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在深圳那些年 > 第48章 创业之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花姐?你是说陶云超的嫂子?”李大勇问。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对,我在来宾馆的路上遇到了她,跟她说了一下我们被炒鱿鱼的事。她说他们厂好像要招工,她下午会帮我问一下,我就留了你的传呼机号码给她。”简小月说。

    “他们是塑胶厂,你又不会做,进去干嘛?”李大勇纳闷地问。

    “她说招进去要培训的,学一下就会了,塑胶厂一般都是技术工,技术工的工资很高的!”

    李大勇意兴阑珊,苦着脸说:“小月,你别总是想着打工挣钱好不好?打工能挣几个钱?再说了,塑胶厂毒气很大的,工作也比电子厂辛苦。还有,你一个拉长去干那种工作,不是太冤了吗?”

    “拉长跟普工的工资区别不大,我进了塑胶厂,工资比我在恒辉当拉长还高。”简小月认真地说。

    “可是很辛苦,毒气又大,你要钱还是要命?”

    “别人都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走吧,我们去回电话,看看是不是春花姐!”简小月说完拉着李大勇就往外走。

    两人走到一家士多店,回复了传呼机上的电话号码,电话那边等着的,果然是陶云超的嫂子何春花。

    何春花急切地说:“小月,你再不回电话我就要走了,我是跟我们组长请了十分钟的假出来打的传呼机。你赶紧过来吧,现在厂里正在招人,过了今天下午就不招了!”

    简小月放下电话,急匆匆要赶去何春花所在的那个塑胶厂——升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塔读@读小说

    “我马上要自己创业,一旦开始做了,我也需要工人的,你要打工给我打不行吗?”李大勇还是没好气地说。

    简小月慢吞吞地说:“你不是还没开始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这段时间我总不能闲着吧?

    “再说了,你就算创业,也是小......小规模的那种,我又怎么忍心拿你的工资呢?就算拿了,也最多四五百......大勇,你别怪我总是说钱,我现在真的需要钱......”

    “我知道你需要钱,你要尽孝,你要帮你哥建房子!这样吧,你跟着我干,我给你塑胶厂的工资,这样总行了吧?”

    “不行,我不能这样。”简小月抬眼真诚地看着李大勇,“大勇,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哥把房子建好了,我就可以出来帮你了,好吗?”

    话说到这份上,李大勇还能说什么呢?两个人在沉默中吃完了饭,他送简小月到升基厂门口,看着她走进去之后才慢慢转身向宾馆走去。

    升基塑胶厂距离宾馆有两公里左右的路程,李大勇没有打车,一路慢慢走着,也一路郁闷着。

    第二天,李大勇便开始租房子。

    他租房子不单是为了居住,还需要搞一个小型作坊。

    以他现在的实力,还不能开工厂,只能从小作坊开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小作坊一般都是家庭似的,一套大点的居民房,用客厅做车间,其他房间做仓库和办公室,招三五个工人就开干了。

    八九十年代,这样的小作坊在江浙一带比较多,但在深圳也不算少。

    很多大企业都是从小作坊开始做起的,这给李大勇竖立了信心,他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把小作坊做成大企业。

    到处走了一天,李大勇最后把创业的地方定在了西乡步行街后面的一处居民小区里。

    他在那儿租了一套一百六十平米左右的四室两厅,客厅和餐厅加起来挺大,足够做一个小型的生产车间。四间卧室他自己住一间,一间做办公室,剩下两间一间做仓库,一间做工程技术、测试那些工作。

    至于员工的宿舍,到时候再安排,可以在附近租房给大家住,也可以给点补贴给员工,让他们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租好了房子,打扫完卫生之后,李大勇就到处购买设备,又叫人安装了操作灯,螺丝批、电烙铁的电源,仓库里做了货架,工程技术部安装了操作台,摆放好工作仪器。

    办公室里面摆放了一台办公桌,一个铁皮文件柜,一套仿真皮沙发,一张玻璃茶几。

    为了显得正式,他还叫做招牌的在客厅进门处的墙上贴上了“勇达电子厂”几个大字,立志要把“勇达”做成一家大型企业。

    一切准备就绪了之后,剩下的就是产品的开发和测试。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李大勇在业务圈子里混了大半年,也认识了一些电子工程师。他从一家待遇不好的工厂里挖来了一名工程师,和这位工程师一起“开发”他们的新产品。

    所谓开发,实际上就是仿制。小作坊没有高级技术人员,根本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那么做的代价也很大,小作坊根本承受不起。

    他们只需要在市场上买一件现成的电子产品回来,在外观上稍作改动,确定好模型就可以找供货商按照他们提供的样品批量生产配件,然后用这些配件组装成成品,再让做包装的设计一个包装盒把产品一装就完事了。

    他们首先确定做的产品是俄罗斯方块游戏机,一种巴掌大小的专门打俄罗斯方块的掌上游戏机。

    这种游戏机诞生于八十年代末,流行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已经烂大街了。

    但是李大勇不担心,他觉得这个东西虽然已经不新鲜了,但销量还是不错的。

    早期这个东西是有钱人家玩的,如今已经成为打工仔打工妹们床头边打发闲余时间的玩具,十多块钱一个,人人都买得起,也玩得欢。

    产品开发测试成功后,接下来就该正式投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