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写青词,皇子身份曝光了 > 第60章 无主之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场大戏,就此落幕。

    官兵接管船只,清点好银子,上前回报道:

    “朱公子!一共是一百六十三万六千两银子!其他还有3箱丝绸,两箱书画!其他值钱的都没了!”

    “嗯,干得好!”

    朱墨笑了笑,转向众官道:

    “各位!今天辛苦大伙儿走一趟,幸好没有白费,也算是查获了一船银子……朱某人会给朝廷上报,今儿在场的,个个都有嘉奖!哈哈……”

    哗~!~

    众官已然明白前因后果,又见严府家丁们着实给小阁老长了脸,于是都笑意满面——

    “朱公子客气了!”

    “咱们应该的……”

    “小阁老家的人果然门风好啊!”

    “是啊!拾金不昧!难能可贵啊!”

    “听说严阁老治家最是严厉……”

    “那当然,严阁老教出来的家丁,堪称见义勇为啊!”

    “……”

    在场众人之中,只有郑必昌对严家最为了解——

    他严家哪里有什么门风啊?严府家丁无恶不作,两京一十三省,谁不知道啊……?

    因此,

    他心里一直犯嘀咕——

    这哪来的银子呢?

    运河上这些匪帮,谁又敢干这么大票的事儿?

    这么多银子,不可能一点风都没有啊……

    哪里的呢?

    谁的?

    此时,

    他见朱墨嘴角挂起那丝熟悉的诡笑,忽然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儿——

    有阴谋~

    一定有!

    难道?

    这船银子是他的……?!

    对!

    鄢懋卿!

    就是这船!

    一定是!

    我擦了~~

    尼玛~

    这回完蛋了~~

    严世蕃那货这还不要了劳资的命了?!

    我特么傻逼啊~!

    怎么来给他做这个证?!!

    明明是朱墨这个恶贼在搞事啊!

    肯定是他抢了鄢懋卿的银子,这回又让劳资们来给他洗白?!

    他倒是拿着银子走了,小阁老的板子还不是打到劳资身上?

    尼玛!

    太恶毒了!

    这简直是个恶魔啊!

    ……

    想到这里,

    郑必昌不得不说话了。

    他故意大声问道:“咦?朱公子!在下有个疑问……这么多银子,是哪里来的呢?总不成这世上会忽然多出一百万两银子吧?”

    他这样说,是故意让大家引起注意,想把焦点转向银子的来历上……再不济,以后严世蕃怪罪下来,他郑必昌也不是没有争过。

    此言一出,

    众官很快就疑窦丛生——

    是啊,

    这银子到底是哪里的?

    银锭上也没刻着府银字样,那肯定是民间流通的……但民间一下子又怎么会冒出来那么多银子?何况,江南地面上的民间银子,不是多数都存给他朱某人的丝绸银行了吗?

    ……

    朱墨早知道他们会有此问,漫不经心答道:

    “各位,刚才你们也听到了!这船银子是有人冒充严家的人,去哪里搞来的!至于怎么搞得,谁也不知道!依我看,巡抚衙门就出个告示吧……叫丢失银子的人都来衙门认领……三天!三天为限!怎么样啊?郑大人?”

    “好、好、好……”

    “如此甚好啊~~”

    众官都掺和,于是大家打道回府。

    次日,

    郑必昌以巡抚衙门名义发了认领告示。

    ……

    朱墨却带着笑笑生、朱七再次来到象山盐场。

    这次,

    工匠拿出了第一批细海盐。

    朱墨捧在手里,感觉跟自己熟悉的精炼食盐已经很接近了,这就说明磷灰石的确起了作用,结晶过程被阻抗了,大块的晶体无法结成,都是均匀的小颗粒……

    如此品质,就算是最上等的井盐也比不了了。

    笑笑生十个见多识广的人,这时尝了又尝,感慨道:

    “公子,这盐可真细!比朝天观蓝神仙自己吃的井盐还要均匀啊……”

    朱七也满脸惊叹,道:“是啊,这盐,我在东厂当差的时候,就算送进宫里的也比这个粗一点……不可思议啊!朱公子,你可真神!”

    呵呵,

    朱墨淡然一笑,道:

    “这算什么?你们是不知道,井盐的营养成分还不如海盐呢!我这海盐,你们看卖多少钱合适啊?”

    “我看能卖三分银子一斤!”

    笑笑生一脸笃定。

    朱七点点头,道:“如果在京城,卖给达官贵人家,就算一两银子一斤也不稀奇啊……”

    嗯、嗯

    高档货这一点,朱七的想法倒是跟朱墨一样——

    高出一百倍!

    因为是奢侈品嘛!

    但在低档精盐上,有一点他们两人却想不到——

    粗盐和精盐怎么比?

    大明一个人每年要吃50斤粗盐才能摄取足够盐分,但是精盐呢,恐怕只需要5斤!

    所以,账完全不是这样算的!

    朱墨笑道:“我的普通盐,要卖1钱1斤!而且其中的上等货,专卖给富人的,要1两1斤!”

    啊?!!

