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无间谍战1937 > 第21章 内中的隐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邓展谟找机会特意对戴立提及了章岳明来找他的事儿,向戴立反映宋川放很可能隐藏在天津,并且在戴立的询问下详细介绍了他和章岳明之间的关系以及章岳明、葛若兰的背景来历,这是正常的审查程序,邓展谟是完全照规矩来的,只是隐瞒了他收了章岳明五根金条这码事儿。

    戴立听完他的汇报点头交待邓展谟,本来处里就有制裁宋川放的计划,这次正好公事儿私事儿一块儿就办了,这样你在老同学那里也有面子,你就放心去德意志给我取经去吧,这边的事我来安排,绝对不会出问题。

    戴立都给打了保票,所以邓展谟是不疑有他,踏踏实实跟团出国做好学宝宝走了,他也没法儿通知章岳明事情都给他安顿便宜,你安心在家里听信儿就行了。

    章岳明得知邓展谟出国走了,只能无功而返回了天津。

    面对葛若兰的追问,他只得含糊应对拖时间,希望邓展谟不会食言,出国前对杀宋川放的事情有所安排,用不了多久就会看到宋川放被人杀死的消息等上报纸头条,从而让自己对葛若兰有个交待。

    章岳明这个人有股书呆子劲儿,他信守对邓展谟的承诺,尽管葛若兰再三逼问详情,他也没有说出邓展谟的名字,只是跟妻子说找的人很可靠、很有能量,一定能帮咱们把事儿办了,你就放心吧之类的。

    葛若兰从开始的苦苦等待、到对章岳明的话产生怀疑、最后对他彻底失望了,认为章岳明是在有意搪塞推诿,实际上对帮自己报仇的事儿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弟弟葛青还在读书年龄尚小,这件事儿家里一直在瞒着他,怕他知道后一时冲动把自个儿也搭进去。

    自己的弟弟是个什么性子葛若兰清楚的很,聪明是聪明,可也胆大包天嫉恶如仇,路见不平都要拔刀相助,更别说要是让他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杀父仇人宋川放活在世上,那他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的,一定会不择手段的去血刃宋川放,否则决不罢休,万一出了事葛家的香火就断了,万万不能让他去冒这个险。

    葛若兰想到,自己的枪法、身手都不弱,儿子也生下了,给他们老章家算是续了香火留了后,孩子有母亲给带着,章家和章岳明对孩子也很喜欢疼爱不会让他受了委屈,自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再说了,杀父之仇迟迟未报枉为人子,将来被人提起来哪有什么脸面再苟活在世上,章岳明靠不住那就自己来吧,这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儿,靠人不如靠自己来把这个事儿解决掉。

    葛若兰拿定主意之后,就开始自己找人在天津打听宋川放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化名葛剑英多方奔走打探宋川放下落的过程中,“巧遇”自己在南开大学读书时的学长孔庆国。

    老同学相见倍感亲切,上学时他虽然比葛若兰高两届,但是两个人同在一个社团,有很多交集接触的机会,孔庆国各科成绩都很优异,他能力出众思想活跃,平时对葛若兰非常照顾,葛若兰心里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葛若兰生长在一个很传统的大家族里,她和章岳明很小就由父母做主定下了亲事,而且小时候跟章岳明也有交往,关系相处的不错,对章岳明的印象也很好,因此她在与孔庆国的接触中始终把握着严格的分寸,有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感,甚至对他明确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婆家,让他不要有非分之想,朋友可以做,想要更进一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孔庆国虽然不情愿,但是非常尊重她的选择,与葛若兰的关系就此停步于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层面,没有能够有更深的交往。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葛若兰有意回避减少和孔庆国见面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这也使她错失了与外面风起云涌的社会时代多看看、多接触的机会,没有能够深刻接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产生本质上的蜕变,这是很令人遗憾和惋惜的事情。

    不然的话,以葛若兰的聪明才智、过人的见识和勇气,她必定会成为那个时代一名杰出的革命女性,为这个国家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和作用。

    当然了,即便是这样,葛若兰也是很优秀的,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事情,这在后面会讲述到。

    她大学毕业之后回家待字闺中,更在不久之后就和章岳明成婚做了他的妻子回归家庭生活,此后与孔庆国再无交集断了联系。

    到这会儿葛若兰为报杀父之仇走遍津门的各个角落寻找宋川放踪迹,却又与孔庆国不期而遇。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孔庆国已经是国民政府军事调查统计局二处天津情报站的站长,他跟葛若兰的相遇可不是巧遇,而是在戴立的安排下带着任务刻意为之的。

    这是由于虽然蒋光头给戴立下达了制裁宋川放的指令,然而怎么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让戴立有些头疼,因为宋川放此时的身份有点儿敏感,事情办的不干净弄得不好会有麻烦上身。

    宋川放是皖系旧军阀的首领,虽然现在倒台失势手下既无兵也无权,但他的门生故吏众多,这些人里不乏有枪有炮还有人地方军阀实力派。

    而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与蒋光头是面和心不和虚与委蛇,有机会就会反戈一击置老蒋于死地,在这一点上绝对都不含糊,只是缺一个有号召力的人把他们捏合在一起。

    蒋志清的军事指挥能力在这里不做评述,笔者没有那么高深的眼光,也没有那个资格来下断语。

    但是在那样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台,大小军阀并起割据一方各自为政、一片散沙的混乱局面下,蒋志清用高超的政治手腕拉一方打一方,不断排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不算是彻底、但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把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基本上实现了政令一统全国统一的局面,不失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当然了,由于蒋志清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集团奉行的政策只是为官僚资产阶级服务,不能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就注定他们的统治不得民心长久不了,必将被代表了最广大人民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他所领导了人民军队打败赶下历史的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自我选择。

