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年轻的老师坐在电脑前,正给一篇作文打分。
开头,内容,立意,卷面美观程度。
年轻老师点了点头。
眼前这张试卷的字体娟秀细腻,一看就出自少女之手,内容也很不错,立意创新又不脱离题目。
她一挥手,给了个五十五分。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有几个满分指标。
眼前这篇文章虽好,观点还是太过青涩,不足以给出满分。
年轻老师划到下一篇作文。
当看到作文内容时,她瞳孔猛地一缩。
不是文章有多么出彩震撼到了她,而是这篇文章……全部用文言文书写。
很多地方用词晦涩,还有引用了不少古代典故,她……看不懂。
尽管如此,从那一手令人赏心悦目的字上来看,这篇文章定然不简单。
她不敢私下判断,连忙上报领导。
“组长,我这边有情况。”
高考,是国之大事,能担任高考阅卷组组长的,无不是一方大佬。
数学阅卷组组长谢峰,是水木大学的教授,语文阅卷组也不差。
李宏毅,语文阅卷组的组长,同时也是京城大学中文系的教授。
其人可谓博学多才,诗歌词赋样样精通。
这会儿被手下阅卷的老师找到,觉得颇为意外。
语文高考有作文满分的指标,一般来说底下决定,他做最终判断就行。
但是现在试卷都还没改完,也还没到评选作文的时候啊。
找他有什么事呢。
难不成……又出现用甲骨文写作的情况了?
李宏毅皱眉,心中有些不舒服。
这样的实例不是没有出现过。
曾经有个学生,作文通篇由甲骨文写作,阅卷组不得不找来甲骨文专家“破译”作文,最后因为对方严重偏题,只给了六分。
但是那个考生因为甲骨文写作这事走红,本来只能上专科的他,直接被985的高校录取。
那个高校甚至为此返聘了一名退休的老教授,专门教导他学习。
然而那名学生完全是为了投机学的甲骨文,在学校不思进取,硬生生气走了老教授。
经过这件事,大家就对这样的投机者有了警惕。
想要再用甲骨文投机取巧,只怕是自讨苦吃。
“小舒啊,怎么回事。”
“把我找来,难道又有用甲骨文写作文的学生了?”
李宏毅走了走到小舒旁边。
小舒摇了摇头:“不,不是甲骨文,教授你看了就知道了。”
她一边说,一边让开位置。
“哦?那我就看看。”
李宏毅开始审卷。
这一审就出问题了。
李宏毅直接僵在原地。
这,这是——
旁边的小舒道:“这个考生用的是文言文写作,但是借用了很多典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只好来找教授你了。”
“正确的,当然是正确,都是古籍中的典故。”
李宏毅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复心情。
这篇作文不论是文化依据,还是词藻丰富,都远超常人,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他这样研究数十年文化的人了。
但这不是最出彩的。
整篇作文,最出彩的其实是书写在试卷上的字。
苍劲有力,笔走龙蛇的字体,让他不禁想起自己曾见到过的兰亭集序。
他居然产生一种此卷书法,可比王羲之的感觉。
李宏毅摇摇头,将这个想法甩出脑海,他今天是怎么了,昏了头么。
王羲之那是无数文人乃至帝王将相都追捧的书法大家,一个高中生的字怎么能和对方比肩。
但这个想法一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李宏毅只能将这归之为考生的字写的实在太好。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李宏毅感叹。
作为中透露出的文学底蕴,书法之间呈现的大家风范,无一不证明着这张试卷考生的才学。
能以十七八岁的年纪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作为京城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李宏毅,也不得不称赞一句。
天纵之才。
李宏毅还记得自己曾经也有过神童,天才之名。
但放在写出这张试卷的考生面前,就如萤火比之皓月,不值一提。
“这个考生,我京大要定了。”李宏毅说道。
旁边的女老师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她当年也是个努力学霸,拼尽全力也只考了浙大。
但是现在作为京城大学教授的李宏毅居然拍板,要收下一个只展露了一科的考生?
这……为什么呀。
女老师不解的眼神,李宏毅都看在眼里。
他微微笑道:“天才不能用和常人一样的标准吗,如果京大就这么放过他,将是京大的损失。”
“这不是我在搞内幕,而京大的录取也不是对他的施舍。”
就算他其他科目成绩不达标,可仅凭着文章和书法,李宏毅就愿意找招生办的人开文件,破格录取他。
“不不,我不是这样意思。”女教师连忙摆手。
李宏毅可是京城大学有名的学术派,就算她有内幕,李宏毅也不会。
女教师将目光在电脑屏幕上扫了一遍又一遍。
这张试卷将铭记在她心中。
李宏毅那边,正在查找苏泽的整张答题卡。
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还有这样的字体,他也对苏泽前面题目做的怎么样感到好奇。
他调来苏泽的整张答题卡,一个个审过去。
越是审卷,李宏毅心中的感慨就越多。
那些选择之类的题目在这个考生面前,完全就是送分题。
至于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等题目,他的回答完全契合了标准答案,甚至比标准答案分析的更简约更好。
此时此刻李宏毅心中的想法只有一个。
怪物。
当真是怪物一般的天才。
作文毫无疑问,是要给人判满分的。
再加上前面天衣无缝的答题。
时隔二十来年,终于又一次出现了语文满分。
李宏毅默默将苏泽的试卷编号记在心底。
只等阅卷结束,便查找考生身份,直接录取。
一晃十天过去。
高考阅卷完毕,正在进行政策加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
然后才会进行排位,决定考生的名次,各大高校按照名次录取学生。
李宏毅没有半点休息,阅卷一结束,他就马不停蹄的赶到阅卷总部,要求查询考生信息。
这都是在规则之内的操作。
顶尖高校优先挑选学生。
不过这种操作一般都是出分后才进行,那时候系统会屏蔽前五十名考生的成绩,就是给顶尖高校抢人留出时间。
但是以往都是放在出分后才进行,毕竟阅卷规则森严,在分没出来之前,就算顶尖高校也看不到。
只找一个学生的信息能做到,但是看不到对方的分数。
这就为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或许单科好但是其他科目一团稀烂。
发生这种可能的概率非常大,偏科是真正存在的。
所以即便阅卷结束就能查找考生信息进行录取,顶尖高校也不会这样做。
然而这次是个意外。
李宏毅匆匆赶往阅卷总部。
仅凭那一张语文试卷,就足够京城大学无视其他科目的情况,对苏泽进行录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