    一钱?!

    那不就是市价的五倍!

    卖给鬼去啊?!

    富人还好说,穷人谁买得起?!

    朱墨看他二人懵逼的样子,也不想解释,接道:

    “你们就等着看吧!朱七,回到京城,我就去开几个盐铺,你给找几个人手!我要在一年之内占据大明盐市的半壁江山!”

    他倒不是装比,而是深知市场之道,抢占份额才是第一位的事!

    而抢占份额,靠的是性价比!

    表面上,精盐要贵很多,但实际算下来,却完全不同——

    食用粗盐,每人每年需要1两银子,50斤*2分;

    按精盐计算却不同,

    每人每年只需要5斤精盐,支出数额不变的话,就应该是2钱1斤,而他朱某人只卖1钱1斤,岂不是便宜了一半?!

    如此之高的性价比,不出意料的话,只要产量跟得上,一年半载,他朱墨就会是大明第一盐商!天下的份额一定会占据半壁江山!

    而从成本核算下来,就算卖到1钱1斤,仍然有两三分的赚头,可见大明的盐市是多么坑了!

    想明白了这点,自然就不会大惊小怪。

    朱墨并不想多费唇舌,直接卷起裤脚下了卤池查看。

    将近两个时辰,三人才巡视完一圈。

    忽然发现,才十几天功夫,工棚已经建好许多,二十多个极大的卤池已经挖好,工棚里堆满了杉木板……将近百号工人忙忙碌碌,都在工地上吃喝睡觉,……

    朱墨稍微匡算,照这个规模,第一年每月能产两万斤,全部建成后,每月至少能产二十万斤……数年后,如果再开几个盐场,比如十个!就能达到百万斤规模。

    算下来,到了明年,自己每月进账就会达到万两以上……

    大明如果有福布斯,自己肯定能榜上有名!

    因为杨金说过,那个沈一石也不过每月数万两入账而已!

    而且那是入账,还不一定是利润呢!

    更何况,做必需消费品,那是何等的商机?

    哪一个朝代的必需品商人不是富豪榜中人?

    临走,

    朱墨让朱七带走了三百斤样品,又叫总管备货,一旦京城打开局面,就要源源不断供应了。

    ……

    回到杭州已经是三天之后。

    不出意料,根本没有人来认领银子!

    试想,

    严家的人怎么敢来认领?

    鄢懋卿敢来吗?

    他要是来认,不就是承认自己贪污了一百万两吗?

    这个哑巴亏,鄢懋卿是吃定了!而其他人呢,谁敢惹严家?严家的银子,这普天之下还没有人敢冒领呢!

    郑必昌对此心知肚明,恨得牙痒痒,却只能眼巴巴看着朱墨登记造册,将银子登记成——

    无主之银!

    因为,这笔银子都说是鄢懋卿的,可问题是人家鄢懋卿根本就不承认啊!

    就在昨天,已经有官兵解救了鄢懋卿,临安县令问及案情,鄢懋卿亲自写了字据,说自己只是搭乘这条船,根本不知道船上运的是什么!

    那就是说:鄢懋卿压根儿就装傻!

    他很傻很天真,根本不知道这世界发生了什么!

    鄢懋卿不承认,那些船夫、随从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

    这笔银子也不能按赃款没收归公,只能登记为无主之银!

    而当日又是朱墨带队去拿回来的,按照大明律法,他有权决定是上交?还是截流使用!

    这就好比一个地方官,忽然在辖区内得到了一批无主财货,只要不是国家专有的,他当然可以截流给地方使用!

    天下的无主之物,总不能说都是朝廷所有啊!

    世上根本没那个道理!

    如果是普通百姓,那就是谁占谁得!

    而对于官员,那自然是在场最大的官儿有权处置了、

    所以,

    话语权完全在他朱墨手上!

    而他朱墨又明确告诉众官——

    这笔银子要用来赈灾!

    赈灾银啊~~~

    而江南官场是什么地儿?

    谁还没个比数?

    说是赈灾银,怎么又不卸运到江南藩库?!!!

    从昨天开始,官场上已经在悄悄流传一个说法——

    这笔银子是朱墨想要的!

    他登记造册味赈灾银,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实际上是要运回京里买宅子、娶妻妾!

    人人都说,鄢懋卿是煮熟的鸭子让人给截胡了!

    如此,

    严世蕃会怎么想?

    一大笔钱就这么被朱墨这小子给据为己有了!

    就算来的再容易,那也是严家党羽辛辛苦苦从民间抠出来的啊!背了多少骂名?坑了多少人才搞到的钱?!

    这得有多丢人啊?!

    严世蕃那货,谁要是损了他的面子,还不暴跳如雷?!鄢懋卿倒是奸,已经装病回家躲起来了!

    所以,黑锅自然就扣到了他郑必昌头上!

    郑必昌一想到严世蕃发火的样子,双腿都止不住打哆嗦……

    更可怕的是,

    朱墨还要让他郑必昌来写上报的奏折,硬生生给朱墨贪污的银子洗白!

    这才是最最要命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