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的钥匙通两界 > 第五十五章你还说你不会写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隐世家族?还是海外的!

    赵千苑满脑子都是问号,这句话分开他每个字都认识,可连起来就听不懂了。

    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将海外家族和王轩联系起来。

    对于这位兄长,赵千苑还是知根知底的。

    他知道王轩出自林城王家村,高考考上大学后,入伍参军。

    履历平凡的像是白开水,一眼便能看到了底。

    赵千苑问:“老头子,你没搞错吧?”

    “不可能,我已经派人调查过了,海外东南亚一带的确有个王家,因躲避战乱全家移居海外,而你的那位兄弟,很有可能是这个家族遗漏在神州的旁支!

    只有这样,才能说得通。为何他年纪轻轻便有一身的武艺,为何他头二十年不显山不露水,却在近期大肆敛财。

    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答案!”

    赵老爷子目光炯炯,似乎透过了迷雾,看清了事实的真相。

    “那就是他是海外家族的子弟,近期认祖归宗,利用家族势力向大陆扩张!”

    赵老爷子极其自信,说的有鼻子有眼,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赵千苑似懂非懂点了点头,确实只有这个答案,才能解释王轩近期种种的怪异行为。

    赵老爷子指着那瓶灵酒,又道。

    “这个便是铁证!”

    “只有延续了数百年的家族,才有这种古老的配方。换而言之,有这种灵酒的人,必然和隐世家族脱不了干系。”

    赵老爷子对王轩的身份深信不疑。

    在他漫长的人生经历中,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和事。

    也知道,交好一个隐世家族能带来怎样的利润。

    他很庆幸,自己的孙子能有这样的机缘。

    有这样的交情在,即使他百年后归天,赵家依旧是林城的大家族。

    “小千,听爷爷一句话。出来混要懂得人情世故,家族再强,强不过天,金钱再厚,厚不过地。

    这世上没有千年的王朝,但却有千年的家族。

    靠的便是情分二字。

    为人处世,锦上添花的事要有,但雪中送碳的事更要做。我这五十来年,能把赵家从村子里拉扯到今日的地步,靠的就是这八个字!”

    赵老爷子拿起了写好的宣纸,上面只写着八个字。

    ‘以和为贵,广结善缘。’

    “孙子,知道了。”赵千苑点了点头。

    “你要记住这八个字,遇见贵人,要懂得珍惜,当初要不是我结交了贵人,哪有我们赵家的今天。”

    顿了顿,赵老爷子又道:“你那兄长来历不凡,但你要装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交好便可,要懂得分寸,也要懂得人心。

    凡事要按规矩去做,没有了规矩,也就没有了方圆。”

    赵千苑点头如捣蒜:“我明白了。”

    “行吧,下去吧。别忘了把这瓶灵酒留下,我可好多年,没喝过这么好的灵酒了。”

    赵老爷子背过手,看桌上那瓶灵酒,颇为眼热。

    他可是许多年没喝过这样的好酒了。

    ……

    渝州码头。

    锦旗猎猎,河风飘飘。

    码头上站着一众的富商翘首以盼,等待着货船从河中驶来。

    清晨的河面起了一层薄雾,隐隐能看见两岸的青山连绵起伏,从中透出数十个黑影。

    离近了才能看见,那是数十艘帆布式的大船。

    船头高高的幌子写着漕字,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从浓雾中撞出。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站在船头上的王轩,他身着一身蓑衣,从烟雨中驶来,一根长长的鱼竿投在水面。

    伴随着牛毛细雨激起大大小小的涟漪,鱼竿轻轻动了几下。

    用力一拽,便见一尾金红色的鲤鱼活蹦乱跳被吊上了甲板。

    取下钩子,王轩随手将鲤鱼扔进篓里,便听身旁的人说道。

    “客官,到岸了。”

    “知道了。”

    王轩收起鱼竿。

    这是他回来的第十日,为了掩人耳目,他特意跑到渝州城上头的芙蓉城找了一家漕运老板,花了些银子将这批货物运了过来。

    如今总算靠岸了,隔着那层薄薄的雾气,已经能看见码头边的人影隐约林立。

    这都是在等待他的人。

    但也不光是等他,更多的是为了这一船的货物。

    早在几日前,他便托人带了消息,传给了吴明礼。

    知晓了渝州城的现状,他离开的这几个月,仲雪膏的库存彻底告罄,关板歇业。

    让渝州城的一众客商焦急等待,尝惯了仲雪膏的糖果,再吃那些粗糖味同嚼蜡,都翘首以盼,等待着王东家带货归来。

    就连王轩都没有想到。

    这样的一番折腾,没影响仲雪膏的口碑不说,还因为饥饿营销,大大调动了客户的积极性。

    看码头那群人便知道,他们是如何的急切。

    而这其中,最为着急的当属李老鸨了。

    王轩的归来,将带来数之不尽的杜蕾斯和神秘小药丸。

    她有一种预感,百花楼会因为这批货物,而扬名在川渝地带。

    船靠了岸,王轩刚从船上下来,身边便簇拥了一群人,急忙忙问道。

    “王东家,此次归来,可带了上好白糖?”

    “那是自然,应有尽有!”

    “是嘛,我家的孩子吵着要吃糖,这下可好了,又有糖了。”

    “可不是嘛,王东家这次可是让我们好等,说什么我也要买上五百斤,不!是八百斤!”

    “张东家,你买那么多糖干嘛,能吃掉吗?”

    “这你不用管,吃不了,我放着,宁可烂掉,我也受不了没有糖的日子了。”

    “此话大赞。”

    ……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糖和烟一样都可以让人上瘾,而且长时间不吃,会有严重的戒断反应。

    在中世纪的欧洲,糖和盐都是硬通货之一,为了追逐更好的甘蔗产地,欧洲皇室曾花费巨资,派人下海打通印度的渠道。

    可以说,14到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殖民地,用来生产甘蔗、甜菜这种制糖原料。

    单是看欧洲皇室的一口烂牙就知道,糖这个东西在古代社会,拥有何等的分量。

    王轩好不容易从一众富商中脱身,便见李妈妈带着一群莺莺燕燕向自己走来。

    “王东家,许久不见,我们百花楼的姑娘可都想死你了。”

    王轩摸摸鼻子。

    他也没想到一首诗的威力会如此之大,对于这些青楼女子来说,如果能得到才子青睐,为其写下一首好诗,那是足以一辈子自傲的事情。

    “李妈妈说笑了,我哪里会做诗啊,都是天意而已,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王轩闻着一股胭脂水粉味,感觉自己在胭脂丛里打滚,到处都是容貌身段上佳的女子,在朝自己暗送秋波。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李妈妈咂摸咂摸这句诗,眼睛一亮,

    “王先生,你还说你不会作诗!”

    王轩这才发觉自己一时失言,竟说出了这句话来。

    都怪自己这张破嘴,这次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家居本甜橙,苗收藕得之……”

    在一旁的李吉安听了这句话,一头雾水,摇摇头。

    “不行的,咱们这种的柑橘都烂掉了,苗里也摘不出藕,想吃藕得去江南,哪里的藕才好吃。”

    吴明礼在一旁白了一眼,没有说话。

    读书人的事,他和李吉安一样都是插不上嘴的。

    “王先生,你既然有如此文才,岂能虚度光阴,看今日此情此景,何不赋诗一首?”

    李妈妈看着大伙,挥着绣帕叫喝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