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从亮剑开始无敌 > 第198章准备南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独立团、新二团和新三团的总兵力,加起来有差不多一万人。

    直接抽调五千兵力,组成新的暂编第一团。

    旅长可心疼坏了。

    这些部队,可是他的主力!

    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特别是独立团和新三团,装备好,士兵战斗力强。

    把这些部队给抽调走,对他的整个旅,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说心里话,这支部队最后能回来多少人,旅长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毕竟他们要面对的,可是日军的野战师团!

    总部已经说了,日军的第十一军,除了第一一五师团战斗力比较弱之外,其他的几个师团,战斗力都非常强大。

    特别是日军的第三师团和第六师团,那是日军部队里面,绝对的主力部队。

    甲级师团。

    不仅兵力多,装备也是最精良的。

    都装备了野炮兵大队。

    按照日军标准的配置,这样的甲级师团,仅仅是装备的山野炮,就达到了三十六门。

    再加上六门榴弹炮,这种大口径的火炮,有四十门。

    这还是大口径的火炮!

    除此之外,下面的日军联队,都还装备了数量不少的步兵炮自己迫击炮。

    这样的火力,八路军以前根本就没有面对过。

    在山西的日军第一军,下辖的部队基本都是日军的守备部队师团,战斗力和日军的野战部队要差一大截。

    这暂一团万一适应不了日军的进攻强度,那可是要吃亏的。

    搞不好,一次战斗下来,暂一团就会全军覆没。

    这种事儿太常见了。

    从淞沪会战一直到武汉会战,国军的伤亡一直都很大。

    面对日军的强大进攻,一个团甚至连一天都顶不住就打光了。

    全部都是阵地战。

    如果这次还这么打,那暂一团能不能回来,可不好说。

    但是命令已经下达了,必须要执行。

    旅长把张雷还是李云龙他们给召集到了旅部,询问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南下?

    张雷想了一下,对这个消息很意外。

    在这之前,他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南下进入湖南,编入新四军,配合第九战区一起,阻挡日军第十一军进攻湖南。

    这是要和冈村宁次交手了哇!

    张雷有些兴奋。

    日军第十一军,张雷可是清楚的很。

    目前来说,日军现在兵力严重不足。

    日军第十一军,现在基本上就是岛国在东方唯一的野战部队。

    如果能干掉日军第十一军,那东方的整个战场形势,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不过,日军第十一军可不好打。

    冈村宁次可是岛国的名将,指挥能力十分出色。

    在岛国都是非常出名的。

    而且人气非常高。

    在岛国的陆军将领里面,冈村宁次甚至都排得上前十。

    而且旅长把日军第十一军的基本情况也介绍了一下。

    岛国为了拿下长沙,这次动用的兵力很大。

    是这段时间以来动用兵力最多的。

    六个师团,确实规模不小。

    加起来超过十万人。

    而且还有三个甲级师团。

    这样的兵力,正常情况下,国军起码需要三十万到四十万兵力才能勉强打个平手。

    但是到目前为止,整个第九战区也才有二十万部队。

    即使加上新四军的两个师,也不过二十三万人。

    用这样的兵力对阵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注定这仗不好打。

    对于张雷他们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部队的战斗力问题。

    旅长告诉张雷他们,为了这次南下,需要从独立团、新二团和新三团,抽调精锐力量组建暂编第一团。

    虽然战斗力很强大,但是毕竟缺乏和日军正面作战的经验。

    头两次和日军第一一五师团的作战,正面作战,最多面对的也就是日军的一个联队。

    这还是丙级师团。

    而日军第十一军,除了第一一五师团之外,那都是正儿八经的野战师团。

    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旅长对于暂编第一团,有点担心。

    张雷拧着眉头想了一下:“旅长,日军的第十一军,从目前来说,战斗力确实不一般。

    但是也不是说一点儿弱点就没有。

    指挥日军第十一军的,是岛国中将指挥官冈村宁次。

    这个人,阴险狡诈,而且指挥能力很出色。

    但是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太死板。

    冈村宁次作为岛国陆军大学的老牌毕业生,思想非常僵化。

    采取的战术,也都是岛国陆军最传统的进攻方式。

    这就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地方。

    如果战术运用的好,用二十多万兵力对阵十万日军,打个平手也不是不可能。”

