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睁开眼,回到初恋被嫁前一刻 > 第125章 两个想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小羽姐说的,你有没有兴趣?”

    蓝紫霞看了夏灵羽一眼,随之问周宝强道。

    “只要你们有需要,我一定尽力提供最好的服务。”

    周宝强稍稍矜持两秒,随后肯定的回道。

    俩个漂亮女孩提出来的合理要求,他没理由随便拒绝啊。

    “那行,这事就交给你了。”

    “等我们今天下午回去以后,你小羽姐给你安排这事,你回去以后,直接去找你小羽姐就行。”

    蓝紫霞再次看了夏灵羽一眼,似别有用意。

    “好啊好啊。”

    “我早觉得食堂的食材不行,应该换掉才是。”

    “宝强,你以后送食材,可得给我们送新鲜的,要是不新鲜,我跟你急。”

    “还有,我喜欢吃新鲜黄瓜,带刺的那种,胡萝卜也还可以,但太小的不行,太小的太嫩了,劲道不行……”

    夏灵羽一提起吃的,嘴角的口水,不由自主的往外冒了出来。

    周宝强听着,有一点想歪了。

    看到冒出来的口水,才不得不承认,夏灵羽真的是在说吃。

    细微的细节,从侧面在说明,夏灵羽是真的很会吃。

    那张嘴,好像有点刁?

    吃完早餐从招待所出来,时间已经是早晨七点了。

    这个早餐,好像是周宝强吃的时间最长的一个早餐。

    火车站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周宝强往右,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朝停着的几辆摩托车走了过去。

    “客南家塘,多少钱?”

    周宝强问一个男人道。

    “四角钱。”

    男人立即回道。

    “三角钱。”

    周宝强还价道。

    跟人还价,如果成功,这也是一种乐趣。

    “三角钱的起步价,客南家塘有四公里,得四角钱。”

    男人坚持道。

    “走吧。”

    周宝强放弃还价,坐上摩托车。

    “轰……”

    男人启动摩托车,迅速挂档,手把操作油门,摩托车迅速往前冲。

    坐在摩托车上,吹着行驶速度带来的凉风,周宝强又一次想起了摩托车这个生意。

    再过二十多年,很多大城市是很难见到摩托车的影子。

    但这个年代,摩托车已经逐渐开始成为大城市,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主力军。

    周宝强脑子里,一个巨大的商机不由冒了出来。

    再有三四年,南江省的国营金江摩托车公司,将和阳国的铃木摩托车公司合作。

    合作后的两家,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金江铃木。

    短时间里,金江铃木摩托车凭着新颖的外观,良好的性能,领先同行的技术,迅速风靡全国。

    金江铃木摩托车的销量,占据全国摩托车市场的大半份额。

    如果,能拿下金江铃木摩托车在湘南省的总经销权,能赚到的钱,绝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但想要拿下金江铃木摩托车在湘南省的总经销权,首先肯定要获得金江摩托车在湘南省的经销权才行。

    而想要获得金江摩托车的经销权,手里没有几万或十几万元钱,肯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想要抓住这个商机,周宝强现在还是有时间慢慢做准备的。

    手里的资本在今明两年,积累到几万元以后,去谈金江摩托车的经销权,机会还是有的。

    当然,要不要去做摩托车生意,周宝强也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

    毕竟他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在蓝田县城,开办塑料厂或搪瓷厂。

    这条路,童心妤曾经已经走过一次,证实过完全可行。

    十分钟不到,载着周宝强的摩托车减速。

    “老板,已经到南家塘了,你看是在哪里下车?”

    开摩托车的男人问道。

    “就前面那个门吧。”

    周宝强看了看大门上方,是南家塘三个大字。

    这里和隔壁的上河街,同属日杂百货聚集地。

    其中一部分商户,还是从上河街搬过来。

    凭着市场经济的东风,南家塘迅速成为潭州市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场所。

    但消失的也很迅速。

    因为交通拥堵、地方狭小,很快搬迁往距离有两里路远的火车南站。

    火车南站迅速取代南家塘,成为潭州市最红火的小商品交易场所。

    短暂红火过的南家塘,逐渐被人给淡忘。

    只有一些在潭州市待过很长时间,对潭州市有很深记忆的人,才依稀记得一些。

    倒是隔壁的上河街,虽然一直不是特别红火,但很多年以后,依然存在那里。

    摩托车停下,周宝强付过钱,摩托车匆匆离开,快速消失在周宝强的视线里。

    周宝强从大门,往小巷子里走。

    小巷子两边,由门房改成的商铺,堆积着各种货物。

    有江浙省那边生产的,也有一部分本省生产的,但更多的商品是来自南粤省那边。

    南粤省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商品的生产能力,爆发式的增长。

    “老板,喇叭多少钱一个?”

    周宝强很快在一家卖电子产品的店铺,看到了他想要购买的喇叭。

    开口询价以后,他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

    喇叭在蓝田县城,是卖六元钱一个。

    他觉得有点贵了,来潭州市采购二百个,应该能省下一笔不小的钱。

    但若是潭州市的价格和蓝田县城差不多,那他大老远跑过来,就是白忙活一场。

    “你要多少个?”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带点蓝田县城的口音。

    “只要价格合适,我肯定要的多。”

    周宝强听着家乡的口音,不由有一种亲切感。

    心里隐隐有些兴奋。

    真好!

    一切,都还是那个他熟悉的世界,熟悉的发展历程。

    比如这南家塘,经营户主要是来自蓝田县城,以及宝庆市那边的人。

    这两个地方的人,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将小商品卖到了全省,辐射周边好几个省市。

    虽然不如江浙人那般有名,但也是很了不起的存在。

    “三元钱一个,不零卖啊。”

    老板听到周宝强的口音,当即给了一个报价。

    “我要一百个,这价格有点贵,你看能不能便宜点?”

    周宝强心里一喜。

    这趟过来,算是值了。

    价格比在蓝田县城买,要便宜一半。

    两百个喇叭算下来,他要少花六百元钱。

    “一百个,二元五角钱一个。”

    老板愣了一下,看周宝强的眼神有些惊讶。

    要这个数量的货,妥妥的大客户了。

    只是周宝强如此年轻,有可能一次拿这么多货吗?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