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捕快家的娇娘她有间小面馆 > 第229章 阳春三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了看时间,也快到晌午了。

    谢杏儿便在公婆的帮助下,把家里煮好的汤圆都用干净的大木桶盛出,用板车运到临江食肆。

    幸好渝州城的大路都铺了青石板,虽板车有些小小的坎坷,但好在木桶里盛得不算太满且都盖的严实,因此并没有撒漏。

    不过那香甜的气味却还是从缝隙里溢出,借着风飘向了道路两边。

    有人闻到了味道连忙问:“谢掌柜这车上装的啥呢?怎么还冒着热气儿呢!”

    谢杏儿转头看向那人回道:“今儿元宵节呢!准备了些汤圆,凡是今日到咱家食肆的都有份儿,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大家都知道谢杏儿手艺好,闻着这味道就不简单,便有人动了心思想尝尝。

    但也不至于为了一碗汤圆专程去吃顿火锅啊,少说得花几百文呢!

    听说有的吃得多吃得好的,一桌就花了好几两银子,那可够寻常人家吃几个月了!

    不过谁让人家食肆着实是好味道呢,还真就不缺那有钱人就好这口的。

    哪怕自家就能吃,但非惦记着要去人家食肆里吃。

    “去买卤肉也有份吗?”

    “买份火锅底料也有份吗?”

    “还是一定得在食肆现吃才行?”

    也有人是想着今日过节,虽犯不着花大价钱去吃一顿,但买些解解谗虫也是行的。

    “都有都有!不拘是买卤肉还是只卖火锅底料的,都能尝到!今儿做了四个口味的汤圆!感兴趣的可以到食肆看看!”

    于是有的正好一边跟着谢杏儿说着话,顺便一道跟着去了食肆。

    因为分量不轻,这板车是由宋霖爹在前面拉,谢杏儿和婆婆在后面推,三人一道运到了食肆的。

    因为人多,不算太费力,但也挺麻烦的。

    等到食肆的时候,已经有不少食客坐在里面等着吃了。

    谢杏儿一边安排食肆的帮工帮着把板车上的汤圆抬进来,一边吩咐后厨拿些碗过来。

    接着食肆里的每一个食客面前,都多了一碗圆滚滚胖嘟嘟的汤圆,知道是谢掌柜亲手做的,一边感叹谢杏儿会处事舍得往外给,一边夸赞味道不错。

    至于那些来跟着买卤肉和火锅底料的,谢杏儿也答应了一样有。

    可以坐在食肆吃完了回去,也能自己回家拿了碗来盛。

    满满四桶汤圆,没多久的功夫就空空如也。

    经此一事,再加上除夕谢杏儿安排的给食客送礼的那一遭,她大方舍得的名声再一次传遍了渝州城。

    出去问一问,少有不知道码头有个大方的谢掌柜的。

    临江食肆在谢杏儿的用心经营下生意火热且稳定,每当有食客快要吃腻了现有的菜色的时候,她就会及时琢磨出更多的新鲜吃食。

    于是连着几个月,临江食肆的进账一个月比一个月高。

    阳春三月,天气逐渐回暖。

    谢杏儿再查账的时候,食肆一个月竟然进账五百多两,都快赶上当初买下这铺子的本钱了。

    即便刨除各处成本,净赚也有三百两银子。

    谢杏儿一开心,就想着食肆这么赚钱,可得抓紧了。

    再者如今天气渐渐温暖了起来,得趁着没有入夏,天气还算凉爽的时候,多琢磨些新鲜吃食。

    如今大家的口味都越来越刁,要是再加上天气影响大家的胃口,想来食肆的生意会差的许多,得赶紧琢磨些新鲜吃食拢住食客的馋虫。

    正好如今气温回升,江里河里许多鱼类也从冬季低温的蛰伏中逐渐苏醒,开始在水中游动觅食。

    早知江鱼水性的百姓们也适时捕捞,于是这个季节集市上最多的肉类就是各种江鱼河鲜。

    冬日里的时候宋家偶尔会用整鱼熬制汤底,先煎后煮的鱼汤汤色浓白醇香,加了生姜和胡椒粉可以很好的去除鱼腥味,只喝汤就暖身又暖胃。

    后来临江食肆的鱼汤火锅也是这么熬制的,只是在熬制好的鱼汤里再加入火锅底料即可。

    再者因为熬鱼汤的整鱼精华都在汤里,因此冬日吃鱼都是吃味,倒是没机会吃肉。

    谢杏儿看着活蹦乱跳的鱼,想着牛羊鸡鸭都能涮烫火锅,想来鱼肉切片应该更方便涮烫吧?

    鱼肉滑嫩细腻,应当是更适合的。

    想到了就做,谢杏儿当即就选了几条不同的鱼回家琢磨。

    原本谢杏儿照旧准备先用的整鱼熬制鱼汤,但看着活蹦乱跳体型不小的鱼,谢杏儿就觉得只能喝汤吃不着肉未免太可惜了。

    正好她是打算把鱼肉切薄片用来涮烫,那如鱼头鱼尾鱼骨这些部位岂不是也浪费了?

    谢杏儿一想,干脆两相结合,把大鱼开膛破肚宰杀好,先把两侧的鱼肉整块剔下来,再把鱼头鱼骨砍成小块。

    依着原先熬制鱼汤的方法,照样先把鱼头鱼骨鱼尾煎至金黄,再加入滚烫的开水。

    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汤色逐渐浓白,和整鱼熬汤没什么两样。

    谢杏儿满意的点点头,一边用锅铲推动锅里的鱼骨那些,一边道:“看来以后可以用这种法子熬汤了,正好省的浪费了。”

    接着就敞着锅让鱼汤继续熬煮,专心去片鱼片去了。

    熬制鱼汤时最好不要盖上锅盖,这是谢杏儿亲身实践的经验。

    敞开锅盖熬制的鱼汤虽说会因为水汽蒸发汤变少些,但这样熬制的鱼汤味道更为鲜美。

    鱼腥味会随着水汽蒸发被带走许多,再加上生姜和胡椒粉的加入,熬好的鱼汤汤色白如乳,肥而不腻,鲜香味美,再没有土腥气。

    渝江盛产鲟鱼、鲥鱼、?鱼、银鱼,但这些量少不常见,每每遇见了,没过多久就进了大户人家的府里。

    谢杏儿想用来做生意,自然没底气用那几两或几十两一斤的鱼类。

    因此今日买的几样只是鲈鱼、鲫鱼、草鱼、黑鱼、青鱼等寻常鱼类。

    鲈鱼、黑鱼、青鱼刺较少,有谢杏儿利落的刀法加持,很快就被切成透亮的薄鱼片。

    但鲫鱼、草鱼刺多的很,每切一刀都能清晰的听到刀切断许多刺的响声。

    看着明显比前面几种厚了不少的鱼片,谢杏儿摇摇头有些可惜的道:“虽说这两样鱼价格便宜,可实在是不适合切成鱼片涮来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