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朱柏,大明第一卷王 > 第40章 好!柏儿说的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柏在赶路的同时。

    侍卫们正满脸冷漠无情的将手无缚鸡之力的陈怀义,装到麻袋之中。

    或许是出于震慑群臣的目的。

    行刑的场地就在大殿之外不远处的空地之上。

    宋濂、胡惟庸、朱标等人心神一凛。

    无不对朱元璋残忍的手段感到畏惧。

    活生生的一个人,竟要将其装在麻袋中残忍的摔死。

    死也不给对方死的痛快!

    胡惟庸心中百感交集,瞥了朱元璋一眼,暗暗咬牙更加坚定了心中酝酿已久的谋划。

    宋濂等人看着被装入麻袋陈怀义,心中不忍,更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少顷,麻袋动了动。

    “动手!”

    一个身材高大侍卫高喊着。

    其余两名臂力强壮的侍卫,将麻袋从地上轻松抬起。

    侍卫们将麻袋举过头顶,接着快速松手。

    “彭!”

    一声闷响之下。

    两米多高的麻袋掉落在地上,发出沉重的撞击声。

    伴随而来的还有惨叫声。

    眼前的场景与哀嚎声,令在场的众人毛骨悚然。

    谁也没想到,一代大儒陈怀义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这还没结束,身材高大的侍卫再次命令举起麻袋继续摔。

    侍卫们对麻袋中的哀嚎无动于衷。

    再次将麻袋拿起,举过头顶,准备重重摔下。

    他们估计按照陈怀义的身子骨,再砸个五六次应该差不多可以交差了。

    “住手!”

    就在他们要摔麻袋时,突然一道稚嫩的声音从他们身后响起。

    侍卫们见到来人,当下停止了手中的动作。

    一脸犹豫的望着身材高大的侍卫。

    脸色显得很为难。

    身材高大的那名侍卫眼神犹豫,忙上前说道:

    “十二殿下,这是皇上的旨意,还请您不要为难我等!”

    朱柏闻言点点头:

    “你们的苦衷我知道,我不为难你们!

    先把他放下来,我现在进去求见父皇,若是我求情不成你们再动手不迟。

    再此之前,还请你们手下留人……”

    “这……”

    身材高大的侍卫显得有些为难,不过朱柏却没有理会他,对着身旁的詹同和朱?_说道:

    “你们两个留在这儿,我去去就来。”

    言罢快步朝殿内走去。

    “十二殿下!”

    身材高大的侍卫正要说话,朱?_一脚将他踹翻,神情不悦道:

    “我十二弟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唧唧歪歪的,信不信我先收拾了你。”

    见朱?_发怒,身材高大的侍卫犹如老鼠见着猫一般,吓得不再言语。

    朱?_恶名在外,他可不想自找苦吃。

    既然有两个皇子阻拦,他也不担心真的无法交差。

    如果朱柏求情无果,他再摔不迟,这样也不至于得罪两个皇子。

    如果朱元璋追究,他就把责任推卸给两个皇子。

    不是他们不遵令,而是两个小祖宗存心阻拦,他怕伤着皇子不敢轻举妄动。

    ……

    却说文武百官朝殿外闻声望去。

    见得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十二皇子朱柏!

    想到他与陈怀义的关系,纷纷目光灼灼的望着他。

    或许陈怀义的性命还有转机?

    众人心中各有所想。

    而宋濂见詹同搬的救兵回来,心中如释重负。

    他相信有朱柏在,陈怀义应该还有一线生机。

    朱标见来人是朱柏,心中暗喜。

    祈祷十二弟能够阻止父皇这有伤人道的暴行!

    高位之上。

    朱元璋见到来人是朱柏,神色虽然缓和了一些,依旧还是板着一张脸道:

    “柏儿,可是要为陈怀义求情?

    若你是要为他说话,还是免了,今日他不死难消咱心头之恨!”

    朱柏闻言也不气馁,依旧硬着头皮说道: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父皇向来以身作则教导我们,教化百姓!

    陈怀义为人父皇心中清楚,一代大儒的名声在朝堂、在民间百姓之中可谓是家喻户晓。

    大明百姓都知道大明朝有他这么一个敢于直言的好官,而父皇若执意要杀他,岂不是明着告知天下,我大明朝已经听不进去忠言逆耳了。

    到时候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父皇?士人心中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再无人敢进谏说真心话。

    这有背父皇设立言官的初衷,也不是世人愿意看到的……”

    听完朱柏的话,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并没有直接回答。

    看出朱元璋神情有些犹豫,朱柏知道他内心松动,忙继续开口道: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父皇耳。

    昔日父皇起义之初,四面强敌环绕,为何父皇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一统天下?

    乃是父皇知人善任,善于网络人才!

    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真心对待他们犹如兄弟!

    甚至不少降将父皇都能以开阔的胸襟容纳,委以重任。

    而今,父皇明知陈怀义此乃真正的忠君爱国志士,为何反不能容?

    昔日魏征有胆有智,敢于犯颜直谏,面折廷诤。曾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孩儿认为,父皇为人主者当虚纳纳谏,广泛吸取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下情上通,政治清明。

    若偏听偏信,只爱听入耳的话,不爱听反对的话,就会阻塞言路,造成政治昏暗。

    唐太宗曾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了解得失。

    他把魏征看做是了解自己得失的最好的一面镜子。

    现在父皇有一面这样的镜子,不用则罢,为何还要赌气砸了?”

    此言一出。

    众人皆对朱柏肃然起敬。

    敢于直面朱元璋的怒火,据理力争,而不仅仅是出于与陈怀义的私情。

    自始至终没有打亲情牌,而是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替他思考。

    众人相信朱元璋没有理由不被说动。

    果然,朱元璋经过片刻的思考也反应了过来。

    先前是因为气头上,想杀人立威,没有思考太多。

    眼下被朱柏点醒,杀心顿时消去大半。

    他转怒为乐,欣然接受朱柏的批评,认错道:

    “是咱糊涂了!陈怀义是比干,可咱不是商纣王!

    今日咱杀他只会让他留芳名千古,而自己被后人唾弃。

    咱可不想满足他的愿望……”

    朱柏忙行礼道:

    “父皇圣明!陈怀义的话语虽难听,可他却是出于公心。

    若杀之后世史官必定会将父皇大书特书,后入也会将父皇大骂特骂,所以这个骂名父皇可不能背……”

    朱元璋闻言龙颜大悦。

    “好!柏儿说的好!让人将陈怀义送回文渊阁,让太医给他好好医治,别死了,咱可不想背负骂名……”

    宋濂闻言心中就像过山车一般,忙开口道:“皇上圣明!”

    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称赞起朱元璋。

    见避免滥杀的恶名,又获得百官称赞,朱元璋自然愿意迈着这个台阶下来。

    心中感叹自己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