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年代剧发展科技 > 第33章 汉字如何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使用工具,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人类发展的过程,总伴随着工具的革新。

    甚至可以说,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江卫民如今面临一个诡异的困局,他熟悉的工具还没被发明出来。

    在江卫民固有认知中,芯片设计的操作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使用verilog(一种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进行rtl设计,然后进行仿真,逻辑综合dft嵌入,形式验证,定时、功率、噪音分析,物理综合,布局验证。

    这一切都可以在eda工具中进行。

    而不像现在这样,使用交互图形,在电脑上进行晶体管级的设计、布局布线和模拟验证。

    通俗地说,他会使用敲代码的方式设计,但不怎么会“画”设计图。

    要不要先把硬件描述语言和eda工具弄出来?

    江卫民迅速把这个想法否定。

    eda工具或许回国后可以搞搞,硬件描述语言就算了。

    先说硬件描述语言。

    不是他不想弄,而是verilog在83年,也就是明年就会被发明出来,他的速度不一定够快。

    他早干嘛去了?知道历史,为什么不提前布局?

    答案很简单,早前个人电脑都没出现,他也接触不到…

    截止江卫民出国前,整个安云大学,一台电脑都没有。

    按这个问题的逻辑往回倒,可以问很多问题。

    为什么不自己研发电脑?

    为什么不做电脑处理器?

    ……

    最后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为什么不去矿场采硅?

    现代科技发展往往是相互促进的。

    数学的进步可以帮物理学解决先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物理学突破,又会促进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

    电脑涉及电工、材料、逻辑、物理、交互等等学科,真不是江卫民这个学计算机的可以搞定的。

    穿越古代的小说中,也没见哪个主人公一上来就教古人造飞机大炮的,顶多是造造火药,学学阿拉伯数字。

    再说eda工具。

    eda工具不是一个软件,而是涵盖前端、后端以及验证在内的十余个软件。

    而且,现在的电脑运行eda工具,就像一匹老马拉一列火车。

    跑不动…

    不过,eda工具是一定要做的。

    以后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上千亿,靠“画”的方式,一辈子也设计不出来一个芯片。

    芯片进入10纳米工艺以内后,设计成本激增,流一次片要几百万美金,有了eda工具,就能在模拟验证时尽可能找出芯片设计阶段的问题。

    eda工具的市场虽然不大,但它扼着庞大的芯片市场的脖子。

    ~~~~

    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江卫民熟悉了“画”设计图,然后,他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喜欢这种方式。

    慢是慢了点,但想象着电流在晶体管和线路中流动,这种直观清晰的满足感,是敲代码无法体会到的。

    意识到电脑上信息处理问题的不止江卫民一个。

    5月,国家发布了信息交换码。

    前文提到过,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代码。

    汉字和其它信息一样,在计算机内也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确定的二进制代码,叫做机内码。

    汉字输入时使用的拼音或字形叫做输入码。

    输入码显然不是二进制代码,所以,需要采用信息交换码把输入码转换为内码,相当于输入码和机内码的翻译。

    汉字的输入,编译,存储问题解决,接下来该让汉字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了。

    现在的电脑里只包含字母、数字、符号在内的256个字符,没有内置汉字字符,无法显示汉字。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只要了解电脑能显示的那256个字符是如何显示的,然后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把方法套用在汉字显示上。

    已有字符以9×14的像素点阵形式,类似08年首都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倒计时环节或者活字印刷术表演。

    使用过早期电脑或功能手机的应该了解,字体的颗粒感十足。

    汉字笔画比英文复杂,9×14的像素点阵不够用,得扩展成16×16大小。

    输出汉字时的字形信息代码叫作字形码。

    这便是汉字从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挺复杂的。

    江卫民一头扎在实验室里,忙得不知日月轮转。

    七月的一天,一个同学敲响了他实验室的门。

    “江,你好,我是安迪贝托尔斯海姆,现在在忙吗?”

    江卫民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走出门,和他握了握手,道:“安迪先生,你好。我的研究不急在一时,你找我有什么事?”

    安迪说道:“我也在攻读斯坦福计算机博士学位,你叫我安迪就好。我成立了一个公司,想在学校招几个员工,教授向我推荐了你,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可以简单说一下公司的情况吗?”

    “我们公司是我和另外两位mba校友,维诺德霍斯拉和斯科特麦克尼利,以及bsd操作系统的发明人比尔乔伊一起创办的…”

    听到这里,江卫民已经震惊到感官闭塞,以至于他根本没听安迪后面是如何吹嘘自己公司的。

    他知道这家公司。

    sun!

    不是太阳公司,而是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的缩写。

    甚至他还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贝托尔斯海姆此时正在为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设计工作站电脑,因此公司的名字取为sun。

    虽然sun公司今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变得籍籍无名,但它的工作站系统以及java语言,无疑在互联网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鼎盛时期,几乎就是.com的代名词。

    “…一个月2500美元,现在是公司草创时期,以后你的工资肯定不止这么多。不知你意下如何?”

    安迪把公司介绍了一通,静静地看着江卫民,脸上带着和煦自信的微笑。

    江卫民稍加思索,摇了摇头:“抱歉,我可能无法接受你的好意。”

    “怎么?工资太低了吗?这个我们可以谈的,而且,你不用这么着急做出决定,多给自己留些思考的时间也可以。”

    “不用了,谢谢。”江卫民的态度比刚刚还坚决。

    五个人的公司,四个老板,他一个员工,他肯定不可能接受。

    为什么唯独他和其他人待遇不一样?

    说到底,还是肤色的缘故。

    想到这里,江卫民觉得安迪脸上的微笑都虚伪了不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