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朱柏,大明第一卷王 > 第66章 太卷了!太卷了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学教材方面朱柏觉得按部就班就好。

    毕竟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很容易被人接受。

    教起来也并不难。

    最多就改改例题之类的,让它更贴近这个时代,更有生活气息。

    真正让朱柏感觉到难搞的是语文教材的编写。

    很多语文教材所体现的开放与先进类的思想,并不是很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人接受。

    很多思潮放在后世很流行,可是放在这个时代却会出现水土不服,寸步难行。

    宣传新思想势必会涉及到与三纲五常、皇权天授一类的思想相违背,这一点他老爹那一关首先就不好过。

    自由、平等、人权之类的思想,涉及到无数大族世家的切身利益,那一关也不好过。

    难!

    太难了!

    在编写语文教材的时候,朱柏处处慎之又慎,进展十分缓慢。

    朱柏甚至发现自己都快开始掉头发了。

    九岁秃头?

    变秃才能变强?

    ……

    在尝试了几次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下。

    朱柏及时转变策略。

    不再生搬硬套编写语文教材。

    而是准备从两点着手进行扫盲工作。

    其一推广拼音。

    其二简化汉字。

    当然他心中很清楚,要实现这两点并非易事。

    推广拼音还相对比较容易。

    要想让世人接受简化的汉字可就很难了。

    甚至他都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太天真!

    可是朱柏也明白,简化汉字有它有利的一面。

    他不能因为事情艰难就不去做,毕竟总要有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的人。

    推行汉语拼音、简化汉字、标点符号的运用,三者结合绝对有助提高国家软实力。

    这对大明来说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却也是朱柏心中坚定不移想要做的事。

    ……

    推广汉语拼音,主要是借鉴外来文化进行创新,文化自信并不等于排斥其它文化。

    而是要吸收它的精华,化用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从华夏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推行“书同文”,将中国的文字统一以来。

    各地域人群的交流变得极为便利,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得到充分发展。

    倘若拼音问世,在教育领域加以推广。

    足以成为多数人的识字工具,帮助他们更快速的扫盲。

    文化强国的第一步,朱柏认为完全可以从汉语拼音的学习和使用开始。

    逐步普及到教育和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让它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的一部分,逐步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日后朱柏要对外进行文化输出,这也会是一大助力。

    足以向外展示中华文明、扩大中华语言文化影响力。

    届时世界通用语言、国家官方语言将彻底改写!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将不再是一种幻想。

    全世界中国化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朱元璋同意大力推行汉语拼音,给予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而且百姓们都能踊跃学习的基础之上……

    拼音基础和常用标点符号,朱柏很快就编写完毕。

    在编写简化汉字的时候,朱柏却感到有些头疼。

    那么多繁体字和简化汉字,要将他们一一对应起来,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正因如此,却更加坚定了朱柏要推行简化汉字的决心。

    毕竟繁体字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的。

    而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变,才有大明现在这番文字。

    可以说汉字自诞以来,一直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当中。

    在这汉字几千年的变革中,整体发展的趋势就是趋于简化。

    从最初的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汉字笔画不断演变成线条化的方块字了。

    朱柏并不是排斥繁体字,相反他认为保留繁体字,加深对繁体字的研究很有必要。

    毕竟它饱含了我们祖祖辈辈的智慧、经验等,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来之不易,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简化汉字是出于对书写等方面的考虑。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汉字简化必然有利有弊。

    在朱柏看来好处主要有两点:

    其一简化字化繁为简,减少繁乱和笔画数目,大大提高了书写和阅读效率。

    其二构字简明,便于识读,部分形声字,简化字的声旁比原来繁体字的声旁表音准确,结构更加清晰,便于初学者认识和记读。

    同时它的弊端也很明显。

    比如违背汉字特点,表意性减弱,不能“见形知义”,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违背了汉字自身的特点,不利于汉字的发展。

    以及构字系统混乱,繁简关系复杂,使用不一,文化交流受阻……

    朱柏现在的优势在于,他能够提早推广简化字。

    提前做到全国统一,民族内部的文化交流与传承受,不会受到太多的严重阻碍。

    结合后世的经验,他只要及时总结和反思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引导汉字的正确发展,做到规避汉字危机就可以了。

    整体上来讲,推行简化字,对大明来说利大于弊。

    只要发挥古人才智制定改善措施,鼓励人们用简识繁,维持繁简并存的局面,就不会隔断繁简字之间的联系。

    说到底汉语拼音、简化字、标点符号都只是一种工具。

    归根到底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中华文化好,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容开放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作为华夏儿女,朱柏心中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热爱,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

    原先朱柏一天五个多时辰,花在在学习上。

    自从朱雄英和朱允?傻嚼粗?螅???钔饣ㄒ桓鍪背街傅妓?牵?缓蟛沤??┙桓?禄骋宓热思绦?ǖ肌

    这样一来他原定的学习时间便不够用了。

    尤其是在他认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编写教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后。

    他的学习和编写教材所用时长猛增到八个时辰以上,几乎把书屋当成了家。

    朱雄英和朱允?闪饺顺沟妆徽鹁?耍

    十二叔好学之名果然非虚!

    怪不得十二叔那么优秀!

    他俩每天学三四个时辰都要死要活,最近甚至还有点厌学情绪,起床困难症。

    跟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十二叔相比,他们的学习强度简直不值一提。

    十二叔那么优秀的人,还那么疯狂的在努力。

    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喊累?

    还有什么资格偷懒?

    他们一定要以十二叔为榜样,鞭策自己变得更优秀。

    做一个有更高的追求,更远大理想的好学生。

    朱雄英与朱允?稍谥彀氐挠跋煜拢?笆钡髡??苏?约旱难?疤?取

    上行下效。

    文渊阁众翰林得知朱柏和朱雄英俩兄弟这情况,纷纷自觉加强学习。

    学习氛围不知不觉便卷了起来!

    远在大本堂的朱?_刚稍微松懈一下,就遭受到了宋濂和朱元璋的混合双打。

    美其名曰:学学你两个侄儿!

    朱?_无辜躺枪(????)……

    十二弟卷就算了,自己这两个侄儿怎么也这样?

    太卷了!太卷了啊qaq……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