦和费时,所以传播的非常困难。

    就算是抄一部别人的书,也得很长的时间。

    更何况,大部分的时间里,就算想抄也没得抄。

    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家里,连一卷完整的书籍都没有。

    先不说别人了,就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直到他死了以后,学说才慢慢被他的弟子们传播到天下。

    以孔子的地位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后世所说的穷文富武,在纸张大面积应用以前,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相反,和廉价的武学传播相比,学文反而是顶级贵族才有的资本。

    老子传了伊喜五千字的《道德经》,黄石公传给张良一百三十二句的《素书》。

    竟然成为了中华民族传颂数千年的典故。

    这还不能说明,古人求学的艰难么。

    更何况,这两者还只是赠书而已,想孔子那样,带着所有弟子言传身教的,绝无仅有。

    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被称为圣贤的原因。

    如果历史记载没有太大出入的话,宋以前,一生当中能够教导弟子三千的,恐怕都只有孔子一人。

    毕竟古时对于弟子的定义,和后世的学校完全不同。

    那可是传承思想和衣钵的存在,所以师徒传承学习的时间,都是以数年到数十年为跨度的。

    最起码也是十年打底。

    这也就无形之中,限制了知识传播的速度。

    也因此,虽然无数人都追逐着知识,攀登着求学之路。

    但是敝帚自珍的潜意识思维,和故作高深的姿态,为知识传播的途径,设置了层层障碍。

    也使得这个时期所有有志之人,对于知识的渴望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炙热高度。

    因此,当听说冯逍开始讲学的时候,无数人蜂拥而至。

    面对着群情汹涌的场面,冯逍也是非常无奈。

    他不过就是想培育一些小学教师,为这些孩子打个基础。

    又不是自己要收徒弟,这些人一脸狂热的表情到底是个什么道理。

    但是面对大家的热情,冯逍又不想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无奈之下,冯逍只好将自己的目的说明之外,还进行了一番粗略的测试。

    即便如此,最后依然剩下了两三百之多。

    想想四郡数十个县,冯逍也觉得两三百并非不可接受。

    于是一个轮班跟学的奇葩场面,就在江东大地诞生了。

    每当冯逍给孩子上课,甚至是外出公务的时候,身后总是跟着一大群的学子。

    加上跟随的罗网保卫人员,冯逍感觉自己现在都能算得上前呼后拥,威风赫赫了。

    也正是鉴于这些人求学心切的热情,冯逍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经常夹杂一些私货,传授给这些年轻人。

    孩子们上课之时,偶尔露出茫然的表情,几乎已经成为冯逍课上的标配。

    毕竟给大人讲课的内容,肯定要比孩子们成熟和深奥的多。

    另外,冯逍还准备在会稽修建一座综合性的图书馆。

    派回到咸阳运书的人员已经出发,就等着未来图书馆落成之时。

    到时候,百家学说,上古传承残留,新兴大贤著作等书籍,将都会被放入图书馆当中。

    因为纸张已经全面在大秦推广开来,所以在知识的世界当中。

    一种蓬勃昂扬,井喷爆发的求学热潮,正在慢慢形成。

    毕竟大秦这种将所有知识敞开了传播的景象,可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遭。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最近一段时间内。

    无论百家之中哪一家学派之人,都对于嬴政的观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一改过去暴秦昏君的评价,完全成为了当世圣贤的形象,就差被推上神坛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