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朱允炆,为师真没忽悠你啊 > 第45章 臣比别人学会了多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孝孺被怼的出气多,入气少。

    再不给个台阶下,估计都要被气昏过去了。

    但是众臣皆是静默,没有一个出来冒头的。

    最后,还是朱元璋看不下去,开口道:

    “楚卿,有话大可讲来,朕的锦衣卫可不是摆着好看的。”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内,落针可闻。

    锦衣卫,洪武十五年成立,前身为拱卫司、仪鸾司。

    权力有稽查、逮捕、审讯、抄家,还有收集军情,策反敌将。

    终明一朝,锦衣卫的光辉犹如日月,有升有落,却始终存在。

    它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彻查不法群臣,权力凌驾于百官之上。

    就连当朝宰相和开国将军都惧怕三分。

    洪武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李善长案还有明年的蓝玉案,都是由他们一手查处的。

    可见威望之盛!

    现代的fbi机构,在锦衣卫面前就是小弟中的小弟。

    不值一提!

    锦衣卫一出,整个大殿都弥漫起一股恐惧的气息。

    “陛下,臣的第三个不赞同设置不征之国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

    朱元璋脸上的神色一凝,有利可图?

    边陲诸国,打下来有什么用?

    “东北倭国白银遍地,拥有多个露天矿藏,等着我们去开采!”

    “此言当真?!”

    朱元璋猛地站起,眼神发亮的盯着楚文。

    朝臣们也是骚动不已,纷纷小声讨论起来。

    “当然!倭国不足我一府之地,却有万万吨白银矿长,如此有利可图,又离我们如此之近,唾手可得的东西,难道要让出去吗?”

    “当然不能!”

    朱允?杉ざ?暮暗馈

    白花花的银子,谁不想要!

    “楚卿从何得知?”

    朱元璋此时已恢复到平时的状态,脸上波澜不惊。

    “臣本爱杂学,经史子集爱看,九章算术也喜,海国图纸更是每夜必读。”

    “就因为多读书,臣比别人学会了多问!”

    众臣内心禁不住诽谤,这和你从何得知有何关系?!

    “因为多问,臣从《四海金银谱》中知道的!”

    楚文面无表情的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

    众位朝臣听到从未听过的书籍,开始议论纷纷。

    金银之书啊,要是读了之后,他家中的子子孙孙都不愁没钱花了。

    “《四海金银谱》,我等怎么没有读过!”

    “是啊,方孝孺作为天下士子领袖,博览群书,有没有读过这本?”

    “别问我,本官读的都是儒家经典著作,什么金银,阿堵之物,本官怎么会读!”

    “那我等也没读过啊!”

    朱元璋也是皱眉思索,他虽然读书不多。

    但是藏书却不少,悄声问旁边的双喜,内书房中是否有此书。

    片刻后,得到的回复是没有。

    他也不猜来猜去了,直接问道:

    “此书在何处,快快呈来!”

    楚文满是遗憾的说道:

    “这是我七岁时,出门游玩,看到一手捧书卷之人,因为好问,问来看一眼的。”

    他纯粹是瞎狐白的,鬼知道有没有收录金银的书籍。

    他也不能说是祖传的,只能鬼扯到路人上面,还只是看一眼,你再问哪里有,他就不知道了。

    “无来源之书,谁知道此书是真是假?”

    礼部尚书陶凯提出质疑。

    “有观点提出是真是假,只需要派人去验证即可,这很难吗?!”

    是啊,只需要派人去倭国暗中查探,即可知道楚文说的是否属实。

    顿时,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朱元璋也打定主意,下朝后就传召锦衣卫指挥使貌相,让他第一时间查明此事。

    “嗯,若此事为真,卿可又立一功!”

    此言一出,就让方孝孺等一帮翰林院中人,嘴角直抽抽!

    一个月内已经连升四级,已经羡煞旁人了!

    陛下不会又要给他升官吧。

    以柯大士为首的洪武二十五年进士们,还是从七品的修撰。

    一比较,恨不能自挂东南枝!

    “陛下,臣还未说完,倭国金银虽好,但南边的暹罗、安南之地,稻谷一年三熟,更是利我大明千秋万代的利器!”

    听到此话的户部尚书赵勉,立马矢口否认。

    “不可能?!什么时候稻谷能够一年三熟,我户部都不知道。”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都尴尬不已。

    “你户部不知道的事情,不代表不存在!

    须知,人力有时尽!”

    楚文冷淡的回怼一句,实在忍不住,赵勉尚书话说的太过白痴。

    “南边湖广一带能做到一年两束,那再南边一年三束,或许真的有可能?!”

    朱元璋思索半晌,沉吟道。

    “陛下圣明,确实如此,臣建议当派遣农业团队,专门负责稻谷研究!”

    楚文神色肃穆,请求道。

    “嗯,可以!”

    朱元璋一口答应。

    农事乃立国之本,值得下苦功夫研究。

    以前怎么没有人想起来呢,还是楚文这小子的脑袋转得快。

    想着,身体前倾,放松道: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一并提出来。”

    “臣提议,建立专门的对外机构,外务部!

    负责以后所有对外的事宜!”

    哗~!

    刚刚还只是建立一个小的团队,做做研究,要不了几个人。

    现在这个就了不得。

    竟然要另设一部!

    当朝六大部门,这是分薄礼部的权力!

    但是,这也是个机会!

    既然新设部门,那就是一套完整的班子,他们说不定可以够一够!

    所有人都不动声色的关注着上首的朱元璋。

    只见老朱,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开口道:

    “妮子,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一,成立外务部。

    凡大明藩属国,红贸易国,一应非大明国土事物,都交由外务部处理!”

    嘶~!

    众人尽皆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容易就新设一个部门了。

    洪武大帝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他们提薪水俸禄的时候,怎么朱元璋就死命的往下压?

    众人具都惊奇的看着楚文。

    这个第一次上朝的年轻人,以后如歌白象怕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简在帝心的人物,怕是各位尚书见了都要退避三舍。

    “另,工部郎中楚文,博闻强记,通略祖国,特领外务部部长,正四品!原有工部郎中职位、太孙伴读职位保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