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盛世公子 > 第八十九章:帝王之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宫宣政殿内。

    张亦云正满脸怒意的坐在皇座之上。

    望着桌上的奏报,张亦云的眼底阴沉得似乎能滴出水来。

    “好一个赵战,好一个吴国,终究,还是对我夏国出手了。”

    堂下,赵之柱闻言连忙躬身道:

    “陛下,赵战之祸,原本在当初淮南一战,便可避免,但忠勇侯李洛却是纵容赵战离去,这才导致了今日的局面,以臣看来,李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臣请命,严惩李洛。”

    “太傅大人,此言不妥吧。”就在此时,一旁薛青思站了出来道:

    “当初淮南一战,李洛乃是奉旨行事,而且李洛身旁还有二皇子殿下随行,要追究李洛的责任,你岂不是也打算追究殿下和陛下的责任吗?”

    “丞相大人,你这是强词夺理……”

    “好了,两位大人何必争吵?”一旁的许韬也站了出来。对着张亦云微微一躬身道:

    “陛下,为今之计,我们最重要的,是应该尽快解决南境三州的困局,以老臣看来,陛下应当尽快发兵,支援南境三州。”

    “嗯!”

    张亦云也是轻轻点了点头道:

    “御史大人说得有理,只是……”

    “如今周如春大军未归,诸位以为,何人能为将,援助南境三州?”

    下方,随朝听政的太子张程连忙拱手道:

    “父皇,儿臣以为,蒙常老将军虽然之前在淮南一战中略有疏忽,导致战局不利,但其人尚可一用,父皇若是应允,不妨让蒙常率军出征。”

    “蒙常?”张亦云闻言深深看了张程一眼。

    手指在御座之上缓缓摩挲,而后张亦云摇摇头道:

    “蒙老将军年事已高,就不要再去做那些个刀口舔血的事情了。”

    “况且,南境三州有许汉灵率军驻守,想来一时半刻也无妨,援军将领一事,诸位就再商议商议吧。”

    听到这话,众人也是顿时明白了过来。

    当今的陛下,这是不打算再用蒙常了啊……

    众人沉默片刻,薛青思随后上前拱手道:

    “陛下,赵战乃是名将,又曾是我夏国臣子,对我夏国将领的领兵及作战方式都一清二楚。”

    “因此,臣斗胆提议,恳请陛下动用新人,或许能打赵战一个措手不及。”

    “噢?”听到这话,张亦云也是来了兴趣,随后问道:

    “丞相既然有此提议,想来是心中已经有所人选了吧?”

    薛青思淡然一笑,望向张亦云道:

    “陛下可曾记得,淮南一战,是谁力挽狂澜?”

    张亦云闻言,眉头顿时一皱:

    “你是说,李洛?!”

    “正是!”薛青思再度躬身道:

    “陛下,李洛此子,先有淮南劝降赵战之功绩,而后在朝堂之上,更是答出了合纵连横的妙计。”

    “足以见得,此子不凡,若是陛下愿意对其委以重任,说不定,能在此次战斗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啊。”

    群臣闻言,脸上纷纷露出了一抹思索之色。

    片刻之后,赵之柱缓缓道:

    “陛下,微臣觉得,丞相此举不妥。”

    “当初赵战逃离夏国,李洛难辞其咎,甚至,我们都不敢保证,李洛是否与那赵战有所勾结,若是贸然让李洛担任主将,恐有祸端。”

    薛青思闻言冷冷的看向赵之柱道:

    “他李洛若是和赵战勾结,那早在当初淮南,便可和赵战一同离去。太傅大人,你这是在危言耸听。”

    赵之柱冷哼一声道:

    “即便那李洛真如丞相所言,并非与那淮南王勾结,但他从未领兵作战过,让他去驰援南境三州,还不如给许汉灵多增派一些援军。”

    “而后,可派能言善辩之人,出使吴国,阐清利弊。”

    “只要吴国放弃了赵战,那赵战便是丧家之犬,随手可灭。”

    御座之上,张亦云沉思良久,片刻之后,张亦云缓缓道:

    “以朕看,赵之柱所言有理。”

    “他李洛虽然不错,但的确是没有带过兵,这样,就先从京都拨两万士卒,驰援南境三州吧。”

    “待到周如春回京,再做打算!”

    听到张亦云的安排,赵之柱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得意之色:

    “陛下圣明。”

    赵之柱躬身一拜,一脸谄媚。

    而在一旁,薛青思和许韬对视一眼,二人眼底皆是泛起了一抹担忧之色。

    ……

    御花园内,张亦云静静的躺在躺椅之上,脸上挂着一抹疲惫之色。

    “陛下,该喝药了。”

    刘德海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药递到张亦云跟前,小心翼翼地说道。

    睁开双眼,张亦云简单看了一眼碗里的药,随后摇摇头道:

    “朕的病,朕比什么都清楚,那是心病,这药,根本治不好。”

    刘德海闻言,道:

    “陛下,话虽这么说,但这药您不能不喝啊。”

    张亦云轻笑一声,摇摇头端着碗一饮而尽,随后这才望着刘德海道:

    “德海啊,你觉得今日朝堂之上,丞相薛青思和赵之柱,何人说得有道理啊?”

    刘德海闻言,连忙躬身一拜道:

    “陛下,老奴不过是一届宦官,哪敢插嘴朝堂之上的事情呢?”

    “嗯?”张亦云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愠怒道:

    “朕要你说,你便说,哪儿来这么多废话?”

    “是!”刘德海闻言不由得摸了摸额头的冷汗,道:

    “陛下,老奴对朝政之事一窍不通,老奴只知道,陛下说的就是对的,陛下说谁有道理,谁就有道理。”

    张亦云眸子一缩,道:

    “也就是说,你也觉得,赵之柱说得有道理?”

    刘德海略有些诧异地道:

    “陛下不是采用了赵大人的意见吗?”

    张亦云闻言,轻轻摇了摇头道:

    “朕采用了他赵之柱的意见,却并不代表他赵之柱就是对的。”

    “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张亦云眼底露出一抹凝重,喃喃道:

    “帝王之术,上御群臣,下御万民。”

    “讲究的是一个均衡之术,朝堂之上,若是只有一个声音,那也只能是朕的声音。”

    “所谓对错,其实无关紧要,某些时候,朕也是一个凡人,又岂能事事都是对的?”

    刘德海脸上露出一抹思索之色道:

    “也就是说,陛下您的意思是,李侯爷,说不好真能为帅,出征南境三州?”

    张亦云轻笑一声,重新躺回了座位,喃喃道:

    “若他不是李洛,朕又何尝不能放手让他一试?”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