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穿越者 > 第八十五章、奉令回长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浩然带着沉甸甸一箱银子,转身往自己的临时府邸走去。

    而就在同一时间,一个来自长安城的小队,正狂奔着往大漠边城这边赶过来。

    当时至下午,太阳隐隐西坠时。

    队伍才匆匆来到长安城内,而带队之人,正是李世民身边的太监总管,徐公公。

    古代的通讯很不发达,所有的信息都需要人力来传送。

    从长安城到大漠边城,少说也要十几日的时间。

    若是中间再遇上点波折的话,恐怕还要更久。

    “报!长安城徐公公携圣旨进城!”

    将军府内,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里说道。

    听见这话,正在商议军情的秦叔宝还有李靖,连忙起身站起来。

    陛下的旨意到,他们自然全都不敢有所怠慢。

    正在这时,徐公公已经双手捧着圣旨走进来。

    “徐公公,本帅已经等候你多时,没想到今日才抵达,不如先到馆驿歇息片刻,在宣读圣旨也不迟啊!”秦叔宝客套着说道。

    溪公馆毕竟是李世民身边的总管太监,也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心腹。

    秦叔宝虽贵为一军统帅,却也不敢如王浩然那样。

    “秦元帅不必客气,杂家奉旨前来,自然是要即刻宣读旨意,哦,对了,秦元帅,怎么不见程元帅与镇边侯?”徐公公客气着说道。

    “嗯?他二人正在后院中,本帅这就叫人请他们过来吧!”秦叔宝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就不劳秦元帅费心,原本这道旨意,就是给秦元帅和李大将军的,而镇边侯那边,还另有一道旨意,杂家稍后亲自过去便是!”徐公公笑着说道。

    听见这话,秦叔宝和李靖二人,都眉头微皱。

    正常来说,徐公公来传达圣旨,代表的那可是皇上。

    在宣旨的那一刻,理应让所有的文臣武将,全部都在场才行。

    哪有这道旨意宣读完,在亲自过去,宣读另外一道旨意的?恐怕在整个长安,整个大唐里。

    也只有王浩然,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

    “兵马大元帅与诸位将军破敌有功,解救边城之危,待大军凯旋长安之后,朕待再行封赏。”

    徐公公将圣旨,流利的宣读一遍。

    内容很简单,就是李世民并没有在圣旨中,对秦叔宝他们嘉赏,而是让他们回长安城以后,在另外封赏。

    其次对于突厥部落,颉利可汗一事,李世民也有自己的想法。

    当今大唐初立,国不安,民不顺。

    且逢旱灾,不利于孤军深入作战,那毕竟是颉利可汗的老巢,瘦死的骆驼总归也是比马大。

    而秦叔宝这边只有区区五万大军,真要冒然深入的话,恐怕会吃一个大亏,得不偿失。

    李世民就要求秦叔宝立刻整顿兵马,凯旋长安。

    如此的圣意,其实早就在秦叔宝和李靖他们的预料之中。

    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和疑问。

    当徐公公刚刚宣读完圣旨以后,连口茶水都来不及喝,匆匆转身就往外走。

    见状,秦叔宝和李靖全都傻眼了。

    这叫个什么事啊?即便是在着急,也总得坐下歇一歇,待问过长安当下有何情况后,在急着走也不迟吧!

    于是乎,秦叔宝和李靖二人,全都面面相觑,一脸的苦笑不已。

    此时此刻,在将军府偏院中。

    这里是王浩然的临时住所,此刻王浩然正和长乐公主,在这里吃着菠萝、晒着太阳,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当徐公公进来以后,看见如此的一幕。

    脸颊一阵微红,嘴角也高高扬起。

    在临出长安之前,李世民还特意交代过,让其观察王浩然和长乐公主之间,已经发展到如何程度。

    眼下一见,徐公公总算是放下心来。

    笑着挪步到近前,躬身施礼道:“老奴拜见长乐公主殿下,见过镇边侯!”

