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1981:让人生不再遗憾 > 第9章 开辟新业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看到、想到,那就尽快行动!

    我把板车放好。

    进了仓库,正要掏出香烟,送给一个男仓库保管。

    猛然发现墙上写着“仓库重地,严禁烟火。”几个大字,连忙把香烟,又重新放到口袋里。

    “同志,咱们的豆粕、豆饼怎么卖的?”

    男保管走到门口,指着一排平房,说:

    “第二个房间,饲料科赵科长,你问他......”

    说了声谢谢,就走向平房的第二个房间。

    门开着。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坐在办公桌前打电话。

    他应该就是饲料科的赵科长了。

    我就站在桌子边等候。

    等到赵科长打完电话,我快速递给他一根“玉溪”香烟,并用打火机帮他点着,笑着说:

    “赵科长,我想买咱们厂,生产的豆粕、豆饼。”

    赵科长抽了一口烟,吐了个烟圈,问:“你是国营养猪场的?还是养鸡场的?”

    “不是,我是金水县齐黄庄的。”

    “那你要的量,有点少啊!我们只做批发生意,一吨起卖......”

    我连忙掏出身上另一包还没有打开的“玉溪”香烟,送给他,说:

    “赵科长,我是诚心诚意买咱们的豆粕、豆饼的,以后就是咱们厂的长期客户了。虽然第一次只买700斤,但是后来会逐步增加的......”

    不知道是不是那一包“玉溪”牌香烟起了作用,赵科长清了清嗓子,说:

    “好吧!我们需要的,就是长期客户。既然诚心要买,也给你按批发价吧!一斤一毛一分钱。不过,不要对外宣传......”

    “谢谢,我知道......”

    .........

    当天,就从银水县大豆油厂,用一毛一分钱一斤的批发价,买到了700斤豆粕、豆饼。

    办完事,我又在那个面馆,要了一碗面,并且在饭馆里,接了一军用壶热开水,然后启程回家。

    真累呀!

    来的时候,拉700斤黄豆,力气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回去的时候,又是700斤豆粕、豆饼。

    感觉身上拉的,不是一车东西,而是一座山。

    一座巍峨的大山。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全靠一股精神,在苦苦支撑。

    等车子拉到齐黄庄村口的时候,天色已晚,很深就像散了架似的,快要支持不住了。

    几个村民干完活,收工回家。其中一个是生产队的队长齐勇。

    按照辈分,我得叫他一声大伯。

    “涛,车上装的什么?”齐勇问。

    “大伯,装的是豆粕、豆饼。这些饲料,营养很高。猪、牛、鸡吃了以后,长膘特别快......”我回答说,顺便也做了一下广告。

    齐勇听了,很兴奋,说:

    “涛说的不错,豆粕、豆饼,就是好东西。咱们大集体的时候,生产队养的牛多,每年都会买很多,来喂牛。现在土地承包,各家各户要的数量小了,人家也不卖给咱啦!没想到涛这里有!多少钱一斤?我来买点,回家喂猪......”

    “大伯,一斤一毛五分钱......”

    “好!我先买20斤。”

    齐勇说完,就从身上摸来摸去,不过也只找到了三四毛钱。

    “涛,我现在身上钱不够,回去以后再给你吧!”

    “大伯,不急......”

    齐勇的话,就是最好的广告。

    看见齐勇买了二十斤豆饼,其他几个村民,也你十斤,他二十斤的买了起来。

    毕竟,谁家不养猪、养牛,或者养鸡呢?

    花不了几个钱,就能让猪、牛、鸡长膘、生蛋,何乐而不为呢?

    陆陆续续的,从地里收工回家的村民,都经过村口,很多都买了我的豆粕、豆饼。

    不到一个小时,车上的豆粕、豆饼,竟然被经过的村民们,抢购一空。

    真爽!

    所有的劳累、疲惫,都被兴奋所替代。

    卖完豆粕、豆饼,我拉着空车,几乎是一路小跑,飞奔到家。

    娘,在家门口等我。

    “孩子,今天回来的咋这么晚?”

