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锦鲤,我带亿万物资逆袭六零 > 第123章 捡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完了芭比q了吧!

    她哪儿知道哪本书上有,不过是随口搪塞。

    谁知道父亲还问这个!

    犹豫了下,反问道:“我也忘了是哪本,爹你问这个干嘛?”

    许国华一本正经地说:“我研究研究,回头你给爹找找。”

    “好。”许云兰硬着头皮答应。

    有了目标的父亲浑身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她不能拖后腿。

    可要让她找书,她还真不知道去哪儿找。

    陆时檠只是给她提供了一个思路,也不一定知道哪儿有。

    她总不能照着手机上现编一本书出来!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陆时檠问问陆老师。

    陆老师留过洋,见多识广。

    万一知道哪本书有关于打井的内容,那就完美了。

    陆时檠也很给力,当天放学就去学校找了父亲。

    陆老师在大学图书馆里翻找了一番,还真找到一本没有封皮,且老旧发黄的书。

    书上的内容都是如何寻找水脉,定位井眼。

    提到了类似大锅锥的打井工具,没有详细图样。

    这对许云兰来说已经很不错,拿到手后就给了父亲。

    许国华并没有问太多,看着密密麻麻的字头痛,有很多字他还不认识。

    为了让父亲学会更多知识,她提议去供销社买本字典。

    正好她们上学也要用到字典,字典是语文课必备的学习工具之一。

    许国华欣然同意,趁着申请定制大锅锥的批文还没下来,他带着许云兰去了供销社。

    许云强三人正在抓紧时间学习,马上就要考试了,争分夺秒补习考试要点。

    六七十年代的老字典在几十年后还是很值钱。

    尤其是第一版字典更为珍贵。

    他们在供销社里转了一圈,在售的新华字典一块一毛钱一本。

    许国华本打算给孩子们一人买一本,觉得太奢侈,最后只买了两本。

    学习的时候,两人用一本也行。

    六零年,一块钱的购买力度相当于几十年后的一百多块钱。

    他们家经济条件还算好的,换做其他人家买一本都费劲。

    许云兰倒是不在意父亲买几本,她看中的是角落里落满灰的第一版字典。

    由于他们已经买了两本,售货员格外热情。

    把第一版字典递给她说:“小姑娘,这本你要的话给你便宜点。”

    许云兰挑了挑眉,“多少钱?”

    售货员勾起食指,“九毛。”

    “五毛卖不卖?”许云兰今天就是想捡个漏。

    许国华不懂字典的好坏,但是觉得能讲价肯定是不如贵的好。

    售货员想了想说:“八毛。想当年这版字典一发行,可是半年就销售一空,也很抢手呢。要不是这本夹在其他书里,早卖没了。”

    许云兰笑笑:“你也说了想当年,这都改版多少次了,肯定没有新版齐全。五毛你卖吗,不卖我们就走了。”

    许国华倒不是多在乎这五毛钱,现在才明白这是旧版。

    旧版肯定不如新版好,当下劝道:“小兰,你要想自己要一本,爹给你买本新的,咱不要这版。”

    许云兰垂眸,她要的可不是单纯的字典,而是要的字典的收藏价值。

    如果实在讲不下价来,八毛就八毛,反正父亲不给她买,她自己也有钱。

    最近跟陈交易的全部现金,都落入了她的口袋。

    售货员看她低着头不说话,以为她不想要了,忙说:“算了,五毛就五毛。这是最后一本,你真是运气好。”

    是运气好呢。

    许云兰拿到字典翻开看了看,图文并茂,从花鸟鱼虫到水果蔬菜,再到其他物品都有邮票大小的详细注解,通俗易懂。

    确实值得收藏。

    不过这不齐全,又问售货员:“售货员同志,你这不对。应该还有一份随书赠送的《笔形部首检字表》补充说明小册子。”

    “你等下,我再找找。”售货员赧然,没想到遇见了懂行的。

    是有赠送的小册子,不过忘了放在哪儿。

    许云兰也不着急,就等售货员找。

    顺便看了看供销社有没有其他紧俏货。

    许国华也看了一圈,目光停留在酒坛上。

    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他都忘了自己多久没喝酒。

    上次喝酒好像还是跟媳妇回娘家,陪大舅哥张红兵喝的。

    许云兰也注意到父亲的小动作,扬着小脑袋说:“爹,你想喝就买点吧。”

    纯高粱酒,论斤卖。

    许国华犹豫了下说:“算了,我没带瓶子。”

    “我这儿有。”售货员拿着一个小册子直起腰来,“补充说明小册子给你找到了。”

    许云兰拿过小册子看了看没问题,说了声“谢谢”。

    然后又让售货员拿瓶子打了二斤酒一块结账

    许国华张了半天嘴,也没拒绝出口。

    兜里有钱和兜里没钱那会儿是不一样了。

    之前可是连供销社都不轻易来。

    其实,他是怕打酒回去,张慧芳会说他。

    一路上提着酒都很忐忑。

    许云兰也不点破父亲的小心思,大方向不出错,多余的闲事不归她管。

    她也要准备考试的事。

    不能所有人都跳级到三年级,她反而降班,那就成笑话了。

    父女俩各怀心事,到家的时候刚好来送信的邮递员。

    不看来信人的名字,她差点都忘了自己在省城还有爷爷奶奶。

    收信人:许国华(亲启)。

    寄信人:顾颖。

    厚厚一沓,一打开掉出来几套整版的邮票、一张自行车票和买自行车的钱,许国华没在意这些,先看了看信,一边看一边皱眉头。

    有的字他认识,有的字认识他,他不认识那个字。

    不光是顾颖给他写了信,周瑾和顾宗仁也给他写了信。

    隔着厚厚的一摞信纸,都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亲情。

    张慧芳笑道:“你看个信干嘛看得这么拧巴,就冲这自行车票和钱,你爹娘也不能说出让你难过的话吧?”

    许国华尴尬地笑笑,把信递给张慧芳。

    张慧芳现在识字比他多,大部分都能看懂,少部分连蒙带猜也能知道个大概。

    疑惑道:“这不也没啥吗,就是普通的问候,他们正积极促成咱们去省城的事,让咱们别着急,还让你多给他们写信。”

    许国华捂脸,“这还不叫啥啊,让我给他们写信,你说我那字歪歪扭扭跟狗爬一样,咋见人!”

    张慧芳笑起来,“现在知道字丑没法见人啦,我让你多练练字你咋不练!”

    许国华脸红,“我练,这不是天天忙没时间吗,能多认几个字也是挤时间挤出来的。”

    张慧芳继续道:“要想挤的话还能挤出来更多……”

    许云兰对父母的对话不感兴趣,对自行车票和买自行车的钱也不感兴趣。让她感兴趣的是地上散落的整套特40养猪邮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