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傀儡 > 第35章 谋定后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率百骑奔袭千里,歼灭两千蒙古铁骑;

    亲手斩杀阿鲁台手下第一猛将、千夫长苏赫巴鲁,最后率军返回北平,整场战役实现了真正的零伤亡!

    如此彪悍的战绩绝对是前无古人,甚至可以说后无来者,这让父王‘战神’、‘军神’的称号响彻整个大陆,如此一来,想要和燕王府作对的人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他们有没有能力挡住燕家铁卫的致命反击!

    现在外人看待我们的眼光已经不完全是消极了,一旦事起,应该会有许多人投靠到我们一方。

    这就是此次战役带给我们的最大益处。”朱高炽说道。

    “很好,那弊端呢?这次战役又带来了哪些弊端?”徐夫人微笑着问道。

    “可惜的是,这次战役并不是父王亲自领导的,那人的领导能力、军事能力可谓惊才绝艳,比起父王来也差不了太多。

    经此一役,燕家铁卫对他应该是死心塌地,即使今后他的身份暴露,说不定有人还会站在他的一边,如果此人怀有不良用心,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嗯,大世子分析的极有道理,但那人对王爷忠心耿耿,绝对不会产生二心。”一直微闭着双眼的道衍大师说道。

    “哦?大师怎么会有如此把握?”朱高炽问道。

    “燕王临走前,曾留下了几个锦囊和一些手段,现在我们已经把手段用在了那人身上,所以确信他不会背叛王爷。”道衍大师答道。

    朱高炽疑惑地把头转向了母亲,只见母亲微微点头,补充道:

    “炽儿,你父王临走前,曾经和子阳子真人密谈了三天三夜,他对今后将要发生的事情都做了一些预测,并留下了数个锦囊。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按你父王的思路进行的,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大的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朱高炽点点头,脸上依然有着一丝迷惑。

    道衍大师又接口道:

    “刚才夫人提到的‘子阳子真人’,大世子可能还不知道吧?他是常熟双凤沙头人,俗家名字叫席应珍,贫僧年轻时曾有幸跟他老人家学习过几年术法,现在的一点微末伎俩全拜他老人家所赐。”

    朱高炽沉思了一下,突然吃惊地说道:

    “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通玄明素弘道法师’吗?他老人家竟然还活在世上?那岂不是有一百多岁了?”

    “子阳子真人今年应该是一百零八载高寿,他老人家身体依然康健。”道衍大师双手合什道。

    看大儿子不再说话,徐夫人又将头转向了二儿子:

    “煦儿,你手里的事情处理得如何了?”

    “回禀母亲,一切顺利。”朱高煦起身汇报道。

    “我已经招收了两百名工匠,将他们安排进了军营附近的匠人村里,由柳风百夫长统一管理,现在匠人村里又添置了十数个冶炼炉,生铁也由小路源源不断地运送了进去,保证没有人可以发现。

    现在匠人村里打造的都是精品武器和一些精巧的器具,普通的盔甲、兵器等全部由外部采购,然后运送到几处藏兵谷藏了起来。

    此外,粮食、草料、布匹等应用之物的采购也在进行着,所有的采购都交给了我们的隐藏家奴去做,外人应该不会怀疑到燕王府身上。”

    “嗯,很好,很好!”徐夫人对自己这个外表粗鲁、内心细腻的二儿子赞不绝口。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朱高煦犹豫了一下说道。

    “哦?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正好大家都在,可以一起商量一下。”徐夫人鼓励道。

    “在与柳风百夫长交待任务时,她对我的一些安排颇有微词,她解释说,父王亲自给她安排了一项秘密工作,需要抽调匠人村里最有经验的工匠执行,所以我的一些安排要排在后面。

    此外,当我向军中的几位百夫长询问上次战役的细节时,那些人竟然对我保密,还说那是父王的要求……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给那人的权利太大了?是不是需要约束他一些?”

    徐夫人微微一笑,嘴里轻轻吐出了八个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是,孩儿知道了。”朱高煦拱拱手坐了下去,再不言语。

    徐夫人环顾了一下众人,开口说道:

    “最近,我一直在和各位藩王们沟通,总体来说,喜忧参半吧。

    当我们得势时,肯定会有人锦上添花;当我们失势时,众人更会落井下石。

    现在,一切的事情都要依靠自己,是成为人人追随的英雄,还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切的结果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看到众人连连点头,徐夫人又继续道:

    “今天,我们还有一件大事情需要商议……”

    “请夫人示下。”道衍大师和范进忠齐声道。

    “今年五月初是太祖一周年的忌日,圣上要求各位藩王进京祭拜,进京时每位藩王只允许带领二十名护卫……

    如果某位藩王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其它原因不能前往,必须要向圣上写出奏折详细说明,并派自己的直系亲属替代自己前往,否则就会按抗旨不遵罪论处!

