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全球签到:第一站,打卡梵净山 > 第19章 打卡瑶山古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车出荔波县城,在山间缓慢行进。

    “瑶瑶,明天怎么安排?”云起征求意见。

    苏洛瑶转过头,不答反问,问的却是后座上的两位美女:“元芳,你们怎么看?”

    两人对视一眼,均摇头,笑道:“你定吧。”

    得到两人的答复,苏洛瑶收回视线,盯着云起的鼻尖:“你有什么好的意见?”

    “我建议去瑶山古寨,或是懂蒙村看看。”

    她们的对话,云起听在耳里,自然知道,他出主意的时候到了。

    时若雨嘴角动了动,没有忍住,还是问了一下:“懂蒙村里都有什么呀?”

    云起顿了几秒,耐心解释道:“在瑶语中,懂蒙代表远古、神秘、美好的意思。

    懂蒙村是瑶山最原始的村寨,也是荔波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村落,

    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族群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云起的话引起了三美的兴趣,大家纷纷竖起耳朵聆听。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好好休息,还是明天亲自一观吧。”

    云起背完刚从度娘那里查询的台词,不得不,结束吹牛。

    到住处后,四人各自回房休息。

    日次清晨。

    云起起床,掏出手机在“四人行”群聊里发了一条信息:“八点门口集合吃早餐。”

    等了几十秒,没人回复,云起退出微信界面,出门散步。

    七点五十分,云起回到酒店门口,掏出手机看了一眼,三人纷纷回复“收到。”

    八点不到,三人陆续出现。

    苏洛瑶打了一个哈欠,抬眼睨了一眼云起,问道:“吃什么啊?”

    “走,上车,吃米粉去。”云起话落,向停车场走去,三人紧跟其后。

    车进入县城,街边已经热闹起来,小摊冒烟,老板忙碌着,招呼着客人。

    云起寻了一个路边车位停车,下车后带着三人,直接走到一家小摊前。

    “老板,来四碗牛肉米粉。”云起喊道。

    “好勒,请稍等。”生意上门,老板微笑迎客。

    等餐的时间,云起解释道:“这就是本地特色,‘割肉粉’,牛肉现割称重,

    煮在粉里,新鲜牛肉加上原味牛骨汤,配置特制的油辣椒,香而不辣。”

    老板是一个三十左右的妇女,她熟练的割肉,称重,煮粉,一碗碗牛肉粉端上桌。

    云起拿四双木筷子,迈步上前,放在开水里煮了会儿,然后返回,一人发一双。

    “各位美女,请用餐!”云起开起了玩笑。

    朱辉道了声谢谢,时若雨:“谢谢云哥!”

    苏洛瑶眼神鲨了他两遍,低头用餐。

    十几分钟后,早餐结束。

    四人驱车直奔瑶山古寨。

    半小时后。

    四人抵达瑶山游客中心。

    停车购票后,在导游园园的引导下,开启古寨之旅。

    一边走,园园一边介绍:“瑶山古寨,原汁原味的保存了古老的历史状态。

    瑶寨前的三道门,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即:疆域门、防御门、迎宾门,

    走过第一道门后,就会有迎宾仪式。”

    “仪式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4:30至15:30举行,今天几位的正好赶上。”

    园园抬腕看了一眼,继续介绍道。

    走过一段石板路,一个小石堆上立有一块牌子,上书“疆域门”。

    园园适时介绍:“疆域门”,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是向其他民族或者人群示意,

    这里属于瑶族部落活动范围,其他族群不得靠近。”

    继续步行一段路。

    一道用石头砌成的围墙出现在大家视野,

    围墙一米多高,中间留有一门,门边的墙上挂着木牌,上书“防御门”。

    门前,门两侧墙上分站一名男子,他们统一身穿白色裤子,门前的男子抱巨大的牛角,

    墙上的两名男子肩扛长枪。

    导游园园继续介绍:白裤瑶是国内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以前在深山里主要以狩猎为主,

    每个成年男子都是身怀绝技的好猎手,防御门就是由成年猎手看守,

    如果有其它部落侵犯领地,族内的长老会组织男性扛枪守卫在防御门边上,阻挡敌人进攻,保卫自己的家园。

    如今主要用来迎接贵客,牛角呜呜,枪声一响,就表示贵客临门了。

    几人到到达,门口已经聚集了一部分游客,大家都举起相机拍照。

    朱辉、苏洛瑶、时若雨三人也加入拍照行列。

    呜呜呜~~

    牛角声悠扬,回荡山野。

    ???

    几声枪响,

    欢迎仪式开始!

    几人随着人流,进入防御门。

    路边的寨子映入眼帘,瑶族茅草棚和山林融为一体,棚边晾晒的伞裙,像花朵般绽放。

    几人边走边逛,看到了一处古老的瓦房,屋前种有玉米,

    篱笆将老屋和玉米地围成小院,院门立有一块“酒舍”的木牌。

    园园介绍说:“酒舍是瑶族人酿酒品酒的地方。”

    云起几人顺着园园的手指的方向望去,老屋前堆着几十个酒坛子,摆放着几张木桌。

    酒舍边空旷开敞的房子里,三三两两的瑶族女子,正低头刺绣。

    几人怕错过第三道门迎宾仪式,加快了步伐来到“迎宾门”。

    迎宾门的土墙约三米,门洞约两米,正门处土墙最高,向两边渐次降低。

    门的左右各开一个小窗,左边是正方形,右边长方形。

    在长方形小窗的边上,还有一无顶小门。

    正门前放置半人高的皮鼓,一名瑶族阿哥正在击鼓。

    七名瑶族阿妹,在大门前分站两列,载歌载舞。

    园园提高声音道:“这里以前是重要的活动的标志性地点,在祭祀神明,节日庆典,

    外出狩猎时,大都在这里聚集,现在主要用来迎接八方来宾。”

    十分钟后,热烈欢腾的仪式结束。

    几人来到瑶族圩市。

    园园介绍:“圩市分为昼圩和夜圩,昼圩是物质之圩,买卖交换。”

    集市上琳琅满目,

    摆满了瑶族服饰、手工艺品,瑶族的美食如瑶山鸡、牛干巴、鸡血酒、烤山鼠等。

    苏洛瑶这次没有着急拍照,看向园园问:“导游小姐姐,这夜圩是什么?

    园园嘴角扬起:“夜圩就是精神之圩,是恋爱的天堂。”

    “谢谢!”苏洛瑶道谢后,继续拍照闲逛。

    几人挑选了几样小礼品后,离开集市,穿过小桥,就来到了瑶王宴长廊。

    园园继续她的职责:“瑶王宴被称为中华第一长宴,是瑶族沿袭千年的传统习俗。

    每逢喜事全寨男女老少都会一起吃“瑶王宴”,也是瑶族同胞同甘共苦的象征。

    正常时期瑶王宴在晚上开放,游客与瑶族同胞一起享受一场美味佳肴与篝火晚会的狂欢。

    现在聚集暂时取消了。

    瑶王宴长廊的对面,是牛头铜鼓图腾,反映的是瑶族人对铜鼓的重视和对牛的崇拜。

    继续往前,到达了古禾仓。

    古禾仓是瑶山古寨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地上用四柱支撑,上层搭着木板悬空,周围用竹篱笆围成圆形,顶上盖着茅草。

    非常结实,据说有的禾仓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禾仓用来存放粮食和贵重物品,下面通常会放置一些生产工具。

    看似简陋,却集防霉、防盗、防火、防鼠于一体,是瑶族先辈智慧的结晶。

    参观完古禾仓,几人乘坐观光车返回景区大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