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盛世公子 > 第五十二章:许韬直言上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黔国与夏国交接之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城池。

    该城,名为:东风城。

    而重要的是,东风城,亦是李敢身死之处。

    此时的东风城楼之上,矗立着一杆夏字大旗。

    夏国大旗之下,城楼之上,一麻衣老者静静的立在边境的大风之中。

    风过,吹起老者披散的衣角,老者的目光中带着一抹浑浊,眼光看得老远老远,似乎一直看到了无尽的远方。

    缓缓将手中的秘信收入怀中,老人这才摇头笑道:

    “好你个季无双,居然把算计都打到我儿子头上了,老子回去之后,不骂你个狗血淋头,老夫就不叫诸葛候。”

    老人,正是名动夏国的南阳先生,诸葛候。

    长叹了一声,老人的目光之中又带起了几分感慨和伤感。

    布满褶皱的手掌摸过眼前黄沙弥漫的城楼,老人喃喃道:

    “李敢啊李敢,你可真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嘿……这说的是什么话,他也是老夫的儿子呢……”

    摇摇头,老人继续道:

    “出征淮南,一战,洛儿与京都展露头角,但也从此置身于争斗的漩涡,虽然有些东西,老夫也还没能看明白,但我大致,已经猜出了洛儿想做什么。”

    “罢了罢了,既然是洛儿想做的事情,老夫便是拼死,也要助他一臂之力。”

    “李敢啊李敢,你一个人先去了,倒是躲了个清闲,唯独是苦了老夫噢……”

    老人感慨之时,背后一名将士小跑而来,望着眼前的老人,将士躬身一拜道:

    “启禀军师,不出军师所料,黔国大军已经尽数退去,如今的东风城,重新回归了夏国版图。”

    “将军大喜,让您过去庆功呢……”

    “周如春?”老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之色,随后摆摆手道:

    “你去回禀大将军,就说老夫身体不适,此次庆功,便不参与了。”

    “待到大军回朝之时,老夫再与他同行。”

    “这……”将士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之色,将军之令,不可违抗。

    但他也深知,眼前的老人,可是连当今夏皇都要礼让三分的存在。

    坚不可摧的东风城,老人只是略施小计,便手到擒来。

    老人不愿意去,他也没有办法。

    躬身,将士道了一声“喏!”,这才缓缓退下。

    望着将士缓缓离去的方向,诸葛候脸上的不屑之色越发浓郁。

    “还大将军,不过是一条任人摆布的老狗,也配与老夫进餐?”

    ……

    夏国宣政殿。

    这一日的张亦云很是高兴。

    “根据最新军报,周如春已经率军夺回了黔国占领的东风城,此一战,实实在在的给大夏涨了脸啊。传旨,朕要重赏于他!”

    皇座之上,张亦云将奏折缓缓放回龙案,随后继续道:

    “东风城一战,周如春替朕,替夏国打出了风采。”

    “朕在此,特封周如春为大将军,赐虎符半块,凭此,可节制边境五十万大军。其余功绩,待其回京之后,再做封赏。”

    “臣等恭贺陛下,大夏千秋万古长存,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臣拜道,三拜山呼。

    张亦云笑着抬了抬手道:

    “诸位爱卿请起。”

    待到众人起身,张亦云这才道:

    “古往今来,多少君王想万岁?”

    “但谁人又逃得过生老病死,人生不过就是短短数十载,及时行乐便是。”

    “朕已经接近五旬,留给朕的时间,也算不得多了。”

    “此番我夏国军大胜,想来黔国一时半会,是不敢在冒犯我夏国边境。”

    “边境忧患得以解决,朕方可便可抽出手来,发展民生,壮我夏国。”

    “值此大喜之日,朕要再传一道旨意。”

    “朕的女儿三公主若静,也到了婚配的年纪,乘此时机,朕想在京都俊杰之中,选取一位,做朕的驸马。”

    “届时,诸位家中有合适的俊才,皆可让其参与。”

    “朕,要双喜临门。”

    群臣闻言,再度躬身一拜:

    “恭贺陛下。”

    然而在跪倒的群臣之中,却有一老人站立在大殿之中,身姿挺拔如松。

    张亦云眼睛微微一眯,朝着许韬望去,随后道:

    “爱卿,可有本奏?”

    许韬手持玉简,躬身一拜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欢喜,为时尚早。”

    此话一处,大殿之中,群臣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毕竟此时张亦云正在兴头之上,说这种丧气话,很有可能引得雷霆大怒。

    但,要说敢说这话的,除了身经三朝的元老许韬,也再无旁人了。

    张亦云眼睛微微一眯,问道:

    “爱卿此言,所为何意?”

    许韬微微一躬身,继续道:

    “陛下,黔国边境之危机虽除,但陛下可曾注意到,吴国边境陇苏,早已是风起云涌?”

    “前几日,吴王刚下旨,封败逃之将淮南王赵战为吴国镇北王,其封地,便在陇苏。”

    “陇苏此地,临近南境三州,陛下,你难道当真认为,吴王此举,是打算守疆护土吗?”

    听得许韬的话,众臣皆是将头深深埋下。

    明白其中道理的不在少数,但敢于直言的,却没有几人。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些臣子们,大多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平白进言,很有可能为自己引来无妄之灾。

    张亦云闻言微微一怔,随后点点头道:

    “此事,朕早已知晓,吴王封赵战为镇南王,率数万大军驻守陇苏,其用意不言而喻,乃是想挑衅大夏刀兵锋利否。”

    “因此,朕早已在暗中派许汉灵前往。若有战事,许汉灵大可借助三州之险,坚守待援。”

    “试问,大战若是开启,我数十万大军在身后,又如何会怕他区区吴国?”

    许韬颔首,脸上露出一抹释怀之色:

    “原来,陛下早就有了安排。”

    一旁,一名中年官员连忙附和道:

    “陛下何等雄韬伟略,岂能不知道边境之险?”

    “御史大人,您实在是多虑了。”

    “是吗?”许韬眉头微微一挑,冷声道:

    “那许汉灵从未上过战场,纸上那些兵法,他能熟练掌握吗?”

    “若是大战开启,凭借赵战的军事才能,老臣就害怕,届时许汉灵撑不到我军后援抵达……”

    此话一处,满朝寂静。

    许韬当众数落许汉灵,无疑是当众在说夏皇用人不明。

    嘲讽帝王,这是天大的忌讳。动辄抄家灭族,乃是取死之道。

    众人闻言,都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