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年代剧发展科技 > 第3章 周吴郑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企业圈,曾经有这么一句话非常出名: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

    出自《麦当劳大学(第二版)》。

    《麦当劳大学(第二版)》是对麦当劳内部称为三大圣经的《麦当劳培训教材》、《麦当劳管理运营手册》和《克洛克自传》的细节解读。

    众所周知,麦当劳是一家卖西式快餐的企业。

    关闭全球各地的连锁店,转而制定西式快餐行业的标准。

    例如汉堡中的牛肉应该用哪里的牛,用牛的哪个部位,面包应该烘焙多少分钟等等。

    如此,它才该是自己口中的一流企业,可它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因为所谓一流、二流、三流仅仅是企业内部对标准化生产、服务质量以及产品的优先级排序。

    “西式”两字让它无法追求食物种类丰富,“快”字不要求服务质量,所以,以标准化生产为目的,无可厚非。

    最重要的是,不做卖产品的三流企业,它挣不到钱啊!

    不过,这句话倒也并非全然错误。

    删掉后两句话,只保留第一句就可以。

    在一个行业中成为一流甚至顶尖企业,才有制定行业标准的资格。

    别人愿意遵守执行的标准才能称之为标准,否则只是自嗨。

    我今天要把高速路收费标准每公里下降2块钱,对车主有正向收益,但有人听我的吗?

    明显没有。

    这也是江卫民要把mpeg交给学校的原因。

    学校不管是联合其它大学一起制定关于影音图像的标准,还是用它从国外置换资源,都比在江卫民手里吃灰强。

    江卫民自己也不吃亏,从他提出关于mpeg想法的那一刻起,他的名字就注定会出现在这项标准的制定名单上。

    江卫民谈起中午的饭局,想邀请两位教授一同过去。

    “不去!不去!”炉工教授连连摆手。

    牛倌教授更是一句话都没说,只冷哼了一声。

    江卫民只好一个人过去。

    除了校长外,饭桌上还有四位老师,都是计算机学院的领导。

    周老师,计算机学院的院长,首先站起身敬了江卫民一杯,笑道:“江老师,你对国内的教育环境有不了解的地方,随时来找我,咱们共同努力,争取把安云大学计算机系推动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定,一定。”

    江卫民刚喝完一杯准备坐下,吴老师又站起来了,举着酒杯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江老师小小年纪就博士毕业,不简单,我敬你一杯!”

    “您谬赞了。”江卫民干脆不坐下了。

    郑老师果然紧随其后,起身说道:“江老师,很多学生出国就不回来了,像你这样心系祖国的不多,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也敬你一杯。”

    又喝了一杯,江卫民看向最后一位王老师,笑道:“王老师,咱俩也走一个?”

    “好!听说江老师是军人家庭出身,果然豪爽大气。”

    喝完四杯酒后,江卫民看向身旁的校长。

    “快坐下歇歇吧,别一会儿躺这儿了!”校长帮江卫民拉开凳子。

    江卫民坐下后,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本来以为学校的职场环境能简单点,没想到也是勾心斗角的。

    翻译一下周吴郑王四位老师的话。

    周院长的意思是:江卫民你不了解国内情况,也没教书育人的经验,不要以为当了副院长就能乱指挥,有事最好跟我商量商量,把大小王分清楚,以后的工作才好展开。

    吴老师:小江,你年纪还小,我是你前辈,别忘记长幼有序。

    郑老师:人家真正有本事的都留国外工作了,就你这样没本事的才会回国,心里有点数,不要真把自己当宝贝。

    王老师:当初你能出国是因为你的家庭背景,谁知道你能当副院长是不是也是因为家庭背景?

    职场就是这样,尤其是空降一个年轻上级的时候,原来的老资格们大多都是不服的。

    但是,再不忿也没人会傻乎乎地当面挑衅。

    顶多像这四位老师一样,隐晦地发发牢骚。

    面对这种情况,江卫民能怎么做呢?

    语带机锋地怼回去,还是扯校长的虎皮?

    都不是。

    假装听不懂就行。

    把场面搞僵了,除了显得自己不好相处,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外,再无用处。

    江卫民没有在教育体系内长远发展的打算,自然也就没有抢班夺权的心思。

    这场饭局是校长组织的,主角不是周吴郑王四位老师,不是江卫民,也不是校长本人,而是学校重视人才的态度。

    饭局搞砸了,周吴郑王外加江卫民五个人谁也落不了好。

    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江卫民坐下后,氛围逐渐融洽。

    七八杯黄汤下肚后,五十多的周院长和二十多的江卫民互相揽着肩膀,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不管多大年纪,什么地位的男人,只要在酒桌上喝高兴了,那都是兄弟。

    吃完饭后,江卫民回到自己宿舍,宿舍比学生时期的大,还只有他一个人住。

    按理说,江卫民应该分到一套住房才对,但现在城市住房非常紧张,很多人从结婚开始排队,排到儿子上小学也分不下来,只能一家几口,祖孙三代挤在一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

    近年来,下乡的青年陆续回城,更加剧了住房紧张的情况。

    学校既没有土地厂区,也没有资金或能卖钱的产品,不具备自己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能力,江卫民想分到一套自己的房子,且得等呢。

    在住房紧张的情况下,房地产产业开始萌芽。

    江卫民大概不会涉足这个产业,着实没多少技术含量…

    顶多,等以后开放商品房交易后去买套四合院,等它升值再卖了。

    他的工作安排也定了下来,除了参与计算机研究项目组的工作外,还要担任《计算机组成基础》的授课老师。

    江卫民在斯坦福的主攻方向是计算机应用,和这门课程没有太大关系。

    但国内的环境要求学校首要任务是先让学生们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对计算机有个大概了解。

    应用和发展,那是了解之后的事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