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 > 第183章 以德服人,黑蛋吕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倭岛上,生活着一些身材很矮的“类人”物种

    在古代,它们一直被称为是……“倭族”。

    这个“倭”字,就是“人”字加上“矮”字的一半而合成。它们的平均身高只有1.3米左右。后来,通过几千年持续不断的“借种优化”,其平均身高才稍有提升。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非常艰辛的!

    许多其他民族的男性,为了帮助解决倭人的身高问题而做出过努力。

    有时候干活干得很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可它们却从来都不管别人累不累,不让别人停下来,还嫌别人干活不够用力。

    一点公德心和感恩心都没有的民族,是不适合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否则,必会遗祸未来。

    不过嘛……既然要灭倭人,那三韩就得放一放。

    三韩之地,可以成为进攻倭岛的跳板;三韩之民,亦可成为将来挥向倭人脖颈的利刃。

    何况,这些三韩民族中的辰韩,其主体还是中原地区躲避战乱而跑过去的移民。即使是三韩中的东夷胡人,也有不少人是融合了中原民族的血统的。

    毕竟都是人,不存在物种隔离和生殖隔离。

    “不能一味地去抢。”

    吕布很严肃地摇了摇头道:“咱们要以德服人。”

    顿了一下,有些担心大家会产生误会,便又补充道:“对于中原人的后裔,要给他们帮助,让他们重新做回汉人,并且成为那块地方的主人。

    而对于胡人嘛,那些在为汉人工作的胡人,可以给他们发放“临时可住令”。

    要经常派人缉查,抓到没有那个“临时可住令”的、或者没有随身携带身“临时可住令”的,直接送去树木头……呃,错了,是运来江东挖矿或修路,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每天给他们一点饭吃,使他们不至于饿死。若是累死病死,那就直接埋了,当成失踪人口……。”

    这就是以德服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文武官员们也就都明白了“以德服人”的真正含义。尽皆高呼:“主公英明。”

    武将们纷纷请命出征,文官们也都报名随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明朝时代,一个东南沿海名的某个地方,锦衣卫们曾经收容了上百万的、底层求生的“无证流民”,牵扯着周边黑白两道的巨大利益,让很多明朝人先富了起来。

    这其中微妙的道理,东汉的这帮文武官员们虽然未曾经历过,却也是同样心知肚明。

    所谓的“以德服人”,只是一件漂亮的外衣。

    漂亮的外衣下,剥削和掠夺是永恒的主题。

    ……

    那么,就不能只派武将了,文官也得派。

    经过慎重考虑,在武将方面,吕布挑选了太史慈和周泰。太史慈在辽东生活了六七年,对朝鲜半岛的情况比较熟悉。

    而周泰嘛,除了可以统领水师,还因为是贼寇出身,凶暴异于常人,正适合用来……“以德服人”。

    文官方面,本来毒士贾诩是最适合去干“以德服人”的事情的,但是,那毕竟只是一支偏师,贾诩得留下来陪着吕布,一起应对中原之事。

    想了一下,吕布决定抽调豫章太守虞翻担任此次出征的军师。虞翻多智,为人狠辣果断,让他担任一支偏师的军师完全可以胜任。

    吕布亲自定下了主帅、副将和军师之后,其它的部将和文官,则由州牧府属官们去挑选。

    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出动一万人马,乘坐两百艘大海船,多带一些粮草和战略物资,十天之后启程出征。

    ……

    大概的规划定下来了之后,吕布就离开了议事大堂,剩下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得交给下属们去完成。

    吕布出了衙门,带着胡车儿和许褚在秣陵的街头溜达了几圈,感受着这江东都市的繁华。

    这两年来,秣陵的发展日新月异。

    昔日因战乱有些荒凉的城镇,如今已是商铺林立、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百姓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笑容,早已不复当年的面黄肌瘦、骨销形立。

    百姓们都很热情,见到吕布后,都主动地跟吕布打招呼,更有不少年轻女子,对着吕布指指点点,一脸的花痴。

    看着城中的这一切,吕布的心里觉得很是踏实。

    ……

    转了几条街之后,吕布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围墙前。围墙里是一个巨大的院落,占地约有三十余亩。

    这是秣陵城中最大的院落。

    比吕布的奋武将军府还要大。

    巨大的院门两侧,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唯东有才,于斯为盛。”

    东是江东的东,不是东山牧雨的东。

    这副对联,是吕布盗版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的,略微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

    后世的岳麓书院门口的那副对联,写的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而现在这座书院位于江东,吕布就自作主张,将楚字改成了江东的东。

    这里便是当前江东的最高学府。“秣陵书院”。

    书院中除了二十几间大教室之外,还有图书馆、演武场、试验室和几十间厢房。

    水榭花园,亭台楼阁,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吕布参照后世的某某大学的校园来规划的。

    里面有全天下最大的图书馆。

    还有一个小湖泊……其实就是个大池塘,被吕布命名为“未名湖”;还修了一座塔……其实就是五层高的棱形房子,被吕布命名为“博雅塔”。

    美其名曰:“一塌糊涂”。

    走进院门之后没多远,在翠竹掩映之下,有一块高约两丈,长约五丈的巨石,巨石上刻着的字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诲无涯苦作舟”。

    这个,也是吕布亲笔所题。

    对于秣陵书院,吕布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除了效仿后世明朝的某位老大,在里面到处胡乱题字之外,还会经常来看看,有时也会客串一下老师,为同学们讲一讲乱七八糟的故事。

    ……

    有值班的护校军卒过来行礼。

    吕布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声张,也不必跟着。然后,就向书院的教学楼走去。在快要走到教学楼下时,吕布听到了一些兵刃交击之声。

    停下脚步,展眼望向后面的演武场。

    那里,有一黑一白两条身材高大的赤膊大汉正在练武……与其说在练武,不如说是在恶斗,因为,双方都是用尽全力,似乎毫不留手,斗得难解难分。

    一黑,一白!

    显得很是醒目,很是突兀。

    其中一持戟之人,脸色黝黑,精赤的上身也是健壮黝黑,手中所持长戟,又长又黑又粗,正在奋力抢攻。

    ?骋怀置??耍?词橇成?孜???嗟纳仙硪彩浅ぢ?税咨?募?尤狻J殖忠槐??咨?牧烈?梗?廖热缟剑?涫囟喙ド伲?词氐梅缬瓴煌浮E级??耙桓鐾Υ蹋?慊岜频檬龟??嘶仃??亍

    这两人年龄相仿,都只有十五六岁。但观其武艺,却是不弱,应该已经可以胜过宋宪、魏续之辈了。

    那名持戟之人,吕布是认识的。

    也是吕布这次来书院要找的人。

    他便是吕布两年前在吴郡时认的那个义弟……黑蛋吕蒙。

    而另一皮肤白晰之人,吕布并不认识。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