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天下第一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凤和沫沫儿两个人负责的帮扶对象,一个是村儿里的“孩子王”李清山,一个就是“第一懒”赵大山。

    这两个人由于名字里都有个“山”字,被干部们戏称为“扶贫路上的两座大山”。

    李清山家里穷,是由于孩子多,结婚十几年,两口子光生了孩子了,李青山的老婆,在人们的印象里,总是抱着个小娃娃在门口儿坐着。

    为了生儿子,两口子生了八个女儿。

    计划生育紧张那些年,李青山的老婆怀了孕便四处躲着,直到孩子出生才抱着孩子回来。

    所以,人们只要看不到李青山老婆抱着小娃娃在门口儿坐着,就知道她肯定是又怀孕了,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他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可李青山不在乎,大女儿已经十八岁了,虽然没到出嫁的年纪,可按照当地风俗,是可以订婚的了。

    李青山放出话儿去,想娶他的女儿,最少要准备二十万的彩礼。

    他要价虽高,可是不挑人儿,给钱就行,所以,一时间媒人也是挤破门的。

    这些媒人提的,要么是身体有缺陷的,要么是智力不太达标的,都是家里条件尚可,孩子有毛病娶不上媳妇儿的。

    李青山给闺女选的这户人家,只有老母亲和一个唐氏综合征的儿子。

    这家的条件本来挺困难的,后来,老父亲去矿上挖煤,结果出了矿难,矿主赔了他家一笔钱。

    媒人一提这家的条件,李青山就动了心,据说那场矿难赔了他家七八十万呢,拿出二十万来娶媳妇儿,还剩五十多万。

    这家儿子傻,老母亲又体弱多病,闺女进门儿就当家,唐氏儿活不长,将来这些钱还不都是闺女的?

    闺女的,也就是自己的,牺牲闺女几年的光阴,自己白捡这么大一笔钱,多好的买卖?

    李青山仿佛看到了一条生财之道,闺女多怕啥?一个闺女二十万,八个闺女就是一百六十万,他们两口子什么都不干,只收彩礼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这李青山虽然家里穷,可日子过得最潇洒,政府每个月都会给他家贫困补助,给些米面油啥的,他拿到钱便买酒买肉,没了钱便跑去乡政府要。

    你敢不给他,他便会带着老婆,领上台阶儿一样的八个孩子,去县政府门口儿跪着。

    金凤没来的时候,马清风他们的策略就是哄着他,你来政府要钱?你要钱买什么?衣服?镇政府的干部们家里都有些穿不着的旧衣服拿来给你。

    没吃的?政府食堂给你打饭。

    屋顶漏雨?政府派人给你修。

    能不掏钱,就尽量拖了不给钱,实在拖不过去,就给上一些。

    给他找地方上班,他干不了几天便跑回来了:“哎呀呀,不得了,累死老子了。”

    于他来说,还是去乡政府要钱来得轻松。

    李青山便一直奔波在和马清风斗智斗勇的路上。

    而赵大山穷,完全是因为懒。

    他就一个人,三十五六岁,没父没母,没老婆没孩儿,光棍儿一个人,按说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随便打份工,日子都不会过得太差。

    可他偏偏就把自己过得啥也不是,原因无非一个字,懒!

    他懒到什么地步呢?政府给的米面油,他都放在小卖店,每天只和胖嫂要六个馒头,两袋咸菜。

    他自己不去拿,街坊邻居谁去买东西,顺便就给他带回来。

    他的家,没有院墙,只光秃秃的三间老旧的蓝砖房,窗户还是糊纸的那种民间称之为“老虎大张嘴”的样式。

    每年头入冬,村儿里好心的婶子大娘们,就会帮他在窗户上糊一层白纸,这一糊就是一年,就算破了,冬天漏风,夏天进雨他也不会去管它。

    他的衣服也从来不去洗,冬天的时候,天气冷,他便把能穿的衣服全都穿在身上,也不管棉的单的,左一层右一层,用他的话说:“多一层就比少一层暖和。”

    夏天的时候,他所有的衣服全在房子前的晾衣绳上搭着,每每下雨天,他都会十分高兴:“老天爷帮我洗衣服呢。”

    他的衣服,都是村儿里人给的,他不挑新旧,不挑颜色,不挑款式,甚至不挑男女,只要有人给他,他就高兴。

    有的时候,也会有婶子大娘的看不过眼,问他:“你那衣服怎么也不说洗洗?不管新旧,最起码穿个干净。”

    他便好脾气的解释:“不能洗啊,不洗还能穿,一洗就烂掉了。”

    他很少出门,也从来不和政府要东西,用他的话说:“太远了,懒得去。”给就要不给就算。

    政府给他找地方上班他不去:“上班干啥?有吃有喝的,挣那些钱干啥?”

    “挣钱娶媳妇儿啊。”

    “我可不要媳妇儿,女人,麻烦,要吃要喝要钱花。”

    “你不娶媳妇儿,没有孩子,老了谁管你?”

    “想那些干啥?我娶了媳妇儿,有了孩子,明儿就死了你能拉得住?”

    “你就懒吧,哪天死在屋里都没人知道。”

    “你爱咋说咋说吧,我懒得理你,睡觉了,做个梦,就啥都有了。”

    谁劝他,到最后都弄了自己一肚子气,后来就没人理他了。

    原来,国家每个月给他三百块钱的救济金,后来加大了扶贫力度,救济金从每月三百增加到了一千二。

    这下他更不去上班了,没个月的钱都给胖嫂,每天四十块钱,什么都不干,还能吃好喝好。

    村儿里人看着生气,凭什么啊?庄户人家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居然没人家整天躺在家里睡觉的吃的好。

    再后来,扶贫力度又加大,像他这种没媳妇儿没孩儿单身汉,看病国家给报销,投入雨季的时候,政府又拨了一笔钱给他,用于危房改造。

    于是,就有人叹气,有儿子又怎么样呢?你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养大的儿子,你给他娶妻生子后,他就能给你养老?

    不孝顺的儿子大有人在,再者说,儿子孝顺又怎么样?你七老八十了,有了什么大病,他就能给你出钱看病?大多是有心无力吧?

    这么看来,有媳妇儿孩儿的,倒没有光棍儿一个人日子过得好。

    于是,便有了“懒夫懒汉,政府管饭”的说法儿。

    沫沫儿和金凤两个人研究了半天,这样的帮扶对象,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贫困的现状,真的是太难了。

    这两个人是全县干部都头疼的,这些年,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沫沫儿愁的两手托腮,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金凤见一时半会儿也没啥办法,便回家看爷爷奶奶去了。

    不管他们个良娣之间有什么样的不愉快,可于金凤来,他们还是她的亲人。

    良娣也没有为难金凤,自己和赵大宝失败的婚姻,和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她反复叮嘱金凤:“告诉你爸爸,不要再来养殖场找我了,我有我自己的生活,而且过得很好。

    他不是有了喜欢的人吗?如果他想把新人领回来,你也不要阻拦。”

    金凤便叹了口气,她没有劝母亲原谅父亲,如果母亲觉的日子挺好,那就随她去吧。

    毕竟,谁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吗?

    她忽然就想到武家豪,如果,自己真的嫁给了武家豪,他如果做出和父亲一样大事情来,自己会不会原谅他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