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县令哭穷朱元璋被气炸了 > 第161章 老朱怒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朱会不会给你放假啊?你在六合县这么多事!”忽然,赵雨荷想到了这里,脸色不由得沉沉起来。

    张松道:“管他呢。我这个人喜欢自由。再说,我去边关发展一下马铃薯。遥相呼应六合县,这叫着城市和城市之间友情链接。”

    说道城市,两女很莫之所以。

    她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新鲜的名词。

    这个新鲜的名词,自然引起了她们的注意。

    张松看向她们,见他们根本不懂。

    就把城市两个字解释了一番。

    她们这才明白过来。

    “距离五月还有几天。我这几天把事情部署一下。五月初就能到达边关。”

    “你飞啊,几天时间你就想赶到边关,金陵距离山西边关有好几千里。”

    在古代,坐船是最便捷的。

    走京杭大运河,进入黄河,溯流而上。

    只能这样了。

    况且,张松柏还有秘密武器。

    在澎湖岛上的那只铁甲蒸汽船,还躺在那儿。

    这一首船,张松没有让朱元璋知道。

    这老头要是知道了他有这样一艏宝船,恐怕早就让张松捐献给朝廷了。

    大明有了这样一艏铁甲船的话,在沿海就可以横行霸道。

    陈友谅,张士诚等的余孽还在海上活动,并且成为海盗。

    时不时地骚扰大明海疆。

    弄得朱元璋很头大。

    朱元璋现在的精力放在了北方。

    对于中华而言,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

    他们只认历史。

    不会听从张松的建议,发展大明的海军。

    尽管当初,跟朱元璋说,大明的未来敌人在海上。

    但是朱元璋根本就不相信。

    历史经验摆在那里,这只会让他们相信历史……

    张松神神秘秘的,益发的让两女感觉张松心里太多事。

    他既然不想告诉,就不追问。

    两女都是明白事的人。

    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不愿意给别人分享的秘密……

    张松在把事情安排了一番。

    还把计划写成了按部就班的程序。

    交给而来书吏和县丞。

    县丞见张松这样,就知道他又想远行了。

    对此很奇怪地看向他道:“大人,您不会有要去海外飞地了吧?”

    “不去。”

    “哪?”

    “去娘子家省亲。”

    “这,皇帝陛下不会批准吧?六合县发展正关键时候,你怎么可以把这副担子丢给我呢?”

    “你按照我的计划去办就行。末了,我给您们涨工资!”

    听见又要涨工资。

    这县丞和书吏两个人的眼睛都冒金光起来。

    真是钱是无所不能的啊。

    只要钱到位,什么都是可以的……

    张松感觉,钱才是比情谊都重要的东西。

    这两年多跟他们共事,所产生的情谊都是虚假的呀。

    对的,都是虚假的。

    只有钱才是调动人积极性的砝码。

    张松在把计划书递交给书吏和县丞之后,就吩咐县衙的财务把他们的工资上调十两白银。

    十两白银!

    大明洪武,大理寺卿这些被称之为九卿的官员们每个月俸禄才四两纹银。

    纹银和白银比起来,自然是白银很值钱。

    纹银是中华缺少银子,将铜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化在白银里。

    产生了跟大理石一样的纹路,故此这种银子叫纹银。

    一下给书吏和县丞涨了这么多。

    县衙里每个人都很羡慕。

    这是千金市马骨的效应。

    只要给两个家伙涨了工资,其余的人都会看见盼头。

    也都会努力的工作。

    这种办法,在张松的那个时代里,很多老总和公司都在使用。

    效果很好。

    因此,在张松看来,借鉴别人,简单,便捷,就是爽。

    张松把奏章递交上去。

    朱元璋看了之后,很恼火。

    叫太子朱标赶紧来他这里。

    事情说得很急。

    朱标正在东宫办事,他作为未来接班人培养,朱元璋把很多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

    朱元璋处理大事。

    小事情着手的朱标,每次都圆满完成,让朱元璋很放心。

    这次,张松要去边关。

    这把朱元璋恼火得眉头高起。

    他心情很不好,原因就在于张松这家伙做什么都太随心所欲了。

    根本的就没有思考他朱元璋的心情。

    朱标在接到父亲的消息之后,马不停蹄的赶来。

    朱元璋见太子来了。

    朝他示意不用行礼,然后直接把张松的奏章给他看。

    朱标看了之后,也不由得皱起眉头。

    朱元璋之所以把朱标喊来。

    目的是看他怎么处理。

    毕竟把张松作为他未来的宏股大臣在培养。

    他张松在将来可是要帮助朱标坐稳江山的人。

    朱标看完张松的奏章,也是一头的大。

    他心里在咒骂张松:阿西吧,你这个家伙,能不能消停点?就会给我找麻烦。

    朱标自然是帮助张松极力的开脱。

    他看见朱元璋很生气。

    老朱很生气的话,后果自然会很严重。

    张松把张松去边关的做法做了解释。

    说这个人看起来不着边际,实际上比朝中那些稳重,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大臣好多了。

    他们很让父皇您省心。

    但是他们什么都不愿意做,整天就想着混吃等死。

    朱元璋在朱标的开解下,对张松的气消了不少。

    看朱元璋的气消了,朱标又是一番对张松的美言。

    朱元璋听着几乎要把张松的‘恶’忘记了。

    但朱元璋忽然感觉不对头。

    马上严厉的问道:“标儿!那小子给了你多少好处啊?你尽然处处的替这小子开脱?”

    闻见老爸的话,他顿时整个人都吓酸了腿。

    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太了解朱元璋的脾气了。

    这老人一个不高兴就会把人剥皮实草。

    这种杀罚果断的,铁血手腕的人。作为他的儿子,也是整天提心吊胆。

    毕竟历史上,废掉太子的皇帝太多了。

    朱标也很担心朱元璋一个不高兴,把他太子的位置给撸掉。

    朱元璋见自己严厉的样子把儿子吓得发颤,忙就缓和道:“我就是很讨厌这个张松,真想砍了他的脑袋。”

    “父皇,您真的下手吗?那就由儿臣来办吧。我保证他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朱标干脆就顺着朱元璋的话。

    要是在帮助张松开脱,说好话,那会适得其反。

    干脆的,朱标就不再提张松说好话,兴许这样还能救了张松。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