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元末我为王 > 第124章 家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贤这边领着汪广洋,阿左出门踏青放松,吴文后脚则进了吴家祠堂。

    一国之中,在祭在戎。

    祭,就是祭天。

    荣,就是军队。

    下放到一族也是同样的道理,宗祠寄托族人血脉亲情,祖田寄托族人的肉身。

    说没有私兵,那广阔的祖田上的族人,佃农等青壮养着干什么?

    精壮者通过镇上的弓箭社进行武力转化,从中年老者日后充当家老,族老,自成一体系。

    之前能拉出百人的队伍,某种意义都是吴家的私兵。

    只是没那么牢靠,因此现在要练。

    ……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

    宗祠古朴,大气而厚重,香火经年不觉,高大的牌位墙下,吴家家主,三大房头,十三位族老系数到位。

    吴文独立于大堂中间,一点点将自己想的,与吴贤说的复述了一点。

    “看的出来,贤哥儿还没被外界花花世界迷了眼,是晓得轻重的!”吴世华坐在下首第一张座位上,转头冲着吴世宽说道。

    吴贤救了自己的儿子,吴世华本身也不想争。

    “该说的老九都已说了,甭管是大蒜素,还是青霉素,任取其一,我吴家都可以重定核心,尤其是大蒜素,如果真如贤哥儿说的那样,对于远航航行将有大作用!”吴宽定捏着胡须笑了笑了。

    “世道变了,家族要收缩,必定要舍弃一些东西,咱家的情况与其他家族不同,可用之人太少,姻亲虎视眈眈,就等着咱们自己出错,让你们生孩子不生,说是怜惜老婆,但你们娶妾啊!”一位年老的族老封封不平,“到了如今,还有犹犹豫豫,想怎么样?”

    家族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生产力不足的世道下,个体的力量再强也难以展现,唯有牢牢地抱团才能解决一些问题与麻烦。

    吴家财多人少。

    世道太平,各方坐镇人员不缺,缺的也能用心腹来添补。

    可当世道将乱,要乱之际,族人稀少的情况就成了致命的麻烦,人心难测,再死忠的心腹也经受不住世道的考验。

    方国珍不搞事,大家还不着急,可随着方国珍一轮祸害,吴贤这个时候再不收缩,搞不好就要被人钝刀子割肉,一点点放血而亡。

    收缩人马,已然成定局。

    可问题是收缩人马,势力之后,吴家当如何在未来生存下来,就成了当下最要紧的考虑。

    瑞安士族,困局与一县,百年渐亡。

    别看吴家如今势大,可商贾的身份终究不保险,对士族猎手们还需要考虑有的没有的,可对吴家,一旦察觉到吴家势弱,短暂的观望后就会有人扑上来。

    之前那把火,吴家反击那么快。

    就是不想让人看到虚弱的一面,哪怕只是一时的意外虚弱。

    “造娃,说传还是要造娃,娃娃越多,吴家的血脉才有保证,之前我吴家四房分散三弟,老夫想管也管不着,如今都回来了,自己婆娘不想生,那就娶妾,不需要什么感情,多几张嘴而已,姻亲有缺,那就从勾栏里找干净的,这件事老九你要盯着!”

    “……”

    一众中年男人脸红着,看着族中家老。

    “我盯着,我盯什么?”吴老九红着脸叫道,“我还能钻进你们床上去?今日说的是转型,这事下次再说!”

    “孩子的事情先放一下!”

    看着越说越没谱家老,吴世宽拍了拍手,“收缩是必然的,我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族人一个都不能少。

    扬州那边三房就别去,逐步减少扬州的产业,抽离人手回归飞鹤,回来的时候也不闲着,带点可调教的人手回来,争取在两年之内,全须全尾的撤回来!”

    “明白!”

    一直没说话的三房房头吴宽堂点了点头,“如今白驹场盐丁混乱,我争取通过两年时间带回一圩人马回来,但事先你们得先把矿山开出来,不然没道理安置!”

    世道乱了,人手要收缩,武力也要充沛。

    处州,终究是中原的边缘地带,青田一县人口也就五六万人,分到镇一级也就三四千人。

    太鹤镇属大镇,但人手先天限制在那里。

    什么都需要人力,就算吴家有心,也难以有足够的人手脱产进行军训。

    一圩人马不多,四五百号人,青壮百来号人,这可是多出来的。

    甭管是直接军训,还是替代军炼,一个百户营还是能整出来的。

    矿山就是借口……

    “先把青壮移过来!”

    这是在照抄洞头商会的勾当,有人才有一切,而时间则可稳定所有,要不是吴贤玩出了花样,吴家这个时候绝对要头大。

    “加上家族现在的武丁,有了这一圩人马,也就两营而已。

    外人不可信,我觉得可以配置一些昆仑奴,不需要太多五十人就够了!”负责泉州的四方房头吴祭沉声说道。

    在场都是从人心世道中历练出来的人精。

    害人之心,吴家受限于自身规模,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不多。

    可防人之心,各顶各的点满。

    “可以,不过吴祭你的四房不用回来,继续待在泉州,中原若是有变,你直接商船南下,中原一日不定,一日不归!”吴世宽看向吴祭。

    ……

    “家里的气氛有点压抑!”

    踏青而归,吴贤明显感受到族里的气氛,比之往日更为压抑,好似有什么大变故!

    “祖祠今日又开了,应该是商量收缩,转型的事,早些时候文少爷问少爷的话,应该就是今天的重中之重!”

    祖祠开放,没带少爷,不是不看重,而是吴贤的今天已经隐隐脱离吴家的范畴。

    不是要做切割,更像是一种放手。

    “背靠太鹤,转型药典,不失是一个好法子,毕竟世道不管怎么改,医药永远都是占据一分,这可比商贾的身份要好的多!”

    别看影视剧里,太医好似不是被砍头,就是在砍头的路上。

    医生的社会地位底下。

    实则在古代,医道同等,没名声你还能欺压一下,有名声的医道世家,其影响力半点不亚于士族,不管怎排都属于中三流,远非商贾可以比拟。

    早些日子,吴世宽就找来吴贤,询问吴家是否能借青霉素,大蒜素,改换门第成为医商家族,重立家族基础。

    对此,吴贤没什么太多的想法,他这边成了,吴家不会差,他这边不成,吴家之前的布置也可以走,唯有中等的情况,吴家才需要依靠医改门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