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写青词,皇子身份曝光了 > 第56章 大明私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在这时,

    朱七忽然悄无声息进来,凑到朱墨耳边道:

    “朱公子,吴明、吴亮查到一艘船装满银子,正在运河上,说是要运往江右严嵩老家……”

    微闻此言,

    张居正本能地假装完全没听见,大步走出正堂,头也不回。

    朱墨立刻想到了一件事儿,问道:

    “是鄢懋卿?”

    “对!公子,鄢懋卿在江南巡盐两个月了,那些孝子贤孙拿出数百万两真金白银,其中一船据说是严世藩贪污了,要运往老家,再过几天就要开船了……”

    朱七说到此处,四下看了一眼,又低声道:

    “公子,东厂的哥们儿说,皇上这次对严家很不满……公子,呃,这个,严家老是跟您老人家做对,是不是借此机会,那个一下……?”

    朱墨顿时一怔——

    这个朱七一向爽气,怎么此时说起话来支支吾吾的?

    他稍微一想,已然猜到了一点,道:

    “朱七,你怎么像个婆娘似地?!什么这个那个?你到底是要哪样?严家对不起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朱七脸上一红,尬笑道:“这不是,这不是想为您老人家出口气嘛……”

    “哈?!为我出气?我看是你跟鄢懋卿有仇是不是?想要打着我的名头去动他一下?小样~~还想瞒我?”

    嘿嘿~~

    朱七脸红一阵,忽又想起了什么,气嘟嘟道:

    “哼!鄢懋卿这个砸碎!不瞒公子说,我当年还在东厂时有个兄弟叫王林,有一次得罪严家,被鄢懋卿诬陷,吕公公当时没有察觉,把王林打了五十军棍……唉,一条好汉啊,就这么残了!兄弟们一直记着这仇呢!

    昨晚上,盯着鄢懋卿的兄弟找到吴明、吴亮,说是皇上现在对严家很不爽,何不趁此机会修理一下这个王八蛋?!

    我就想,公子这趟回京,也不能空手啊!丝绸银行的银子暂时不能动,而宣大那边好像出了灾,朝廷等着用钱……公子何不把钱拿了?回到京里也有面子不是?”

    听到这里,朱墨也动心了一下,问道:

    “他有多少啊?值不值得咱们出手啊?”

    “估摸着怎么都有二百万两……”

    哦?!

    还不错啊!

    朱墨经他提醒,想起来也该为自己挣点钱了。回京后,把那个小院买下来,收拾收拾……

    但他不是干绿林的,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商机——

    制盐!

    嘉靖朝的大明已经盛行私盐,官方的灶户已经不行了,许多商人将银子投到制盐业。加之严家把持天下,沿海私盐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朱墨在大明那么久,还没见过盐场,但系统加持的皇帝模版中,有一个制作贩卖私盐的祖宗,名字就叫做张士诚,精通各种制盐工艺。

    稍微看了一下,朱墨已经想到了最简单易行的法子。

    “老丁、朱七,走!我们这就去干一票大买卖!”

    两人一怔,却见朱墨已经匆匆出门,脸上满是奇异兴奋之色。

    ……

    朱墨先来到巡抚衙门外间的“大明丝绸银行总行办事处”。

    五十多个招聘来的珠算高手,正啪啪地打着算盘,典当行找来的几个掌柜,则在仔细评估各种抵押物的价值。

    丝绸银行开了两个多月,不仅对农户发放专项贷款买织机,还对所有人开放普通业务,包括存款和抵押贷款。普通商人来借钱,可以用各种财产抵押,按照抵押物的6080%放款。

    张居正统筹一切,杭州几个银行掌柜、伙计、朝奉等等的,则充当银行的高管,张居正都一概称之为“协理”。

    朱墨来到一个姓顾的协理案桌前,说道:

    “我用这块玉?抵押,想要贷款1万两白银……”

    说着,朱墨掏出了在京城时李三爷送的那块玉?。

    顾协理不认识朱墨,但一眼就被玉?震惊了,接过手上就匆匆走到后面叫来一个典当行的老朝奉。

    老头戴上老花镜刚看了第一眼,就啊的一声叫了出来,道:

    “借多少钱?”

    “1万两!”

    “哦……”

    老头把玉?捧在手里,一脸贪婪,几乎要流出口水,但痴惘了一会儿,又缓过神来,叹道:

    “张大人说过,咱们银行童叟无欺……这块玉?,最起码可以借到10万两啊……给他10万吧……”

    朱墨却笑了笑道:

    “不错、不错,张太岳果然是做行长的料啊……”

    朱七却奇道:

    “公子在自家银行拿钱,也要抵押那个什么贷…款?”

    朱墨正色道:

    “那当然!正是因为我开的银行,才要带头讲规矩!如果我破例,只要开口,他们还不送上几百万两?那样的话,张太岳岂不就会很难办了!”

    他此话并非装,而是对大明朝社会的那种人情捆绑深深厌恶!这种恶习对华夏文明拖累之大,这些古代人永远都不会明白!

    更何况,他来一趟大明,当然要靠自己的本事发家致富。别人贷款,他也贷款,看看能不能发财?

    ……

    拿到钱,朱墨雇了马车就往海边而去。

    在记忆中,他记得象山这个地方,是江南后世的一个大盐场,但大明时还没有兴起。那就说明,这里是极大的商机,这个盐场开发出来,在江南地面上,财富绝对能排进前十!

    而制盐并不太花钱,主要是人工薪资。大明朝的人工并不贵,很多人只求一个温饱,一年到头能有个几十贯铜钱就烧高香了!

    系统给出的建议是“板晒法”。

    板晒,就是用杉木制成凹槽板子,把盐卤水放进去晒,水分散发之后就会结晶成盐。这种盐富含各种元素,但有一股子海腥味。另外是结晶形状不好,很像没有精炼的粗盐。

    此时的大明,井盐最贵,也最精细,但比起后世来还是太粗糙,很多时候吃菜,会嚼到硬块的盐巴,让人十分不爽。

    因为去除那些杂质,提炼精盐,说起来化学工艺非常简单,但对明朝来说还是太高端了。所以即便是号称细盐的井盐,跟后世也没法比。

    而朱墨的初中化学亦并非体育老师所教,至今还记得一种叫做磷酸钙的东西,可以阻滞结晶,让板晒中的海盐结晶过程可控,变成颗粒一致的细盐。

    要提炼磷酸钙还有点麻烦,但好在只要找一些磷灰石放在盐卤水中,应该就能阻抗结晶了。

    一路上筹思,不知不觉中,一行人已经来到海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