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寒门巨贾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他必须投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阳曲县里有不少传闻,道是刘子用向北虏贩钢铁。先前回京的虞学士亦曾过问。”

    “当不得真。”朱鹏摇头,“便算真事,某也不管。倘他真有本事贩钢,那贩烟也极容易。”

    “东翁所言极是。只是传言如此,显是有人要动五台刘家。”

    朱鹏闻言点头,他的确不想惹麻烦。虽然河东各家他并不放在眼里,但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何必说出来伤彼此情分。

    那刘仕诠敢来见他,他便见,不敢来,那刘后生也够用了。反正他身负皇差,并不怕地方为难。

    “俺们老实办差,不欺负别人。”朱鹏点到即止。

    鹿廷诰与蔡绣一同点头。

    蔡绣又劝道:“东翁若欲长久办差,还是不与刘仕诠有交道好些。”

    鹿廷诰闻言也立刻点头。

    “怎么说?”

    朱鹏有些疑惑,他的确想将这差事办的长久,最好办完那天党项人已被撵出陕城。

    “某等担心他卖烟太快。”

    “有理,有理。”

    “岂有此理!”

    崔濡将信件拍到案几上,拔剑就斩。

    李之佑连忙上前拦住,可崔濡怒不可遏,急切间帽子都歪斜起来。

    “逆子,逆子!”

    崔濡气的大喊大叫。

    帐外的闵承元与崔孝庐听得无味,便各自走开几步。

    “看来不会有援兵了。”

    “女直兵锋正盛,让崔都督来,亦是送死。”

    闵承元意外的看向崔孝庐,问道:“若无援兵,还有生机?”

    “有啊。”崔孝庐答道,“女直纵兵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总不成都是辟谷仙人,他们的死穴便是我等的胜机。”

    “粮秣?”闵承元摇头,“北虏自驱牛羊,少则三月,多则百日,无需忧心粮道。”

    “某倒听闻女直与契丹不同。”崔孝庐笑道,“这次女直轻兵直进,几乎无所停留,慈州、平城等地粮储尚不及劫夺。

    若能守上一个月,女直要么撤兵,要么就得分兵去劫夺、输运粮草。”

    “只有固守一途吗?”

    崔孝庐摇头道:“虽有他途,我等却选不得。”

    帐中。

    终于平静下来的崔濡,气踹嘘嘘的坐在圈椅中。

    李之佑则安静的站在下首,仿佛帐中没有这个人。

    “除了固守还有别途吗?”崔濡问完,闭目叹气。

    “在下无策。”闵承元说道。

    “愿听丞相决断。”

    开京,王城,承宣殿。

    自陈安平率兵出击,而慈州、平城沦陷以来,整个开京陷入了紧张的气氛。

    随着左议政陈安平引兵而还,即便关内尚无烽火,城中仍是人心惶惶。文武两班顾不上为西京安危忧心,先得保住自家荣华富贵才行。

    檀院君王颛也是如履薄冰,就怕行差踏错,便无法翻身。他虽受命监国,然实权皆在舅家。

    崔濡虽然出京,可他长子崔问坐镇中嵩军,负责宫禁防卫,次子崔关则把持关曹市舶署,拿着王室钱袋。

    这高丽市舶署与中原不同,不惟主管进出贸易,还负责禁榷物资与邮传事务。

    而檀院君最信赖的右议政金希学,却称病日久,已三上辞书。原本陈安平北上之前,每日都要问金议政平安,便是为了给文武两班一个念想,免得他们这也劝谏,那也进言。

    担任监国的檀院君也很关心右议政的平安,亲自去看往过,见其形容憔悴,也不忍多留,与其子金承运略作交待,便就回返。

    左议政陈安平与五军都督崔问的对峙,正是开京紧张气氛的来源。先前收到崔濡的求援后,左议政与五军都督都力主救援,奈何他们彼此推荐,自己则绝不肯率军出京。

    这种互相荐举的怪象,很快便转作互相指责。

    陈安平指责崔问不孝,有违人伦;崔问指责陈安平不忠,临阵脱逃,又不思戴罪立功。而驻扎在开京内外的三支强军。

    东泰军自然拥护陈安平,中嵩军自然拥护崔问。这就让北恒军变得举足轻重。北恒军都指挥使奇轮府上,也变得热闹起来。

    檀院君倒没有笼络奇轮,不是不想,而是他只图自保。反正自己也无甚实权,只要保住小命就好。

    为此他派了两名心腹,分别去顺天馆和江华岛,拜会宋使、驻防宋军将领,希望能请一指挥宋军“协防”开京。只要宋军肯来,不管崔、尹如何斗法,他便无性命之忧了。

    怎料天不从人愿。昨日他便被崔问请到军中,给他看了两副首级。

    正是他一双心腹。

    崔问直言不讳:“高丽事,高丽主。君上莫自误。”

    想到当时崔问的表情,此时檀院君的手仍有些抖。他将奏疏匆匆画可——不需画可的原也不会给他,便打道回府。这王城平日看着风光秀丽,但此时却如同鬼蜮,阴风阵阵。

    檀院君往南走,陈安平往北走。

    左议政暂易妆容,随内侍过迎翔桥,经广元、骊元、少春三宫,来到王后中宫。尹王后心腹侍女连忙上前接应,请左议政与王后于左室会面。

    王后数月未见父亲,但耐住激动,等父亲行完礼才回了半礼。

    “父亲消瘦了。”

    “有劳王后娘娘挂念。”

    “母亲可好吗?”

    “王后乃一国之母,不应只思虑父母。”

    “父亲教训的是。”尹王后低头道,“父亲有何嘱咐?”

    “好好照顾外孙,莫让他受凉。”

    “是,父亲。”尹王后声音颤抖,“不能,不能避免吗?”

    “不能。崔大郎虽果断,但却不晓他爹爹。如今没有援军,崔子沾扛不住的。十之八九会投降。”

    “啊?那关内岂非……”

    陈安平瞪了一眼,不满女儿打断他,咳嗽一声说道:“王后宽心。女直人待不久。”

    “那崔公若能坚持……”

    陈安平不耐烦道:“他便是能坚持,也是要投敌的。”

    尹王后不可思议。

    “他必须投敌。我外孙才有好日子过。”陈安平说完,弹了弹衣袖。

    “那大王呢?”

    “死了。”

    “吾明白了。”尹王后欠身行了半礼。

    陈安平连忙躬行大礼告辞。临别前,他转身道:“委屈你了,英儿。”

    侍女和内侍将陈安平送往宫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