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喂喂,66团,66团!听到快回答,66团。。。”参谋急的嘴唇都裂开了口子,嘶哑着嗓子呼叫。
“师长,一直联系不上66团和**团。”部下无奈的放下了电话:“可能是线路被打断了。”
“给他们发报,全师向皎道的英军阵地靠拢。”廖耀湘闻报扔下铅笔,举起水壶猛喝几口水。
闷热的天气、不利的境地,折磨着浑身湿透的官兵们,日军近一周跟打了鸡血一般,各路进攻来势凶猛,还从马来调来新的战车第二联队,像一把锋利的武士刀将缅甸西部的盟军各部狠狠切开。
新加入的战车第二联队足够让英军第七装甲旅全线崩溃,对日军情报掌握不全的英军总以为原来的战车第一联队得到补充,等察觉也为之晚矣。
一个参谋急匆匆奔过来脚跟一磕,念起电报:“报告,长官部来电新38师将向印度方向突围,让我们同38师互相掩护一起突围至印度兰姆伽。”
廖耀湘眉头一皱,现在两个团联系不上,无论如何也要恢复通讯,他就不信团部让鬼子都搂了。摘下眼镜擦擦汗说:“尽快恢复跟两个团的联系,不惜一切代价~,给长官部回电,我师在调整部署后互相协同突围。”
电话不通也就罢了,电报也不通畅就令廖耀湘等师部众人无比担忧,生怕两个团出了问题。
副师长柴钊站起来说:“师长,我带一个连和电台去找**团,你带65团向66团那边靠拢。半天内无论找到还是找不到都去跟你们汇合。”
那边65团团长傅宗良马上请缨:“我派人去。。。。。”
廖耀湘制止了他:“让警卫连带我的命令就够了,现在收缩防线,尽量脱离与日军之间的战斗。”
参谋长刘建章挥挥手示意警卫收起地图和各种文件,随后二十二师师部在65团护卫下向西撤退。
密林间看似无数道路同样充满无数险阻,两千多人撒进去就像一桶水撒进沙漠,分分钟被融进。先导连出发不久,前方便传来一阵紧密的枪声,间或隆隆的炮声。
师部军官们警惕起来,命令士兵们做好准备,廖耀湘也抓起一支汤姆森冲锋枪,那是团级警卫连才有的配置。
队伍没有停留,继续按照预定计划前进,枪声和炮声始终紧密,人们脚下更加快了步伐。很快树林里奔来两个士兵,远远地就使劲招呼,离近了发现是先导连的战士,他们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的报警。
“报告,先导连遇到了**团,他们被一个大队的日军和一个中队坦克追击,伤亡很大,正在向原来65团位置靠拢。他们团部受到攻击,电台也被打坏。熊团长一听师部正在转移,就地开始阻击,要给师部争取时间。他建议师部向皎道那边转移,他们也会晚点过去。说海军陆战队可以对付日军坦克。西北方面已经被日军坦克联队和55”
廖耀湘收到他们报告,转念一想早听远征军长官部前往锡兰考察的人回来说起,海军陆战队装备精良,虽不曾耳闻装备有反坦克炮,料想不会托大吹牛。
“师长,熊团长那边也扛不了多久,现在日军有一个中队的坦克很占优势。我们不如向海军陆战队那边转移,都是国军大家一起帮衬也好过英印军。”参谋长刘建章得为廖耀湘面子和全师考虑,提出了大家都会考虑的建议。
“恩好,传我命令向皎道转移。通知**团尽量保存实力,边打边撤。联系海军陆战队和远征军长官部,给他们通报情况。”廖耀湘说完亲自草拟了给长官部的电报并签字,略带鄙视的看了眼电报夹子上十分钟前史迪威发来的电报。
那封电报不现实的让新22师和新38师包夹日军并寻求击退甚至歼灭。要知道中国军人跟日军已经缠斗了数月,从未缺乏勇气和牺牲精神,但面对坦克,从昆仑关一战中锻炼出来的新22师官兵更有惨痛的回忆,他们不愿意再让兄弟们用血肉之躯来填坦克的履带。
想到海军陆战队不久前派人联系过,廖耀湘决定铤而走险,只是**团怎么知道陆战队的事呢。
原来负责战区侦查的凯利小队巡弋至**团防区,恰好在侧翼撞上迂回的日军,并先一步射击示警,两挺维克斯机枪的连射、ak有节奏的短点射让日军看到布伦车时候以为遇到了英国第七装甲旅一部,进攻队形稍挫,等待后面的坦克中队赶上来。
凯利小队也得到了**团接应得以安全撤离,82迫击炮准确的炮火阻断了日军步兵前进,直到坦克碾压着小树灌木出现在视线中。
一辆97坦克带着数辆95轻坦排成一字横队,嚣张的将面前所有阻挡物压在履带下,机枪不断的扫射着前方的火力点。眼看国军步步后退,陆战队员们虽可以就此告别,可也不忍看同胞不断牺牲。