    “娘,我从厂里面,顺便拉回来了一车豆粕、豆饼,已经在村口卖光啦!哈哈哈......”

    我兴致勃勃地说。

    “肯定累坏了吧!涛!”

    娘说着,用湿毛巾给我擦汗。

    又给我端来一碗早已放凉的绿豆汤。

    咕咚、咕咚。

    我一口气喝了一大碗,感觉特别过瘾。

    晚餐,是小麦面和红薯面做的花卷馍,还有一个凉拌黄瓜。

    正吃着饭,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就过来了。

    一部分是来卖大豆的。

    另一部分,是准备买豆粕、豆饼的。

    我急急忙忙吃过饭,把村民们送来的黄豆,放到秤上称重。

    我的秤,绝对公平,不会少他们一斤一两。

    按照一毛六分钱一斤黄豆的价格,现场给他们结清,不打白条。

    收到钱的村民们,一个个喜滋滋地走了。

    对于过来买豆粕、豆饼的村民,我告诉他们,后天,一定有货,让他(她)们再等一两天......

    来回九十里路,拉七百斤重的东西。

    就算是铁打的汉,天天这样干,也会吃不消。

    我打算明天到王集镇上,去买一头驴。

    我现在身上,有将近四百元钱。

    再买回一头驴,依然有足够的资金,收大豆。

    况且,买驴以后,一车可以拉的更多。

    用不了多长时间,买驴花的钱,就可以再挣回来。

    还有,这个板车,是齐壮壮家的,我已经用了三天。

    虽然我,和壮壮关系不错。

    但是,即便是关系不错,也不能一直用人家的板车。

    晚饭以后,我拿着一块十来斤重的豆饼,来到齐壮壮家。

    壮壮家,算是齐黄庄少有的富户了。

    三间正房,和两间偏房,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院子里全部水泥硬化,院墙也是用青砖砌成,显得相当气魄。

    壮壮一家,正在吃晚饭。

    晚饭是馒头、炒菜、大米稀饭。

    一到壮壮家,壮壮他爹齐魁生就笑哈哈地说:

    “大侄子过来啦!正好一起吃饭吧!”

    我笑着说已经吃过了。

    齐魁生却很客气:“壮壮,给齐涛拿个馒头,盛碗稀饭,一起再吃点......”

    壮壮起身就要去厨房,我一把将他拦住。

    齐魁生也就不再客气,笑着说:

    “涛,听说你现在是个能人啦!又收大豆,又卖豆粕、豆饼,干得不错!要是缺人的话,让壮壮,也跟着你干吧!”

    “叔,我现在也是刚起步,暂时不需要人。等我稍微再做大一点,就请壮壮,也过去帮忙......”

    “好!你们好好交朋友,就像我和你爹一样,好了一辈子。可惜呀!你爹走的早......”

    齐魁生说着,竟然快要流泪了。

    我也是一阵伤感。

    听我娘说,埋葬我爹的时候,就是壮壮爹齐魁生,还有黄大军两个人,先拿钱,帮助安葬的。当时我娘十分悲伤,连续晕了好几天。

    过了一会儿,我说:“叔,今天过来,还想跟你商量个事......”

    “啥事?只管说!就凭我和你爹这关系......”

    “叔,你家这辆板车,我已经用了好几天了,也挺趁手。能不能把这辆车卖给我?”

    齐壮壮和他妈都无法做主,一起看着齐魁生。

    齐魁生想了片刻,说:“给你吧!大侄子。这辆板车已经用了快一年了,做的时候花了三十五元。你要的话,三十元,拿走算了!”

    “不行!不行!还按三十五元吧!这辆板车,和新的相比,也差不多......”

    “也好!那就三十五元吧!大侄子会赚钱,也不在乎这三元五元......”

    我把三张崭新的大团结,和一张炼钢,叫道齐魁生手上。

    这辆板车,以后就是我的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