    李云龙点点头。

    张雷说的不错。

    这日军的野战部队,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太原会战的时候,李云龙就带着部队和小鬼子的野战部队交过手。

    实打实的说,小鬼子的野战部队确实强。

    但是,也不是说就打不赢了。

    日军要进攻湖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整个湖南的地形,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还有大片的沼泽地。

    这样的地形,并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和推进。

    没有了坦克和重炮的日军,战斗力下降起码一半。

    到时候依靠地形,打赢日军完全有可能。

    几个人都没有问题。

    旅长立刻就宣布了暂编第一团的任命。

    任命张雷为暂编第一团团长。

    任命赵刚为暂编第一团政委。

    任命李云龙、孔捷为暂编第一团副团长。

    任命张大彪,为暂编第一团一营营长、

    任命陈三,为暂编第一团二营营长。

    任命沈泉,为暂编第一团三营营长。

    任命杨立华,为暂编第一团炮营营长。

    暂编第一团,立刻准备。

    十天之后出发。

    八路军抽调部队南下的消息,第二战区长官部已经收到了消息。

    老阎很惊讶。

    对于日军这次进攻湖南,老阎是比较悲观的。

    山城老头子像凭着二十万部队阻挡日军十万部队。

    这几乎就不可能。

    当时武汉会战,山城老头子组织了空前的一百万大军,对阵日军二十五部队。

    结果武汉都没有守住。

    现在想用二十万部队守住长沙,根本就不行。

    日军第十一军的指挥官,可是冈村宁次啊。

    老阎拧着眉头。

    对于这次作战,老阎和第二战区的参谋们进行了推演。

    推演的结果,都是国军损失惨重,日军占领长沙。

    就是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卫将军,也都不看好。

    毕竟国军这次的部队太少了。

    虽然指挥官是老虎仔,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此时山城老头子的官邸里面。

    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一张长长的桌子,两边坐满了穿着军装的人。

    正在讨论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初步的作战计划已经拟定。

    但是山城老头子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这次日军突然要进攻长沙,老头子有点意外。

    准备不足。

    到现在,也才勉强个第九战区凑够了二十万部队。

    为了给第九战区凑这二十万兵力,山城老头子把自己的家底儿都拿出来了。

    如果还是打不赢,山城老头子都得跳楼。

    对于这次作战,老头子也是顶着很大压力的。

    不少人都觉得如果再打这么一仗,那整个国军都得崩溃。

    甚至有人都在主张和岛国谈判。

    特别是那个汪汉奸,蹦?的非常厉害。

    让老头子非常不爽。

    仗着自己资历老,整天说岛国如何牛逼,我们如何不行。

    舔的也太狠了。

    狗天蝗是你爹吗?

    你汪汉奸好歹也是我们的副总裁吧。

    说这些丧气话,简直把人都丢到姥姥家了。

    娘希匹!

    把我惹急了,让军统干掉你!

    一个穿着军装的人正在汇报:“根据作战计划,我们抽调的部队,现在正在往湖南集结。

    其中新四军的两个师,已经达到了指定作战地点。

    从山西抽调的五千八路军部队,也正在准备。

    预计十天之后出发。

    按照命令,到时候火车会把部队给运过去。

    增援给第九战区的武器装备,也已经装车,随时可以起运。

    另外,为了增援第九战区,山城的第二十三飞行大队,也会进驻长沙。

    根据最新情报,日军第十一师团的六个师团,目前已经有四个师团到达了武汉。”

    山城老头子拧着眉头,脸色凝重。

    看着墙上巨大的地图出神。

    这次对日军作战,不容有失啊。

    如果长沙再被日军占领,那国军的整个战略空间,就会被大大压缩。

    到时候,就退无可退了。

    现在他的手里,已经没有了多少部队,而抽调到第九战区的,也都是武汉会战结束后,撤退到湖南的。

    士气低落。

    很多部队到现在都还没有补充兵力。

    而日军第十一军,在武汉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补给。

    一想到这里,山城老头子就是一阵郁闷。

    武汉会战,他抽调了一百万部队。

    结果最后还是守不住。

    当时他给老陈的命令是,火烧武汉,实施焦土政策。

    这样的话,即使武汉落入日军之手,那么也是一座空城。

    根本就没有。

    这样的话,日军在武汉就站不住脚跟。

    可是老陈,就因为几家外国商社的阻拦,居然不执行他的命令。

    使得武汉完整的落入了日军之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