“队长,他们没有反坦克武器,我们支持一下吧。”宋涛换上一个弹夹,问向凯利,虽然隶属不同,可流的血液相同。
“还有几颗破甲榴弹。”凯利也认为不能见死不救。
“三颗。”宋涛从布伦车里掏出装榴弹的尼龙带。
“把他们给我,范雷掩护我。”凯利将手中的ak扔给步枪手范雷,自己抓过40榴弹枪,将两颗破甲弹和两颗高爆弹塞进帆布背心。
带着范雷跳过一丛灌木闪在树后,便有一串机枪弹飞来,打断了一颗细嫩的芭蕉树,迂回二十来米找到一个理想的射击位置。
凯利将破甲榴弹塞进枪膛,标尺调在100米位置,再远容易受丛林影响,两人趴在地上耐心等着日军坦克横队进入射程。凯利顺手打开cz85b手枪的保险,免得不知道啥时候冲出来个装刺刀的三八大盖,那些鬼子们即便遇到倒地的国军士兵也会先补一刺刀,极为残忍。
隆隆的马达声越来越近,鬼子们的军装已经清晰可辨,坦克上面个个带着斑斑的弹痕和血迹,国军们已经撤到了他们后面,等于将两人孤立出来,只是由于隐蔽的好,没有发现罢了。
布伦机枪车还在机动射击,以掩护他们的行动,已经成功的吸引了三四辆日军坦克的注意,频频开炮想一举击毁布伦车。布伦车那薄钢板挡挡子弹和破片还行,任何一种坦克炮弹也能轻易做到车毁人亡。
好在这年代坦克都有一个通病,观测是个问题,尤其在丛林里视线容易受到阻挡,车长们不得不露出车外引导前进,天气又极为闷热,坦克乘员都尽量多开舱门散热,不然背靠着发动机没被敌人打死,自己先中暑热死了。
炮手羡慕的看着车长能露出半个身体吹风换气,身上衣服已经全湿,尤其是脚上捂着皮靴子钻心的痒,不由将一腔愤恨随着一发炮弹装进炮膛。
突然车长身体一软,鲜血也顺着舱口滴了下来。炮手忙将他一把拉进来发现半个脑袋都被打飞,狠骂一声:“八嘎,是机枪弹。”
那边狙击手杜善国拉动m70枪栓,将点3006弹壳抽出完成新的装填,6倍白光瞄准镜的十字线又套上一名倒霉的车长,啪的一声脆响,那名97中战车的车长脑袋像个西瓜一样爆开,脑子和血糊了半个炮塔。
日军坦克没有无线电,全靠中队长的手语和旗语,这次狙杀正好干掉了中队长,令日军坦克中队失去了指挥,只是短时间内还没影响。
凯利也发现那辆97中战车出现了异样,遂微微转身瞄准了它,吐出一口浊气估算好距离,嗵的一下发射出破甲弹。
只见97式左侧车体下方腾起一股青烟和小团火光,命中!m433破甲杀伤弹的高温射流立刻击穿了薄弱的装甲,97式的行动轨迹随即发生了偏移。见到效果,凯利跟范雷立刻起身向斜后方转移,不久两颗小型炮弹落在他们躲藏的附近。
再回头时候,那辆97式已经冒出了火光,看来金属射流引燃了内部弹药或者燃油。m433破甲杀伤弹侵彻力高达50mm钢板,管你是锻压还是表面渗碳硬化一概是热刀切黄油。
意想不到的是,日军就此攻势一缓,坦克都停止前进,不约而同的开启了倒车,让鬼子步兵们冲在前方,对着这片区域一个劲的扫射开炮。
凯利见已经没有更好的机会,带领范雷躬身摸回布伦车,而先前隐蔽的区域已经被坦克连轰带炸犁了一遍,树枝细细簌簌的乱飞,就算没被打中恐怕这回也出不来了。
把那枚榴弹壳埋在树下,凯利擦擦汗说:“看来他们会有所顾忌了,行了我们走。”
经过**团防区,营长王京方早已闻报他们的杰作,不禁对他们深表感谢,问及用什么武器击毁日军坦克的时候,宋涛告诉他是用的反坦克枪榴弹,这货很宝贵,作为侦察兵没有什么存货已经用光。
王京方表示理解,想拿出点慰问品时被宋涛拒绝了,王涛随后建议他们向皎道方向转移,表示有海军陆战队在,日军坦克不是大问题。
既然一支侦查队都能反坦克,那成建制的陆战团看来也有独门秘技,王京方马上给团长熊笑三汇报。
这样**团边打边撤,居然同师部汇合了。
日军见中队指挥坦克被击毁,还以为丛林中埋伏了英国第七装甲旅的m3坦克,小心翼翼的打了半天才派敢死队去探查情况,不料只发现有布伦车的移动痕迹。
“八嘎,看来英军布伦车携带了反战车炮,以后前进一定要小心,尽量不要穿越密林。”日军战车大队长今田智火速给各小队长传递命令:“尽量先让步兵搜索前进以让敌军暴露火力点,再以战车摧毁之。”
无形中给了**团一个多小时的转进时间,留下一个连迷惑敌人后,团主力终于同师部和65团汇合。
廖耀湘也接到了陆战团的电报:“欢迎友军前来休整协防。”
看罢,廖耀湘抿会嘴唇轻声说一句:“说不定,能跟陆战团来次胜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