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向阳年代 > 第一百三十四章:大时代的产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潘蓓和付权今天下班都挺早,刘杰跟徐帆一进屋,潘蓓就拉着徐帆坐在了沙发上。

    付杰跟刘杰聊着时事和生意经,潘蓓则跟徐帆聊工会的事儿,食品厂的事儿徐帆只字都没提。

    刘杰一看,徐帆这是要把恶人的活儿推给他啊?就坐到潘蓓身边说了句。

    “老姨,今天我来一是给您送汤圆和点心,再有就是有点儿心里话想跟您说,不过咱先说好,要是说了您可别生气。”

    潘蓓一愣,目光立刻看向了徐帆。

    “你们,你们俩?”

    徐帆脸一红:“老姨你想哪去了?刘杰想跟您说的是挂靠的事儿。”

    潘蓓哎了一声:“你看我这差打的,小徐可别介意啊,挂靠咋了,你们想通了?”

    刘杰就把税率和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老姨,你外甥做的买卖,自然得奔着赚钱去,咱也不是想占国家便宜,可现在政策还不明朗,我也不知道个体户啥时候能给办执照。

    不过按着食品厂现在的发展看,团购是免不了的,所以我才来问您,你们工会找企业挂靠,到底是为了要管理费还是政绩啊?”

    潘蓓看着刘杰直摇头。

    “你这孩子咋一副资本家的嘴脸?净想着占便宜?老姨我还能坑你?这挂靠企业的建议,是省里开会提出来的,目的就是在政策没出台之前,扶持一批私营企业,解决一部分待业青年就业。

    管理费当然得交,不过数额没你想的那么多,要是跟收税一样谁还挂靠?”

    听潘蓓这么一说,徐帆笑了。

    “我就说老姨得替咱们着想吧?你还不信。”

    刘杰……

    徐帆就把想法说了一下,同时也说想再找个便宜的厂房,准备把企业做大了再挂靠,让老姨有面子。

    潘蓓点点头:“你们俩有顾虑很正常,现在挂靠这件事儿刚放出风,绝大多数个体企业都在观望,生怕吃亏。

    如果你们知青食品厂扩大规模后,在吉春打出名头挂到总工会,那可是起了带头作用,我明天上班就跟领导汇报一下,看能不能帮你们找一处新厂房。”

    刘杰笑着拉住了潘蓓的手。

    “老姨你外甥现在跟要饭的一样,钱太贵可用不起。”

    潘蓓瞪了刘杰一眼:“我知道了,这还用你告诉我?明天就是中秋,你该带小静回家看看了吧?”

    刘杰点点头:“我知道,这不是提前先来看您吗?晚上我先去看看我姥,明天下班就带小静回家过节。”

    离开潘蓓家徐帆叹了口气:“刘杰,咱俩真不能老往一块儿凑了,没看老姨都怀疑了吗?孙静估计也挺忌讳,只是不好意思跟你急眼而已。”

    刘杰嗯了一声:“其实我在吉春也待不了几天,二十五号我就得登校,以后有啥事儿,就得你自己去办了。”

    徐帆默默点点头,俩人骑车奔了厂子。

    虽然潘蓓没说得那么明显,可刘杰跟徐帆都能听出来,大量返城知青回来,带给城市的压力极大。

    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安置,这些知青每日悠悠逛逛,都成城市不安定的因素了,鼓励自主创业,也是政府解决知青就业的一个渠道。

    知青副食店极具代表性,所以工会才抓着不放。

    回到厂子工人还在忙,仓库里的礼盒已经堆成了山。

    孙静一看两人回来,指了指仓库说道。

    “今天工人加班加点,不但赶出了明天的量,后天都够卖,我想让工人明天休息一天,也跟家人过个节。”

    刘杰点点头:“这种事儿你决定就行,明天下午估计买货的人也不多,咱们也早点关店,大伙从过年到现在还没休过呢。”

    孙静点点头就回了加工间。

    不一会儿所有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开始打扫卫生,等大伙儿都干完活,刘欣笑着对大伙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示感谢,每个人都发了个大礼包,告诉大伙明天可以休息一天。

    工人们都高高兴兴地下班走了。

    厂子里只剩下了刘杰等人,刘杰把老姨的意思说了一下,所有人对挂靠都没啥意见。

    刘杰姥姥家在工字片,姥爷是铁路退休的老工人,刘杰一进屋,姥爷正坐在炕上,带着花镜学习伟人文选呢。

    姥姥一看刘杰过来就要去热饭,刘杰忙拉着姥姥坐下,唠起了家常。

    “姥爷看着桌上的礼盒直摇头。

    “小杰啊,现在这么干不是走回头路?听你老姨说你还雇了人?那不是搞剥削吗?你忘了那些年你爹妈遭的罪了?”

    刘杰笑了:“姥爷,您现在该多听听戏匣子里的新闻,别老看书了,现在国家已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发展经济上,允许老百姓做买卖,您没看街上摆摊的越来越多吗?我姥买菜也不用非得去大副食了吧。”

    姥姥点点头:“还真是,你说以前买块豆腐,都得端个盆在门口等着,还要豆腐票,现在老有人推车在街上喊,豆腐也不要票了。

    还有啥卖切糕的,卖粘豆包的也不要粮票,倒是比早些年方便了。”

    刘杰打开大礼包,把里面的汤圆、拌菜、散状啥的都拿出来,一样样让姥姥姥爷看。

    姥爷看着精美的包装也频频点头。

    “别说你弄得还真不错,比福源楼的看着好,不过姥爷还是提醒你,咱别冒富,有钱了咱也藏着掖着,省得遭人惦记,这年月的人心都坏着呢。”

    从姥姥家出来骑车往家走,刘杰还在想姥爷说的话。

    他记得运动期间,红卫兵就批斗过两个卖瓜子卖糖葫芦的所谓坏分子,那老头是个瘸子,家庭成分还是富农。

    当时老两口穿得破破烂烂的,站在讲台边上低着头,胸口还挂着投机倒把分子的牌子。

    任凭革命小将举着语录批斗,俩人一直低着头,一句争辩都没有。

    当时所有的革命小将,都感觉他们是被无产阶级**吓破了胆。

    可没过几天,却发现那老两口又换个了地方卖瓜子。

    戴红袖标的一撵就点头哈腰地离开。

    时间久了连革命小将都麻木了。

    因为这老两口咋看,也不像是十恶不赦的坏分子。

    可现在那老两口,居然在东市场买了个临街的房子出租。

    可当年那些批判他们的革命小将,不少人天天骑着二八大扛瞎逛,成了街溜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