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朱允炆,为师真没忽悠你啊 > 第41章 永不征伐之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闻上首朱元璋的大笑。

    众位朝臣,尤其以黄子澄、方孝孺等一帮旧太孙旧人。

    嘴里满是苦涩,在他们手中时作为应声虫的太孙殿下。

    没想到仅仅过去一个月,就有如此眼界。

    重新制定番邦政策,一众一二品大员们都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被太孙一提出来,谁不认为是对的。

    新朝新气象,在衣服上都知道。

    但就是没有人提出来,现在太孙奏请,显得他们多么无能!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啊。

    以前的太孙在他们的指导下,什么有效的政策都没有。

    现在被‘佞幸’楚文教导,就频繁有新的治国之策。

    那他们就是被一次次的打脸,每一次都会有人拿这个来说事。

    以后他们还有脸在朝中待下去吗?

    黄子澄现在只能祈祷,没有人往旧太孙师上面想。

    而朱元璋确实是欣慰的。

    他的大孙子终于慢慢成熟起来了。

    不再是那张口闭口圣人言,古人言了。

    这件事,比邦交政策本身更让他高兴!

    朱元璋豪饮一杯,以作庆祝。

    赏赐太孙玉如意一枚,以作鼓励。

    扭头再看向殿中众位大臣的反应,俱是一脸惊讶。

    嘿嘿,想不到吧,这些文人想要操控咱的大孙。

    想要腐化咱一手建立的大明天下?

    咱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还有咱慧眼识珠的楚文楚翰林。

    这个后生了不得啊!

    刚刚进朝堂一个多月,领了太孙师的职位,就给咱这么大的回报。

    没白吃咱大明的粮饷。

    咱也不让你吃亏,等过几天咱就把你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随后又看向立在旁边,等待回答的高丽王子,说道:

    “高丽王子先退下,关于和亲问题,等我大明拿出番邦政策后,再答复于你。”

    听到回答的高丽王子,心中失望不已。

    心中转了又转,复又下拜道:

    “禀告上皇陛下,父王临行前谆谆嘱托,望小臣能够传达他意。

    自高丽国建成以来,得陛下赐名‘高丽’,两国友邻和睦十余载。

    李家虽为小国一执政而,但也愿为大明皇帝陛下守护东北辽宁一线,共抗逆元。”

    高丽王子匍匐在地,感情充沛的演说。

    没赐婚,那就打感情牌,打感情牌,还是打感情牌!

    “敦睦邦交,两国共赢,不过如此,下臣恳请上皇陛下,将高丽王国列为永不征伐之国!以全永世之好!”

    高丽王子说到最后已是涕泪横流,被他自己给感动坏了。

    这种情绪还感染到大部分殿中众人。

    高丽国成立以来,就和大明保持着良好关系,同进同退。

    楚文记得在嘉靖还是万历时期,高丽被倭国入侵,明朝还帮高丽国出兵来着。

    现在正处在蜜月期,高丽王子‘不征之国’的提议正是时候。

    上方的朱元璋在思量片刻后,也没有给予准确的答复。

    赏赐了众多的玉器苏绣珍品,以作安慰。

    在这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幺蛾子,一直到宴会散去,三呼万岁后。

    众人各回各家。

    楚文在这次宴会上,全程静静的端坐,没有出列发表任何提议。

    不是他不想说,是有外交使臣的宴会场合,有些对外政策是不方便让对方知晓的。

    他有很多建议想提,但要说提些什么,还真拿不准。

    首先,后世对朱元璋搞出来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争议极大!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这句话明明白白的写在皇明祖训之中。

    不征之国就是用来告诫子孙后代,不要王志星冰。

    像秦隋二朝一样,二代就亡国!

    他的想法是好的。

    但!

    不得不说,这条祖训决定了明朝保守的对外政策。

    忠明一朝,就永乐帝朱棣在疆土上有过建树,其他人一直在丢国土。

    命悬滴朱瞻基丢了安南,到崇祯的时候丢了整个大明。

    从来都是被动挨打,没有向外进攻过一次。

    这也是奇葩。

    喝的有些醉醺醺的楚文,回到自己的小院后。

    躺到床上,意识已经逐渐模糊,只听到几句喃喃:

    “大明不该如此......明成员之,那明的疆土应该也要和元朝比肩啊!”

    随后,渐渐的响起轻微的呼噜声。

    深夜来临,金陵城一片黑暗,仅有几道打更声传来。

    ......

    演示初,楚文就被管家唤醒。

    在古代上朝,只能指望‘人型闹钟’。

    不然绝对迟到!

    也不知道那些家贫,养不起仆人的是怎么计算时辰的。

    楚文刚起混乱的脑袋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睁不开的双眼,艰难的套上飞禽官府。

    凉水洗漱一番,用直直的牙刷,洗漱一番。

    开始,在大明朝的,第一次朝会!

    此时的天色还未亮。

    道路都看不清楚,在古代普遍夜盲率极高的时候。

    如果不打着灯笼,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比如走路的两人撞在一起,头破血流是正常事情。

    如果遇到阴雨天气,一不小心掉到护城河里,一命呜呼,那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三更夜眠五更起,苦熬这么久才做官的人就这么没了。

    那也怨不得旁人!

    古代就是这么个条件。

    如果有马车还好,马车两侧挂着灯笼,能够有效避免‘车祸’。

    还可以在马车里解决三急问题。

    要说古代做官的大臣每一个都是忍常人说不能忍!

    比如科举九天的春闱,就在那小小的两立方米内吃喝拉撒九天。

    还要写规整的试卷,不能涂抹。

    到了做官上朝的时候,还要会解决‘三急’问题。

    早早的起来后不能吃饭喝水,不然御前示意,你的官就做到头了。

    这样看来,朝廷大员每一个都应该有胃病。

    如果能活到寿终正寝,那真是得天之幸!

    楚文可没想着委屈自己,托系统的福,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如臂使指。

    该吃吃该喝喝,这不,到了午门前还在啃热乎乎的鸡蛋饼!

    这瞬间引来众人的怒目而视。

    我们这些上官都在挨饿,你有什么脸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