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当时我害怕极了 > 第122章另一个版本的黄家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人!”

    一一喊了一句,众人连忙向院子里走去。

    声音是从旁边的墙边传来的,墙边一片漆黑,看的不是太真切,付雷掏出一个精致的手电,向墙边照去。

    众人的目光随着光束移动,突然,一个人出现在了光里!

    那人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看起来格外狼狈,此时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付雷手一哆嗦,但想到此时宋问就在他旁边,他心中镇定了许多,小声喊道:“谁?”

    那人并没有反应,看来像是昏了过去。

    宋问见那人虽然躺在地上,但呼吸匀称,身上也没有一点怨气,于是像那人走了过去。

    刚走到身边,那人突然伸出一只手,一把抓住了宋问的脚脖子,“快跑!”

    那人说了这两个字,脑袋一歪,又昏了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宋问一跳,但脚上传来的温度告诉他,这确实是个人。

    “是个活人,快救人!”

    宋问连忙将那人抱起,将其抱到了屋内,放在了木板上。

    “田老板,尸、宝贝借我用用。”

    田地立刻将尸油递给了宋问,宋问将盖子打开,在那人鼻孔下晃了晃,恶臭味再次充斥整个房间。

    “咳咳。”

    尸油不愧是价值五万元的宝贝,那人只是闻了几下,立刻就有了反应。

    “醒了!醒了!老宋这宝贝这是好用,回头也给我搞一瓶呗。”

    付雷强忍着臭意,一脸渴望的看着宋问手里的瓶子。

    田地得意的笑了笑,将尸油拿了回去,贴身放了起来。

    那人又咳嗽了几声,眼里慢慢的清醒了起来,看到身边的宋问,又一把抓住了宋问的胳膊,焦急的说道:“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你是谁?怎么没有见过去?让我们走,总得有个理由吧。”

    宋问说道,他有种预感,黄家村的神秘面纱,快要被揭开了。

    那人一脸着急,见宋问说话,只是一味地催促几人离开。

    “我们答应帮黄水宁解开村里黄大仙的危机,现在事情刚有了眉目,哪里能说走就走啊。”

    宋问倒是看起来丝毫不急,慢悠悠的说道。

    “再说了,我见都没见过你,总不能凭你一句话,我们就打道回府吧。”

    “我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唉!没有黄水宁,也没有黄皮子!黄家村所有的事情,都是常七爷搞出来的!”

    那人语出惊人,说完这些,竟掩面哭了起来。

    宋问转身看了叶知禅一眼,二人心中都有些明悟,看来在黄仙洞五奶奶说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我说哥们,你先别哭,你把我说的都迷糊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一一开口道。

    那人闻言,擦了擦脸上的泪,抬头看着众人,所说之话把众人吓了一跳。

    “我叫黄思齐,是这个村里的人,我爸叫黄源启,是这个村里的村长,我还有一个同岁的侄子,叫黄水宁,现在应该已经被五奶奶害死了。”

    一一脸上一片迷茫,挠了挠光头,说道:“你咋把我说迷糊了,那黄水宁都七老八十了,怎么是你侄子呢?”

    没想到这个自称黄思齐的人一听一一所问,脸上流露出恨意,咬牙切齿的说道:“你说的那人,根本就不是黄水宁,而是黄源启!”

    这下几人都被说迷糊了,一脸疑惑的看着黄思齐。

    黄思齐见状,叹了口气,然后直接从床上起身,走到祭桌之前,抓起那女娲泥塑,一把摔在了地上。

    泥塑在地上烂成了无数的碎块。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众人一跳,还没有询问,黄思齐先说了起来。

    “这是供奉的常七爷,如果不摔了它,这屋里的东西恐怕逃不出它的耳目。其实,你们都被骗了。”

    通过黄思齐的描述,另一个版本的黄家村展现在众人眼前。

    黄家村的之前故事和黄水宁讲的大差不差,只是里面的人物由黄水宁变成了黄源启。

    但在七年前,故事却变了样子。

    七年前,黄源启突然召集所有村民,让所有人不再供奉黄二爷,而是供奉常七爷,当时村民议论纷纷,但黄源启在村里说一不二,而是在这个故事里,他五十年前就成了出马弟子,所以在黄家村,他的地位简直和土皇帝没有区别。

    面对村民的疑惑,黄源启只是说黄二爷已经破了功,没有称为保家仙的能力了。

    破功,是指有法力的大仙突破失败,失去了法力。

    就这样,在黄源启的强权之下,黄家村便统一换了保家仙,刚开始时,村里并没有任何变化,但慢慢的,事情发展的令人始料不及。

    黄源启召集了几次村里的青壮,说是在山上发现了野参群,要带着大家去发大财。

    要知道,随着人无限制的采集,野山参已经很难见到了,在当今社会,长白山人参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而野山参只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密林之中才能找到,所有野山参的价格十分昂贵。

    山里有句老话,一两参一两金,说的便是野山参。

    现在村民听黄源启说找到了野山参群,哪里能不动心,于是,村里的青壮准备好干粮和背包,跟着黄源启上了山。

    这一去,就是五天。

    第六天,黄源启终于回来了,但村里却炸开了锅。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带回来野山参,反而去了一百零七人,仅仅回来了四十九人!

    回来的四十九人异口同声的说是山上起了遮眼云,由于山林太密,大家又不熟悉,因此五十八人都走散了,他们找了三天,一个都没有找到,这才返了回来。

    家里有丈夫或儿子回到家的,自然是无比庆幸,但那些家人没回来的家中,确是塌了天。

    警也报了,救援队也进山了,但前前后后忙活了将近一个月,却连个尸体都没有找到。

    而回来的四十九人,无论警察讯问还是其他人问话,口径都是一致,所以这件事虽然闹得很大,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五十八条人命,就这样填进了大山。

    按理说发生这事,领头人黄源启即使不被村民骂死,也难以再在村里待着,但不知为何,他的声望竟然更高了。

    跟着他回来的四十八人无不以他马首是瞻。

    慢慢的,那些没了丈夫、儿子的家庭,一个个的都搬离了黄家村,没用一年,村里便只剩下了这四十九户人家。

    “这才是黄家村没落的原因。”

    黄思齐说道这里,早已经泪流满面。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竟然又听到了另一个故事。

    宋问见黄思齐默默垂泪,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虽然感觉不忍,但还是问道:“后来呢?他们又去挖参吗?”

    黄思齐闻言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一抹讥讽,说道:“挖参?他从来都不是为了挖参!”

    黄思齐停顿了一下,没有往下说,话音一转,说道:“反正后来他们再也没有上过山,本来我还以为是好事,毕竟已经填进去了那么多人命,但谁能想到,他们反而把黄家村当成了土匪窝!”

    从那件事之后,黄家村迅速衰败了下来,水里不能捉到鱼,地里也难以长庄稼,村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但,不知为何,这些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下山,去外面打工,反而愿意在黄家村过着挨饿的日子。

    宋问和叶知禅对视了一眼,两人脑海中同时想到了一个东西,也许只有那东西,才能让人有那么大的毅力。

    黄金台!

    也只有这个宝物,才能让人在这种日子里,心甘情愿的等待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