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友谅大声的呼喊着,全然没有了方才的镇定。
因为在他眼中,刚才的那两个人消失的实在是太过诡异了,毫无征兆,就仿佛像是。。。鬼魂一般。
此时陈友谅的脸色煞白,听到大门的响声,转头看去。
只见他的亲兵们终于走了进来。
但是在看到陈友谅那一副被下惨的模样后,很是疑惑。
“陛下,您怎么了?”
没错,他的亲兵都知道他今天的目的,所以早早的就已经改口了,这也是为了拍马屁。
“你们。。。方才我打开大门,你们没有看到我吗?”
陈友谅本来想直接问话的,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其他的人了,所以就改口问刚才开门的事。
可是他的亲兵们还是面露疑惑之色,摇了摇头,道。
“陛下,刚才我等一直站在门外,根本就没有看到大门打开啊,而且您刚才是在做什么?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可是您没有发话,我们也不敢进来,所以。。。”
。。。。。。
这一刻,陈友谅的心沉了下去。
他不认为他的亲兵会骗他,如果眼前的人于刚才的那两个人是一伙的话,自己早就身首异处了。
现在他可以确定,自己的人绝对没有勾结那两个人。
那也就证明了......
陈友谅猛然一惊,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刚才那两个人是能人异士,有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手段,能够迷惑自己的感官。
不然根本解释不了刚才发生的事。
想到这里,陈友谅有些忧心忡忡了。
因为刚才陈妙妙说过,他这次攻打应天是不会成功的,难道她会从中作梗吗?
陈友谅不确定,但是又不得不相信。
所以他决定了,今日登基,明日就出兵!
至于能不能攻下应天,不是嘴上说了算的,还是要真刀实枪的打一场才行。
如果赢了的话,那就证明那个女子是在胡说,根本就不用管她。
可万一要是真的输了的话......
那就只能等着她再次找来了,到时候就跟她好好的谈一谈。
相通后,陈友谅定了定心神,沉声道。
“准备登基适宜,今日朕要登记为帝!”
而亲信们听到这话,眼神中都充满了激动。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陈友谅终于把徐寿辉给弄死,要自己称帝了。
那自己这些人岂不是就成了从龙之臣?
以后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啊!
这就是人的本性,可能现在陈友谅当了皇帝,这些人认为自己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如果军队中再出现一个王友谅,张友谅。
他们的亲信们,也是会跟现在的人同样的想法。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一点错也没有。
于是,1360年的六月十六日,陈友谅在暴风雨中,于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
年号为“大义”!
虽然陈友谅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讲道义的人,但她确实一个敢作敢当的人,把年号定为“大义”,真是够狠的,世军多维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号取为“大义”。
而且在他眼中,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狗屁。
甚至他定年号为“大义”,还有一层深层次的意思。
那就是要给那些道学先生们看看,因为先生们都是不齿弑君夺位的行为,他就是要这么做,还要把年号定位“大义”,就是要好好的打那些先生们的脸!
。。。。。。
几日之后,身处应天的朱元璋得到消息,陈友谅已经称帝了,并且已经完全攻占了太平。
甚至已经出兵,朝他的应天攻来。
这可让朱元璋有些犯愁了,因为之前他刚给张士诚写过一封信,大致的内容就是。
“我是贫苦农民,你是私盐贩子,大家都是苦命的人,相安无事不好吗?”
可张士诚根本就没有搭理他。
朱元璋也知道,张士诚答应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还是试了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期间,他还要留出心思找防御张士诚,可现在得到的消息,陈友谅的大军马上就要过来了。
当日夜里,朱元璋就着急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
他也命人去请刘武前来了,可是刘武却以照顾孩子为由,拒绝前来。
朱元璋无奈,不过刘武还是让人捎来了一句话。
“听从你的本心行事!”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让有些焦头烂额的朱元璋稍微放宽了一点的心。
会议开始了,这次朱元璋没有叫徐达等武将前来,因为在他眼中,那些人虽然能领兵大战,但是单论脑子的话,肯定是不如眼前这些谋士的。
又会动脑子,手脚功夫又好,并不是所有人都跟刘武一样。
不过在这件事上朱元璋就有些糊涂了,徐达是他的发小,小时候一起的玩伴。
真要是论起来的话,徐达的脑子一点都不笨,甚至比起来的话,李善长都有些不如他。
只是需要时常的出去打仗,所以一般就很少动脑子了。
朱元璋坐上正坐上,望着屋内的十余人。
可除了李善长和刘基,其他的人基本上就没怎么见过面。
但是眼下是最关键的时刻,刘武就不肯来,他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一股脑的把所有人都叫了过来。
希望从他们的口中,可以听到有些什么好主意。
但是很快的,朱元璋就失望了,因为他叫不出名字的那些谋士们,都是一脸便秘的表情,甚至还在吹嘘着汉军的强大,议论着太平如何让如何让的失手,自己的军队如何如何的差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决不能战,战则必亡。
事到如今,为由一计,那就是投降陈友谅,这样才会有活命的机会。
在听到这话的时候,朱元璋气的一拍桌子,大叫道。
“来人!把这个人给咱拖出去斩了!不出好主意就算了,居然还蛊惑咱投降?其罪当诛!”