    大家对这件事情如何看待?”

    “无外乎两种选择罢了,要么两位世子前去,要么让那位王爷的替身前去。”范进忠说道。

    徐夫人点点头道:

    “嗯,范长史所言甚是,当日哥哥想让三个外甥一起过去呢,但燧儿年纪还小,不宜远行,最多让炽儿和煦儿一起过去。”

    说完,徐夫人看向两个儿子,道:

    “你们两人怎么认为?”

    “还是我和二弟一起去吧。”朱高炽答道,“此去必然要住在舅舅家,还要上殿面见圣上,那位替身难保不会露出马脚,所以我们两兄弟前去更为合适。

    况且,我们和舅舅那边一直还没有仔细商议,此时前去正好是一个机会。”

    “我和大哥的意见一样,等到了应天府之后,我还可以联系一下父王的几位老部下,小时候他们可是很疼我的。”朱高煦答道,这次少有的和哥哥保持了一致。

    “大师,你认为呢?”徐夫人问道衍大师道。

    “唉,也只有如此了。”老和尚答道。

    “此次王爷告病不出,必然会引起应天府的猜忌,两位世子也会被扣留为人质,所以,应天府那边还需早做筹划。”

    徐夫人点点头,让两个儿子先行离开,这才对道衍大师和范进忠长史道:

    “唉,年初哥哥来北平时,我将自己对应天府的担忧向他诉说了一遍,哥哥竟然让我劝王爷主动撤藩,并且举家迁至京师居住,以解圣上的猜忌之心……

    看来,想要获取他们的帮助是不可能了,只求这次他们能照顾好两个孩子,让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阿弥陀佛。”道衍大师低低宣了声佛号,说道:

    “魏国公刚正不阿,对大明的忠心天下皆知,夫人虽和他是一奶同胞,但有些事情还是要有所隐瞒。

    不仅如此,夫人还可以将一些虚假信息传递于他,如果魏国公告知圣上,反而会起到迷惑对手的效果。”

    “大师所言甚是,正该如此。”徐夫人答道。

    “昨日,我对两位世子的应天府之行卜了一卦,中间虽然有些波折,但最后却是大吉之兆,还请夫人不必担心。”

    “谢谢大师。”徐夫人展眉一笑,言道:

    “两位世子涉世未深,此去正好历练一番,受些挫折对他们也有好处。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了,我想让他们早些出发,先到山东济南拜望一下山东布政使铁铉铁大人,然后再继续南下。”

    “山东济南乃通往应天府的必经之路,两个世子正该在那儿逗留一段时间,但老衲想给夫人两个建议……”

    “大师请讲!”

    “第一点,我建议两位世子微服出行,路途之中切不可张扬;

    应天府对燕王的猜忌之心天下皆知,为了向应天府邀功,难免会有一些亡命之徒对世子不利,所以世子的出行宜低调、隐秘,这样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大师所言甚是。”徐夫人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点,我建议那位名叫杜惊澜的年轻人与两位世子同赴应天府。

    在我昨日所卜的卦象中,那位年轻人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决定着此行的成败,有他同行,两位世子才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徐夫人再次点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上次的战役中,杜惊澜表现出了高明的身手和惊人的军事天赋,有他同行,两位世子的安全更有保障。

    当然了,此次他是以本来的面目同行,如果事情紧急,还可以化身四王爷,到时候必有奇效。”

    商议已定,众人散去。

    范长史亲自安排两位世子的出行事宜,具体的事情当然有下人去办,而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说服杜惊澜,让他心甘情愿地护送着两位世子前行。

    并且,上次战役的奖励已经定了下来,由徐夫人亲自拍板,将此前四王爷出行时所穿的一件软甲赐给了杜惊澜。

    那软甲是燕王早年得到的一件宝贝,薄如蝉翼,轻若无物,名字就叫“蝉翼甲”。

    “蝉翼甲”不知由何种材料织成,看上去、摸上去如普通的轻纱一般,却能阻挡一般的刀枪攻击;

    它的材料极轻,如果穿着落入水中,人的身体会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

    杜惊澜对燕王府赏赐的软甲爱不释手,对那数额惊人的银两却不怎么放在心上。

    此时,陈天远和玲珑已经回到了城西的骆驼巷,杜惊澜将所有的银两都交与了女孩,两人抵死缠绵一番后,终于洒泪分别。

    杜惊澜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应天府早就向往已久,此时有“公费”出行的机会,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倒让范进忠准备好的大篇说辞没有了用武之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