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睁开眼,回到初恋被嫁前一刻 > 第10章 抓黄鳝的师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怡菲今天凌晨四点就出来收地笼了。

    她权衡过了,黄鳝以后不送到镇上的机关食堂了,就送给镇上那两家早餐店。

    那两家早餐店需要的量小很多,加起来都不足机关食堂一半的量。

    给早餐店的价格,最多也只有一元钱一斤,比起机关食堂的三元一斤,扣除返给采购负责人的一元每斤,还是要低上一元钱一斤。

    能赚的钱肯定是要少一大半,但胜在,那两家早餐店的老板可以直接结账。

    刘怡菲感觉身后有人,下意识的转头,周宝强的脸颊,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早啊。”

    刘怡菲先是一慌,但很快便将状态给调整了过来。

    双枪期间,有人五点就下地干活了,趁太阳还没有发威之前,能少流一些汗水到地里。

    于是她比以往提前了一个小时出来收地笼,没想到还是会被人给撞见。

    不过想想她又没做什么亏心事,而且看到的人还是周宝强,就更没有什么好心慌的了。

    “早啊。”

    “收获不错啊。”

    周宝强走的近一些,看到刘怡菲身旁的木桶里,至少装了十来斤黄鳝。

    这让他微微有些惊讶。

    这个数量的收获,完全称得上是专业抓黄鳝的师傅。

    “运气还算不错吧。”

    “见者有份,你去取个桶子过来,拿几条回去吧。”

    刘怡菲迈腿准备离开,想到黄鳝是补气养血,非常适合李晚霞的情况,又止住了步子。

    她前几天看到,李晚霞在干活时突然晕倒十几秒,虽然事情不是特别严重。

    但村里的赤脚医生再三提醒李晚霞,以后一定要多注意身体营养。

    “那我就不客气了。”

    “这些黄鳝,你有没有想过卖钱?”

    周宝强没有客气,匆匆回家取了木桶,回来直接抓了几条个头大的。

    反正他认定了,刘怡菲很快就会是他的媳妇。

    他没必要,跟媳妇去客气什么。

    “想过,但镇上就这么大,县城又太远了……”

    “你说卖钱,你是有什么想法?”

    刘怡菲颇有些无奈道,想到什么,猛然转移话题。

    看周宝强的视线,带有几分明显的惊讶。

    老实巴交的周宝强,和以前好像大变样了一样?

    “我有自行车,每天会去县城。”

    “你要是愿意将黄鳝交给我,我按一元五角钱一斤算给你。”

    周宝强回想了一下。

    昨天在县城,有一个老农是卖黄鳝,价格是卖一元五角钱一斤。

    “你有自行车?”

    刘怡菲怀疑的看着周宝强。

    周宝强家什么情况,她还是清楚六七分。

    “钟人杰以前借我钱,没钱还我,用自行车抵债给我。”

    周宝强微微笑了。

    刘怡菲那种惊讶、意外的神态,在他面前,以前肯定是不曾有过。

    “你好像真的长大了。”

    刘怡菲盯着周宝强看了足足十几秒,这才将视线避开。

    她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来,周宝强说要在一个月内娶她,这难道是真的吗?

    可如果不是周宝强在用缓兵之计帮她,周宝强想要在一个月内赚到三千元,这又怎么可能?

    “我本来就长大了啊,我很快会向你证明这一点。”

    “还有二十九天,我要当着村里大伙的面,到你家提亲!”

    周宝强以自信的语气,肯定的对刘怡菲道。

    刘怡菲或许没有将对他的一次次帮助,太当一回事。

    但他这辈子,肯定是不要再错过这么好的女孩子,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好好珍惜并守护。

    “可我……我……”

    “算了,还是等过段时间,我再和你说吧。”

    刘怡菲的心跳很快,小心脏像随时要跳出身体一般。

    意识到周宝强是当真的,她的心有些乱。

    二九年华就嫁人生子,这事她是真没有想过啊。

    虽说在这个年代的农村,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那是早早辍学的孩子们的命运。

    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自己可以凭借努力走出农村,做一个独立的女性。

    刘怡菲拎着装黄鳝的桶,匆匆离开。

    跟周宝强做交易,比起将黄鳝卖到镇上的早餐店是要划算一些。

    但和周宝强以后的关系,她真得需要时间去理一理才行。

    周宝强看着刘怡菲的背影,往下,一双长腿特别的吸引眼球。

    站在女生堆里,凭着这双大长腿,刘怡菲必定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不过想要娶回家,让刘怡菲知道他不小了,已经很大了,看来还需要多多努力才行。

    等刘怡菲的身影消失不见,周宝强大步朝村里的花屋方向走去。

    花屋,是村里人口主要集居区,密密麻麻的都是房子。

    据说八十年前,这里是一个大地主的豪宅,豪宅周边到处是花草。

    花屋这个地名,因此而来。

    “张婶,你家有鸡蛋吗?”

    “七分钱一个卖不卖,有多少我收多少。”

    周宝强来到花屋,看到有人准备出门下地,连忙上前打招呼道。

    “卖是要卖,可你什么时候,做起了鸡蛋贩子?”

    张婶疑惑地看着周宝强。

    倒不是周宝强的行为属于投机倒把。

    在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农村,大家都开始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不过在清河村,因为交通不便,还很少有人去做生意。

    大家的鸡蛋,平时都是交给邻村过来的鸡蛋贩子。

    “我大舅在县里供销社当上了负责人,让我在村里替他收点鸡蛋送过去。”

    “我一想,邻村的鸡蛋贩子给价太低了,村里大伙都不容易,就把这事给答应了下来。”

    周宝强一本正经道。

    “那你给现钱吗?”

    张婶记得,周宝强的大舅好像只是供销社的一个小职员啊。

    不过周宝强给的这个价格,比起邻村的鸡蛋贩子,的确要高上一分钱一个。

    “肯定是现钱啊,我把鸡蛋给我大舅,他把钱给我,我回来就把钱给你。”

    “他一个供销社的负责人,肯定不会少这点小钱,否则他的工作会保不住啊。”

    周宝强依然是一本正经道。

    煞有其事的样子,如同他大舅不是从供销社下岗,而是真当上了供销社的负责人一般。

    “这倒是。”

    “行,我家里存的三十个鸡蛋,全交给你了。”

    张婶努力的想了想,好像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周宝强这个老实巴交的孩子,也不可能说谎话来骗人。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