    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老百姓自然就会向着谁、拥护谁,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奔向康庄大道,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而蒋志清治下的国民政府,表面上看起来是他说了算,可是实际上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不是什么事情他都能说了算的。

    就他那个刮民党里,什么元老派、改组派、西山派、西南派等等山头林立;

    军队分成桂系、粤系、川系、滇系、晋系、东北军、西北军不下十几个派系,他的中.央军虽然是其中实力装备最为强大的一支,但是各系的军阀都各怀心思保存实力,防备着一着不慎被老蒋一口吞下把地盘儿抢去,这是他惯用的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宋川放一直反对他并且到处煽风点火鼓动一些手握兵权的地方军阀造他的反,杀他是必须的,但是怎么来做才能不留隐患,蒋志清不能不考虑的周详一些。

    何况据报他与日本人暗中勾结,如果在行动时一着不慎给人落下口实,那些反对他的人必然会生出事端,而日本人更会借机要挟,甚至以此为借口进军华北扩大他的占领地,从而实现占领全中国的野心。

    老蒋也知道中日之间不可避免的将会有一场大战,可是他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也没安什么好心思、只不过是吃相还不太难看的英美法德等列强身上,希望通过谈判来妥协和拖延一些时日。

    一方面是为将来发生的大战多争取一些战前准备的时间,更加恶劣是,蒋光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想要先把红党和红党所领导的队伍消灭干净,其用心何其歹毒和阴险,又是多么的愚蠢和令人不齿。

    就连他的夫人都说过:“达令,你就不能把家里的事先放一放吗?”

    可见他的狗.屁攘外必先安内的所谓国策,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戴立对蒋志清唯命是从,而且很会体察上意,领导给派的杀宋川放这个活儿难度倒是不大,可是要不留一点痕迹的完成好,还真是破费周章,得好好花点儿心思才行。

    巧的是邓展谟来找他了,跟他提起他的同学章岳明的夫人葛若兰与宋川放有杀父之仇,章岳明想借邓展谟的手请他相助,把宋川放杀了为妻子报仇,戴立当时就有了主意,这真是应了那句话,瞌睡就有人往过递枕头,这个时机来的太好了。

    戴雨农平生一大爱好就是爱美人,爱有文化、有能力的美人,这点据说是受他追随的蒋校长影响。

    因为校长夫人宋美龄女士不仅美貌,更是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英语,在政事国事、尤其是外交领域见地独到能力出众,是校长的贤内助好帮手,戴立对她非常的仰慕和崇拜,说她是戴立的心中的偶像都不过分。

    当然了,主要指的是在择偶方面,至于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儿,笔者也是道听途说,大家就当个趣闻来看吧。

    葛若兰这个名字戴立听说过,名牌大学毕业,骑马打枪样样精通,关键是据说漂亮的不要不要的,雨农处长只恨无缘一睹芳容,深以为是憾事一桩。

    这时听邓展谟说,她与宋川放有杀父之仇,戴老板顾不上美人儿见没见过、她是安全不安全了,一个让他觉得可以把自己的特务处择得干干净净、完美无缺的计划瞬间就已在脑海里形成。

    他稳住邓展谟把他送上去德意志的轮船打发走,回过头来就召回在天津情报站担任站长的得力干将孔庆国关起门来密谈的很久。

    戴立知道孔庆国就毕业于南开大学,而葛若兰也是南开大学毕业的,戴立既然想要在葛若兰身上打主意,想打探她的底细简直不要太轻松,葛若兰又不是地下党,摸清楚她的情况那就不叫个事儿。

    从孔庆国这里了解到,他不仅认识葛若兰,二人以前的关系还很好,只不过葛若兰结婚之后就断了联系。

    戴立给孔庆国分析了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指出了如果由特务处的人去刺杀宋川放,万一出了问题不好收场的弊端。

    而这件事让葛若兰去做,我们只是私下相助的话则好处多多,暗中对葛若兰加以保护也不会出事儿云云,让他想办法接近葛若兰给她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她去刺杀宋川放。

    孔庆国心中不愿让葛若兰去冒这个险,但是他知道上命难违,这件事就是自己不去做,戴立也会让别的人去接近葛若兰,促成她去刺杀宋川放的行动,那时候去为葛若兰提供帮助的人会不会照应她的安危就很不好说了,还不如自己来做这个事,最起码能够暗中保护她的安全。

    因此孔庆国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戴立又对他面授机宜,这才有了后面孔庆国与葛若兰的巧遇。

    戴立对孔庆国有指示,绝对不能向葛若兰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个没有条件可讲。

    如果孔庆国做不到这点,而葛若兰又出了事,那别怪他采取非常手段使葛若兰闭嘴不讲接受过特务处的帮助,孔庆国明白,想要让一个人不说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弄死她,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孔庆国巧妙地与葛若兰“巧遇”,葛若兰对他毫无戒心又急于有人相助她完成杀死宋川放的心愿,孔庆国在上学时就能力出众,而且葛若兰也有所耳闻,他毕业后进入了政府部门工作,好像还和军队有关系。

    急切之下都没用孔庆国按事先设想好的来套葛若兰的话,她自己就提出来,让孔庆国想办法帮帮自己的忙,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宋川放的下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