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元末我为王 > 第118章 年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年关已过,年味渐散。

    大年初五,一阵阵迎接财神的爆竹声下,这个年算是过了。

    不同于瑞安县往年的清静,爆竹声落,一辆辆马车从瑞安县各地而出,齐齐朝着瑞安县城而去。

    急了!

    瑞安县内的士族急了,没办法不急。

    经方国珍霍霍了一遍的温州路,整体局势逐渐平复,水面渐清,各类得到确认的消息不断袭来。

    泰不华高升都元帅,奥鲁赤执掌温州,温州知府高升……

    高层的消息,对于瑞安士族而言太远。

    平日里巴结不上,如今更是搭不上话,就算有机会对上开口,温州高层多半对此当成放屁。

    可瑞安县城的变化……

    县令,迟迟没有就位,并且有消息说,未来两三年都没有人选。

    县丞换成了汪广洋,这人是谁,什么来历?

    经过半个月,该查清楚的也都查清楚,江南士族出生,进士及第,吴贤的人,温州商贾的代表。

    不仅如此,县尉,主簿,都不是他们的人。

    这怎么搞?

    县官的不如现管,县老爷变了天,瑞安的天也要跟这变。

    一想到过去百年中,士族被一群满身铜臭味的商贾逼的只剩下这点地盘,如今还要将最后的地盘交出去,百年前从北方搬迁来的士族,便有一种被人强行喂了一口屎的恶心感。

    要是天变与巨富,高官之手,瑞安士族或许还能接受,毕竟大势不饶人,元朝不是宋朝,士大夫的天下已经远去,自身没能力该认的还是要认。

    可吴贤算什么?

    一晚辈,一商贾小辈,一个只会玩花头的孩子,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掌控瑞安?

    遥想当年,追忆先祖,浓浓的不甘化为愤怒藏于胸中。

    可问题是,他们又不敢真的砸锅。

    百年钝肉刀子一点点割肉,消磨不仅仅是家族的财富与底蕴,更是阉割了人心中的心气与心智。

    ……

    “老爷!”

    安康房,邓府后院。

    年老的管家,恭敬的走到老人身旁,“六家家主,三院的山长都到了……”

    士大夫的天已经变了百年,曾经高高在上的人上人,如今仅比乞丐高了一等。

    百年来,无数士族化为寒门,无数读书人投身与商贾之家。

    礼仪道德不断崩坏。

    曾今的浪漫化为泡影,昔日的志气化为酸臭。

    作为瑞安士族的代表,邓家要不是老爷健在,或许也早已经改变门第。

    没办法!

    在没有免税权利的元朝,曾今纵有万亩良田,架子放不下来,也是没法好好生活。

    钱!

    一切说到头,都是钱!

    “秦公子到了吗?”

    抿了一口香茶,邓知荣苦涩笑道。

    活了七十年,看了一甲子山河变化,苦等了四十年科举,谋求了半生官位。

    活到今时今日,邓知荣哪里还不知道,这个时代就算有变,他也是等不到了。

    是继续抱着祖宗排位等死?

    还是……

    邓知荣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未来终究是未来,家族挺不过这一关,终究是要活在当下。

    “到了,已在雅香阁候着了!”

    “世道不变,唯有自己变,再不变,老夫怕是……”

    一声长叹。

    这都是什么鬼世道?

    士族失财,传承难继……商贾求学,出职任官。

    ……

    “秦爷,今日瑞安该来的都来了!”

    曾今的瑞安,也是一处治学圣地,北派,南派思想交汇,文学气息浓烈。

    就算是在元朝统治的百年中,先后也出现三位大儒。

    县外的三座书院,就是三团儒学的火种。

    七大士族,无不有数百年的传承,历代进士加起来接近百人,至于举人什么的,更是数不胜数。

    家传抄本,经意,大儒笔记,更是堆积如山。

    可惜一代版本一代神,当年版本的攻略与今日再无半点用处。

    “让你统计都统计好了?”

    “统计好了!”

    秦世杰,掏出一本小册子。

    不同于死守古法瑞安士族,身在高邮秦家要相对灵活,北宋年间便借助矛港的地利抢占水运之便,如坐地虎一般广吸水运之财。

    改朝换代之后,私盐份额逐渐减少,可秦家依旧能依靠水运活得滋润。

    活得是没宋朝好,但终究留给了族人,游学,拜访名师机会,不像瑞安士族这样,被生生锁死在一县之地,任人宰割!

    “瑞安七族,如今最惨的崔家,根据我们的调查,崔家与清河有关,南宋崔家南渡瑞安,借助朝中势力,占下万亩良田,广收因南渡而逃散崔氏族人,人口一度达到三千六百多人,更新建了崔河镇,清龙镇两镇!”

    范仲淹之所以被士族记住,不是他做官有多厉害,政建有多牛逼,纯粹是因为范仲淹发明了族田制,与后世家时代,确保了士族的传承。

    仅这一点,范仲淹之名便可被士族神化。

    不开玩笑的说,祖田多寡,就是一个士族地位的象征。

    没有祖田,百年来,士族早就凉了。

    “不过如今,崔家宗亲,姻亲已破万人,族田则所见至三千亩,大量的崔家人口卖身为奴,如今的清龙镇更是变成了黄家镇,半数崔姓沦为佃农!”

    “可以说,相较于邓家,崔家更想改变,不然……”

    大家士族之中,总有一批不安分的人,秦世杰就是其中的代表,不然也不会跟着秦世安南下温州。

    什么兔死狐悲,什么恋人伤感,秦世杰根本不在乎。

    可以的话,他如今只想笑。

    崔家啊,管他有清河崔家真正的关系是什么,这一姓氏便可说明很多东西。

    “也就是说如今条件好一点,就只剩下邓家和元家了?”

    “好个屁!”

    一声冷嗤,秦世杰冷笑道,“元家的书院都快被人抢了,至于邓知慧为了买官,前前后后被捐出去十余万两,也就现在还活着,靠着所谓的年纪和威望压着,人一旦没了,邓家的情况不会比崔家好到哪里去,就我知道的,邓家如今至少还欠着温州商贾近三万两银子!”

    “给面子不收而已,不给面子,邓家瞬间分崩离析!”

    “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贤哥儿,为什么要拉拢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道德先生!”

    资料不查,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知道。

    资料一查,比对现实,秦世杰对于瑞安士族越发看不起,被人割肉放血怎么多年还不自知,多年转型的机会放手,死了也是活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