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 > 第126章 开镰可作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吕彪子却并没有生气。

    反而一把将太史慈拉了起来,大声赞道:“果然是条好汉!”

    顿了一下,又道:“如今天下未靖,苍海横流。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可愿随吾左右,荡平天下?”

    这句话,正好挠到了太史慈的痒处。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这句话,正是在原本历史上太史慈临死前说的,也是他平生的志向。

    如今被吕彪子提前说了出来,让太史慈顿感得遇知音。

    遂又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脖子一梗,大声说道:“愿随主公左右!”

    好吧,这一激动,就连“主公”都叫出来了。

    吕布再次扶起太史慈,很是满意地说道:“吾不喜得豫章,独喜得子义一人尔!”

    这句话,又让太史慈非常感动。

    随后,吕布又当场表太史慈为振义将军,并让其暂时担任张辽的副将,职阶与曹性相当。

    接下来,吕布又对樊能,张英等将也一一安抚,樊能、张英亦以主公呼之。最后,吕布招呼众人尽皆起身,随自己前往军营,为众人摆酒接风。

    而接受降卒和城内防务的事,则交给新任太守虞翻和张辽去处理。

    ……

    到了第二天,吕布才带着军队入驻南昌城。随着吕布的入驻,意味着长江东南的四郡已经尽在吕布之手。

    不过,仍有两件事,让吕布不能放心。

    第一件事就是:周瑜、潘璋、吕范、吴景这四人不知所踪,这些人是必须要抓到或杀掉的。吴景是孙策的舅,吕范是孙坚的旧将,潘璋是周瑜的得力部将。

    而周瑜,则是心腹大患。

    若不为之用,则必使之亡。

    第二件事是:孙策的弟弟孙权等人,则在自己当初攻取吴郡之后,就一直没有任何音讯,应该是在开战之前,就被孙策安排藏身于某处了。

    虽然,在九仙山堕郎峰上,吕布曾经答应过程普会善待孙坚的后人,但当时也是说了一句前提的,那就是“孙坚后人安份守己”。

    所以,在入城之后,吕布又再次叮嘱贾诩,调动玄狼司人员,尽快查找这些人的下落。

    ……

    南昌既破,朱皓和刘繇尽皆投降,各县传檄而定。

    吕布又在豫章待了半个多月,直到各地县府官吏和各个关卡驻军都已经安排好了之后,才带着大军返回了秣陵。

    此时,已是到了秋收时分。

    遍地稻浪,一片金黄。

    才刚进城门,那负责内政的张昭就屁颠屁颠地跑来迎接,一脸喜色地说道:“主公来得正好,刚好赶上了丹阳开镰。”

    “开镰”。

    这是古代秋收时的一种仪式,必须在当官的亲自主持“开镰”仪式之后,老百姓们才可以开始收割粮食。

    为此,还专门有一个节日叫“开镰节”。

    但是,这个“开镰节”也不是一个固定季节上的节日,而是由官府根据农作物的成熟度而具体制定的。由于南北温差不同,各他的“开镰节”的时间也不同。

    比如说广东地区的“开镰节”会在农历五月,而在江浙地区,开镰节就一般定在农历七月。

    看到张昭如此高兴的样子,吕布连忙问道:“水稻收成如何?”

    “主公莫问。”

    张昭道:“去了就知道了。”

    “非得现在就去么?”

    吕布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说道:“本将才刚进城门,要不……改成明天?”

    “不妥,不妥。”

    张昭闻言,连连摇头道:“常人云……“三春不如一秋忙”。谷物既已成熟,就得尽快收割归仓。此时鼠雀甚多,谷子多在田里放上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

    况且,万一天气变成阴雨连绵,谷子就会在稻穗上发芽;或遇上风大,稻穗便会倒伏落在田里脱落或发芽。秋收亦如用兵打仗,时机半点不容错过。”

    这话说得倒是颇有道理。

    理由还不少,一套一套的。

    但是,吕彪子还是有些不爽,便又说道:“可是本将离家出征数月,千里迢迢而回。车马劳顿,连茶水都没喝上一口,娇妻幼儿来不及看上一眼,这就转身跑去田间,也不太好吧?”

    “主公谬矣!”

    张昭闻言大急,赶紧劝道:“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德为后人赞颂千年。主公关心农事,今日过家门而不入,亦必传为美谈。

    况且……便是寻常庸吏,亦知在开镰节时沽名钓誉,以示亲民。而况主公欲成霸业,更应该让百姓知道主公的盛德。”

    这才是张昭的心里话,目的是劝自己去民间作秀,提升自己的民望。

    吕布没有再说什么。

    来自后世的吕布,深知领导人做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数千年后那些百姓“公仆”,谁不是将做秀技能修炼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自己现在也是四郡之主了,开镰这种重要的作秀机会,还是需要好好把握的。

    想到这里,便不再犹豫。

    直接掉转马头,随张昭向城外的郊区走去。

    ……

    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在郊区的田野之间,有一处很大的晒谷场。

    晒谷场上,聚集了一大堆人。这些人有拿着镰刀的汉子,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背着娃的妇女,有黑不溜秋,打打闹闹的小屁孩。

    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笑。

    见到吕布骑着高头大马而来,人群中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欢呼之声。

    有数名耄耋老者在前面遮道而拜,这些都是地方上的德高望重的族老代表。

    吕布不敢怠慢,隔着十余丈远便跳下马来,大步上前一一扶起。

    然后,拉着这些人的手,学着后世的某些“公仆”的样子,亲切地问他们有没有饭吃?

    吃得饱不饱,过得好不好?

    如果吃不饱的话,就应该多吃点瘦肉粥。身体是干活的本钱,可千万别把自己给饿着……

    百姓们哪见过这样的领导,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争着抢着伸出长满老茧、沾满泥土的手,希望能让吕布拉握一下。

    吕彪子很是享受这种作秀的感觉。

    但又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

    抬眼四顾,终于发现人群中有一个脏兮兮、黑不溜秋的、四五岁的小屁孩。

    而且还是个小女孩!

    这个刚好合适。

    于是,吕彪子便咧嘴一笑,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把她抱在怀中,吓得那小女孩四肢乱蹬,哇哇大哭。

    只好又无奈地将小女孩交给孩子他妈,露出一脸无辜的尬笑。

    还是……还是演技不够啊!

    后世电视上的某些“公仆”们与老百姓在一起,都是要顺手抱起一个小孩的,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小女孩。

    但是,人家却从来都没有把别人家的小女孩抱哭过。

    那些被抱的小女孩们,虽然也都是一脸无助,却也全都是不敢哭,也不敢闹。

    周围的百姓见到吕布手忙脚乱的样子,都开心地放声大笑。就连一向严肃的张昭,也笑得肩膀一抽一抽,胡子一翘一翘。

    还是顾雍厚道些。

    顾雍走上前来,指了指打谷场旁边的一个小台子,对吕布说道:“吉时已到,有请主公主持开镰。”

    说罢,便引领着吕布向那个小台子走去。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