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 > 第216章 谁是奸细,将计就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给黄忠和甘宁授官之外,其它从荆州投靠过来的人,也该做出安排了。

    拖得太久,会让人心寒。

    由于刘琦已经有言在先,愿为吕布治下一小民,只求吕布给他报仇。也就是声明了自己不会再走上争霸天下之路。

    那么,这次一起逃到柴桑的人,也就可以任由吕布安排了。

    对于刘琦,吕布也不会让他去做一介小民,那样也会寒了一起过来的这帮人的心。直接给他一个将军府掾属的职位。

    掾属这个职位,并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是可以有好几个人同时担任的。

    就像后世那些老板的贴身秘书一样,有小秘一,小秘二,小秘三等等,想养多少由老板自己说了算,能养多少则由老板的身体说了算。

    没钱人硬着等,有钱人等着硬。

    所以,这个职位可以是老板的绝对亲信,也可以是个什么正事都不用干的闲职。但纵然是闲职,也地位很高。

    这样,跟刘琦一起投靠过来的人,面子上也就过得去一些。

    然后就是蒯越。

    这人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吕布现在新占了三个郡,正好需要人才。以蒯越的能力,应该可以考虑给他一个太守职位。

    而且,按照吕布所想,让蒯越去九江郡做太守,协助徐盛对讨豫州的袁术或曹操,是比较合理的。

    最后就是张允。

    这个人比较难安排。

    张允这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本事,但是,在荆州的职位明显有些虚高。德才不足以配位。现在如果给他一个很高的职位,他肯定不能胜任。

    若是给他一个较低的职位,他肯定又不会满意。

    高不成低不就,说的就是这种人。

    ……

    不过,正当吕布在考虑如何安排蒯越、张允等人的官职时,贾诩却与张允联袂而来。

    双方见礼后,张允便对吕布道:“张某有要事禀报将军,还请将军屏退左右。”

    吕布闻言,略一沉吟,便冲外喊道:“虎痴、蛮牛,让所有人都退出大帐十步之外,没有本将命令,任何人不可靠近。”

    许褚和胡车儿齐声应喏,将帐中所有闲杂人等全都赶出帐外,喝令十步之内不可靠近,然后,才分别立于帐门左右。

    如同两尊门神,威风凛凛。

    张允见状,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轻轻赞了一声:“真猛士也!”

    随后,便又向吕布施了一礼道:“此番来投诸人之中,恐有奸细在内。”

    “奸细?”

    吕布心中一动,轻声问道:“何人?”

    “蒯越,蒯异度!”

    张允一字一顿地说道。其语气非常坚定。

    吕布眼神一凛,过了片刻,才又问道:“何以见得?”

    “家族!”

    张允道:“蒯家是荆州第二大家族。此次襄阳之乱,蒯家仅??越一人逃出,其大兄蒯良及一众族人皆在襄阳投了刘备。为了家族利益,蒯越不太可能投靠将军。”

    这话,虽是臆测,却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在世家的眼中,家族利益高于一切。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隔壁王麻子曾经说过:“男人无所谓忠诚,只因他受到的诱惑不够大。如果给他一个美女不能背叛,那就再给他一个美女;女子无所谓正派,只因你给她的钱不够多。如果一坨钱不能让她出轨,那就再给她一坨钱。”

    这世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忠”和“义”。所谓的“忠”或“义”,通常都只是“利益”或“名声”的代名词。

    所以,对于张允的告发检举,吕布还是有几分相信的。

    便又问道:“可有具体证据?”

    “没有。”

    张允道:“蒯越为人谨慎,张某并未获得具体证据,只是提醒温侯小心防范。”

    吕布没有再说什么。

    转头看向贾诩。

    却见贾诩……先是向自己使了个眼色。然后才开口说道:“蒯越确实可疑。”

    吕布心中一动。

    想到既然贾诩这么说,那就必有原因。于是便也顺着贾诩的语气,沉声说道:“如此甚好,本将倒要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说罢,又对张允褒奖了几句,才亲自送他离去。

    谁知,到了傍晚,事情又有变故!

    这一次,是蒯越单独来找吕布。

    见面之后,也要求吕布屏退左右。

    吕布依其言,让众人尽皆退下,只留贾诩在身边,然后才问道:“异度来见本将,可有机密之事?”

    “然也。”

    蒯越向吕布施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此番来投诸人之中,恐有奸细在内。”

    这话……竟然与此前张允所说完全相同!

    吕布心中一动,也懒得想别的词儿,开口便道:“奸细?何人?”

    “张允,张子恭。”

    蒯越一字一顿地说道,其语气非常肯定。

    (备注:查不到张允的,因有成语“允恭克让”,故暂以“子恭”称之。)

    吕布又是眼神一凛,轻声问道:“何以见得?”

    “张允虽是刘表外甥,却与蔡瑁私交甚好,形同莫逆。”蒯越道。

    吕布摇了摇头:“不足为信也。”

    顿了一下,又道:“张允与蔡瑁私交虽好,但刘表毕竟还是张允的舅舅。大是大非面前,应该不会因私交而暗中随蔡瑁投靠刘备。”

    “温侯英明。”

    蒯越点了点头,又道:“私交只是纽带,更重要的还是利益。张家本是荆州大族,若是蔡瑁答应向刘备进言,将刘表家族在荆州的利益交由张家,则张允必会因此而投靠刘备。”

    这种可能倒是有。

    但依旧只是臆想,空口而无凭。便又问道:“可有具体证据?”

    “没有。”

    蒯越摇了摇头道:“张允为人谨慎,蒯某并未获得具体证据,只是蔡瑁造反的前一天晚上,有人看到蔡瑁去找过张允。”

    吕布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然后,便转头看向贾诩。

    却见贾诩……又向自己使了个眼色。然后开口说道:“不如将计就计,安排张允做这柴桑郡的守将。”

    吕布闻言,便也顺着贾诩的语气,沉声说道:“如此甚好,本将倒要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说罢,又对蒯越褒奖了几句,才亲自送他离去。

    ……

    送走蒯越之后,吕布才问贾诩道:“文和,你怎么看?”

    “周瑜!”

    贾诩笑道:“此周瑜之毒计,名曰:鱼目混珠。”

    又问:“那么……谁才是鱼目,谁是珍珠?”

    “都是鱼目。”

    贾诩笑道:“没有珍珠。”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