很快就进来了两个人,把刚才说要投降的那个人给拉了出去,不管那个人怎么求饶,朱元璋都不会放过他的。
因为刘武曾经说过,他以后会当皇帝的,如果连一个“小小”的陈友谅都对付不了,还怎么对付元朝那庞大的军队?
见到朱元璋已经彻底的发怒了,甚至已经开始杀人,剩下的谋士们都安安静静的闭上了嘴巴。
朱元璋有些失望的看着这些人,他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大号了包裹,甚至已经准备好了逃跑的车辆,随时随地的准备投降于陈友谅。
然后在他失败的时候顺便再狠狠的踩上他一脚。
朱元璋没有猜错,其实他们得到陈友谅称帝的消息,一点也不比朱元璋晚多少。
因为刘基和李善长的地位太高,他们也只能团结在一起,暗中商量着,等陈友谅攻进应天后,直接去投降的。
可刚刚那个倒霉蛋,可能是说的有些嗨了,直接就把他们偷偷商议的话可说了出来。
惹怒了朱元璋,从而丢了性命。
所以他们现在什么也不敢说了,万一说的哪句话再彻底激怒了朱元璋,自己岂不是也要赔上小命?
刘基看相了李善长,正好对上了他的目光,二人很有默契的点了点头。
李善长直接站了起来,对其他的谋士们说道。
“你们都下去吧,反正也说不出来个什么好主意,回家好好等候消息吧,但是。。。”
眼神突然一冷。
“如果让我发现你们有谁想要逃走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其他的几位谋士们如蒙大赦,同时快速的走了出去。
眨眼间,屋内就只剩下朱元璋,李善长与刘基三人。
朱元璋此时一脸的愁容,根本就没关心刚才李善长说的是什么,况且就算他关心了,也不会阻止。
毕竟李善长可是自己的后勤大总管啊,好多事还都得指望着他呢!
屋内终于清净了,刘基面色平静的对朱元璋说道。
“元帅,军师是怎么说的?”
朱元璋闻言,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说出了刘武命人带来的那句话。
刘基细细的品味了一番,脸上瞬间充满了笑容,道。
“元帅放心,我已经明白了军师的意思,咱们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应战就好,而且。。。。。。很大的可能会赢的!”
“你为何如此的肯定?”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望着胸有成竹的刘基。
而刘基还没有发话,李善长却率先说了出来。
“元帅啊,你可真是当局者迷啊。你想想,你跟军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朱元璋本来还是很聪明的,可眼前的两个人一直在打哑迷,弄的他有些心烦意乱。
可是看到他们那么淡定的表情,朱元璋也受到了传染。
开始自己洗考自己与刘武的关系。
嗯,首先刘武是我的军师。
然后他还是秀儿的哥哥。
秀儿又是我的娘子,棣儿的母亲。
刘武是棣儿的舅舅。
嗯......他还是我的大舅子。
想明白这些关系后,朱元璋更加的疑惑了。
“嗯......咱已经想明白军师与咱的关系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别说军师今天没来,就算他来了,也不可能凭空给咱变出来几十万的大军啊!”
听到朱元璋的话后,李善长和刘基对视一眼,脸上充满了无奈。
并且他们心中的想法还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朱元璋现在脑子已经懵了,连最简单的思考都不会了。
这下子刘基再也不卖关子了,开口说道。
“元帅啊,请问军师有准备要逃跑吗?”
朱元璋摇头。
“他的妹妹,还有他的外甥有准备要逃跑吗?”
朱元璋再次的摇头。
不过这次他好像反应过来了,一脸期盼的表情。
“难道。。。。。。”
刘基点了点头,笃定道。
“没错!既然军师没有逃走,也没有通知他的妹妹和外甥逃走,那就证明了,他已经算出来,这次陈友谅进攻应天,绝对是不可能得逞的!”