    当看见徐公公的时候,王浩然和长乐公主都是一怔。

    “徐公公,你怎会来此?”长乐公主皱眉问道。

    “禀公主,老奴是带着陛下圣旨过来的,不知公主殿下,在大漠期间,一向可安好?”徐公公笑着问道。

    “本公主好着呢!莫非父皇叫你过来,是打算接我回去不成?”长乐公主皱眉。

    这段时间她和王浩然在一起,虽然大漠条件艰苦,不过却吃得好,睡得好,都快要忘记回长安的事情了。

    现在看见徐公公,一张小脸立刻就紧绷起来,显得有些不高兴。

    徐公公轻笑:“是的,公主殿下,陛下让你和镇边候一同回去。”

    ..........

    翌日,清晨。

    唐军浩浩荡荡的离开大漠边城,奉旨返回长安。

    在临走之前,兵马大元帅秦叔宝,将边城兵力补充到三万余,所带粮草大部分都给留在边城,以备不时之需。

    而王浩然在临走之前,也将种植地瓜的方法,交给李靖。

    以突厥大败,颉利可汗重整旗鼓的时间来看,没有个三五年他们是别想再走出大漠。

    而在这三五年之内,地瓜的种植技术,早就已经变得娴熟。

    到那个时候,城中囤积众多的地瓜、粮食。

    即便突厥大军再度围城,边城也足以做到自给自足,不用在担心粮草不济的情况。

    除此之外,王浩然的马蹄铁技术,同样也交给大将军李靖。

    将所有战马全部都给钉上马掌,带上高桥马鞍,成为真正意义上,实力强悍的大唐铁骑。

    如此一来,王浩然所留下的两个技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对当下大唐的雪中送炭。

    只要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大唐战斗力和国力,绝对会呈现出一个飞一般的高度。

    “徐公公,你到现在都没有说,陛下如此急着让我回长安,到底是有什么事?”

    路上,王浩然心里愈发的奇怪。

    昨日下午,徐公公跑到他临时府院,传达李世民的口谕。

    其中并没有说其真正的原因,只是要求他火速赶回长安城。

    这可不是李世民的作风,何况在怎么火速,王浩然也得跟随着大军一起回去才行啊。

    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先行一步。

    这怎么看都与理不通,何况王浩然也不知道长安城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徐公公脸色为难,苦笑着说道:“哎哟,镇边侯,您就不要在问老奴了,老奴实在不知道。”

    “哼,你不知道?你以为本侯会相信?”王浩然冷哼一声。

    “徐公公,你整日跟随父皇左右,长安有什么事,还能瞒过你的双眼?本公主也想知道,父皇为何如此急切,召镇边侯回去!”长乐公主也在一边帮腔。

    面对他们两个人的咄咄逼问,徐公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个是镇边侯,天不怕地不怕,就连李世民都要畏惧三分的主儿。

    而另一个则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长乐公主。

    无论是谁,都不是徐公公能得罪的起。

    长乐公主就不用说了,只要回到长安,在长孙皇后或者李世民的耳边,悄悄说上几句坏话,告王徐公公一个黑状。

    绝对就会让他吃不了还得兜着走。

    而镇边侯,徐公公背后直冒冷汗,他害怕王浩然一个暴脾气就将自己给咔嚓了。

    徐公公苦着脸,坐立不安道:“侯爷,公主殿下,老奴......老奴虽然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不过老奴可不敢胡说,

    这可是国家机密,若是经由老奴口中传出来,恐怕老奴这颗脑袋,都要不保了。”

    “国家机密?”

    王浩然听见这两个词,心里也是莫名一动,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都严重到用这个词了?王浩然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之人。

    看着徐公公一脸为难的样子,王浩然点点头:“也罢,如此难为,本侯不问就是了,不过若是回到长安后,当本侯知道,这并非是什么国家机密,定当找你来讨一个说法!”

    【作者题外话】:各位看官老爷,请不要存更,麻烦各位看官老爷。都在当天看完。追读率,跟试读。对小弟很重要。小弟如果写的不好勿喷哈。多点点评意见,小弟会更加完善的,如果越写好的话。想小弟多更新一点的话,帮忙转发一下呗!小弟一定加更。还有记得各位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多一点银票跟收藏,谢谢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