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考试必满分,全民哭求我复读 > 第60章 过滤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军用车辆一路疾行,向着京城的方向而去。

    足足五辆军车,行驶在高速路上。

    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不由得再多打量两眼。

    这场景可是非常难得,平日里看不到。

    难不成是某个大官出行吗?

    或者护送什么机密文件?

    然而都不是,他们只是在护送一名少年罢了。

    其实我国安全指数还是很高的。

    只是在找苏泽的时候,还顺便查了一下他的档案,居然他发现曾经遭受过袭击,差点被击中要害去世。

    尽管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但在看到的时候,依旧让不少人都抹了一把额头冷汗,只道好险好险。

    如果当时那个人成功了,那么国家就损失了一名如此年轻的天才数学家。

    那将是我国,不,是整个人类的损失。

    当时的治疗报告也还记录在资料库中,查看的时候,发现只要再偏离半厘米,苏泽就要十死无生。

    不愧是天才,就连上天也庇佑。

    看到这里的人都纷纷感叹。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半厘米全靠苏泽最后一刻全力避开。

    没有神明,上天也不会保佑,不论个人还是种族,都必须依靠自己。

    只是人类是幸运的,或许是宇宙出了bug,给予了苏泽“全知高考题目”的特性,让人类能够把握自己得到命运。

    而这个特性的载体苏泽,也是一个人类主义者,一心想要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

    更为巧合的是,这个载体所属的国家,继承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哪怕有些许蛀虫,也被压制的死死的。

    仿若完成大一统之前的秦,连出七代神君。

    苏泽完成哥德巴赫猜想和部分黎曼假设的证明,院士们以科学院的名义邀请他来到京城。

    这一刻,便像是从卫国来到秦的商鞅。

    改变银河的力量,已经在这个位于银河系猎户旋臂古尔德带太阳系中,一个名为地球的小小行星中开始酝酿。

    究竟是破茧成蝶还是在酝酿的过程中夭折。

    就全看人类自己了。

    而作为一切变化的源头,苏泽认为自己的性命还是挺宝贵的,如果他死了的话,人类无法抵御外星人的入侵。

    但是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重要性。

    冰冷的宇宙,浩瀚的星河,诞生出无数物种,不可计量。

    而宇宙也有着多重过滤器,筛选着各个物种,称量它们的存在。

    第一重过滤器,也是最小的过滤器,名为智慧。

    一个物种产生智慧,才能打破对环境的依赖,让自己的种群不会毁于天灾,逆版本生存。

    这个筛选器人类已经突破,所以我们没有感觉。

    但是看看那些没有突破而灭绝在历史长河中的物种吧。

    从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到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再到古近纪,中近纪,第四纪(人类出现)。

    如此长久的时间,诞生的物种高达九百万,而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批,立于所有物种之上,成为时代霸主。

    但,那又如何呢?

    不论你力量强大站在食物链顶端。

    还是你苟命有道,在历史长河中跨越数个时代,横击当代霸主。

    哪怕一个物种存在亿万年,没有产生智慧,不能从自然中借取力量逆转版本,那么它终究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这便是第一重过滤器,它筛选智慧的产生。

    一切没能产生智慧的生物,都只能成为胜者的附庸。

    我们现在驾船远航,飞行器上天,潜水器入海,取动植物供养己身,以猫狗等物种作为宠物。

    看似习以为常,但稍微一想就能发觉其中的残酷。

    不论是植物,动物,昆虫,宠物,都是被过滤器筛选下来的失败物种,它们的作用便是作为人类的附庸。

    于人类有益,是益草,益兽,益虫。

    于人类有害,是害草,害兽,害虫。

    多么悲哀,可这就是过滤器。

    但是即便躲过了过滤器,也不是高枕无忧,这毕竟只是第一重过滤器。

    再往上,便是第二重过滤器,摆脱对母星的依赖,走向宇宙。

    这其中要做到能源,足以支撑宇宙航行但又不能占据太大空间。

    核聚变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人类还没有点出来。

    速度,哪怕是光速在宇宙中航行,也如同龟爬,很可能航行者尚未达到目的地,母星就已经灭亡。

    这很难蚌,但确实事实。

    而且人类的寿命也有极限,就算器官能够更换,染色体端粒得到延长,细胞突破五十次分裂的限制。

    但人脑细胞的数目是有限的。

    作为不可再生的主神经,我们生来自带一百四十亿脑细胞,并且每天死亡十万个。

    因为人类身体寿命的限制,很多人无法活到脑细胞死亡的足够多的那一刻。

    可当身体不再是问题,脑神经便成为了限制,它的极限是三百八十八年。

    但是不可能有人活满三百八十八年,当你的脑神经掉到一亿一下,千万一下,人怎么可能还活着呢。

    能源,速度,寿命,哪一个人类都没能突破。

    代表能源的核聚变,很多人都觉得实现近在咫尺,但是并非如此。

    现在最有前途的可控核聚变方式是磁约束,比如托卡马克,仿星器。

    就托卡马克装置而言,有国际上的iter项目,我国的east项目。

    目前实现核聚变的方式大致有三种: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这些都是氢的同位素)。

    其中,氘氚聚变条件更低,因此更有希望成功,但问题在于,氘氚聚变会产生氦4和中子,而中子没有电性,因此无法被磁约束。

    所以多余的中子会轰击到反应容器的内壁上,使得反应容器内壁寿命降低,并成为可能带有放射性的废料。

    如果材料学不突破,就算核聚变装置能短暂的运转,也不可能投入民间使用和作为航天器的动力源。

    而且现在的核聚变装置,重量达到万吨,数十米的高度,单是这个规模也难以搬到非常飞船上。

    更关键的是,目前使用的磁约束控制聚变,本身就要消耗巨大的能力,输入和输出甚至要颠倒,如何能成功。

    核聚变研究需要占据大量的能量,大量的对照组实验,并且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报,乃至于需要几代人的前仆后继才能成功。

    这本就是一种过滤器了,过滤一个文明的决心,看他们是否愿意为了整个种族的未来,全力以赴。

    人类并没有这样的眼光,这个种群从来都是短视的。

    哪怕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他们为了最崇高的理想聚集在一起,但最后还是毁灭于自身最卑劣的欲望。

    所以就算是“星海第一步”的能源都如此艰难,更何况还有速度,寿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