听闻这话,朱元璋眉毛一挑,瞬间反应了过来。
对啊,军师都没说要逃走,也没通知秀儿要走。
陈友谅可是知道他的,如果真的攻进了应天,能让他活着?
就算最后真的不杀死他,以军师那小心眼的性格,肯定也不会帮陈友谅的。
而且朱元璋还想到了一点,刘武现在可是当爹的人了,就算他自己刀枪不入,功夫了得。
可也不能在乱军中好好的保护他的孩子,更别说还有一个宁珠了。
所以,现在朱元璋本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其实他作用应天这处风水宝地,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防守,就算真的打不过陈友谅,防守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只不过他现在不只是代表着他自己,还代表着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
所以他当局者迷了,陷入了死胡同。
李善长察觉到了朱元璋心态的变化,开到说道。
“元帅,现在当务之急,是想着怎么埋伏陈友谅的军队,咱们身处这么好的地势,只能打伏击战,正面是打不过的,只能智取。”
“可能这就是军师给予我等的考验,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可以打败陈友谅的!”
此时的朱元璋再次振作了起来,一点也不像刚才那样的垂头丧气,开始好好的研究起来怎么才能最好的埋伏陈友谅。
而在屋内,正顶着一双熊猫眼,双手抱着孩子的刘武突然打了个喷嚏。
“难道有人在惦记我?不会是朱元璋在骂我吧?我现在什么能力都没有了,根本帮不上忙啊!”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在背后骂自己,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朱元璋绝对跟别人在议论自己。
不过刘武还是很放心的,有江生的存在,陈友谅是绝对不会攻进应天的。
自己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照看孩子,其他的一概不管!
......
经过一晚上的商议,朱元璋终于决定了,准备在龙湾这个地方,打陈友谅一个措手不及。
为什么要选择那里呢?
因为朱元璋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订地点,伺机埋伏。
他分析了陈友谅的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兵直抵应天城墙之前下。
在这条水路上,战舰唯一的阻碍,就是长江到应天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桥。
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他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所以。。。
朱元璋把地点定在了龙湾。
龙湾有着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如果到了此地,就只能上岸。
而自己的军队就呢呢个利用当地的是会上做为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
所以这就就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
战斗的时间点要来了,1360年六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终于率领他的舰队抵达了。
但是他也不傻,明明手上有着战舰,不可能会上岸与朱元璋对拼的。
所以陈友谅定下的路线就是顺着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一坐木桥之前。
只要过了这座桥,他的战舰就畅通无阻了!
可是......
当他看到原本应该伫立在那里的木桥,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石桥,这就把他的大军给阻挡住了。
如果还是木桥,直接用船撞开就完事了。
可眼前的是石桥啊,真要是拿船去撞的话,估计也能撞开,但是肯定船也不就不能用了。
最前方的船如果不能用了,后面的船也过不去啊!
没有办法,陈友谅只能暗骂朱元璋是无耻之徒,都不敢与他正面决战。
可是战场就是这样,只要能赢,什么手段都是不在乎的。
况且只是把原本的木桥换成了石桥而已,这怎么就成无耻了呢?
最后没有办法,陈友谅只能命人调转舰队,准备到龙湾那里登陆。
虽然不愿意,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只要自己的军队都能顺利的上岸,就算没有战船也是一样的。
朱元璋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
但是。。。。。。
意外再次的发生了。
当陈友谅满心欢喜的在龙湾登陆后,等待着他的却是早已设好的埋伏。
就在陈友谅的多有士兵都上岸后,并且正如朱元璋所预料的那样,进入了埋伏圈。
而士兵们的心情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偷袭。
既然是偷袭,那就没必要把气氛搞的那么紧张。
但是突然间,他们发现不对劲了。
有五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出现,甚至可以看到他们盔甲上的反光。
可是那些人却没有着急进攻,而是伫立在那里,仿佛鬼魂一般。
此时的战场上极为的安静,陈友谅见到那些人出现的时候,心中就已经知道自己中了埋伏。
不过他是什么人?
这种事还不至于把他吓到,快速的命人撤退。
可是朱元璋的人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率领着将士们对汉军展开了轮番的冲击。
而毫无准备的汉军根本无法抵抗,只能仓皇的逃窜。
想着只要登上船只就没事了,可是,天要人亡,谁都挡不住。
陈友谅在登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退潮的事,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有些危险了。
潮水退去,船只搁浅了。
眼看不能上船,很多的汉军也只能跳入长江,希望可以逃生。
但是长江是随便就可以跳的吗?
很多人跳下去后,根本就没有再冒出头来,估计是已经沉到江底去了。
而陈友谅呢?
只能乘坐着小船逃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