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真没想让娘子当女皇 > 第88章 石蜜和种甘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薛绍认真考虑着越0南的威胁。

    穷山恶水出刁民。

    越0南毕竟是番邦夷族,叛乱随时可能发生。

    总之史书记载,两三年后越0南就爆发大规模叛乱,越0南人李嗣先、丁健等攻破安南都护府,兵锋直指广0州。

    所以除了重建都督府,修建防御工事之外,恐怕还得养一支军队才行。

    驻扎在广0州的唐军不过两千来人。

    大唐守备岭南的兵力主要驻扎在桂州,也就是现代的桂0林市一带。

    如果广0州城有危险,朝廷必须下令让桂州调兵过来援救。

    如果越0南真的叛乱,等桂州的援军来到,广0州恐怕已经遭了大灾。

    所以眼下薛绍的工作等于是在经略岭南。

    得扩建广0州府,还得蓄养军队。

    在长安再怎么折腾,也只是做点自家的生意。

    这经略岭南一地,需要的支出得海了去了。

    得想法子赚更多的钱。

    造纸是一门好生意,外贸的需求摆在那里,此外还有内需呢。

    岭南这半开化的地方,大多数人是不识字,也用不着纸张的。

    但这是庞大的潜在市场啊!

    通过想办法拉动内需,还可以销售更多的纸张。

    但是造纸的效率得提高。

    而且不能光靠造纸这一门产业。

    必须形成产业配套。

    嗯。

    是的。

    建立产业配套体系是提高生产力最科学的方式。

    什么产业能和“造纸”这门产业形成配套呢?

    薛绍又上集市溜达一圈。

    他看见一家招牌写着“天竺会馆”的店铺。

    天竺就是印度,这是印度商人开的店铺。

    店铺里头最贵重的商品是一种金黄色的物事,被称为“石蜜”。

    石蜜的售价是一两卖200文钱,堪称贵重。

    但薛绍一看就知道,这石蜜其实就是黄糖。

    在这个时代华夏还没有掌握大规模制糖的技术,甘蔗在太宗皇帝时代初引入中原,但还没普及开来,华夏还没有形成制糖的产业。

    所以“糖”在大唐是稀罕物,需要从印度进口。

    眼下“石蜜”是大唐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薛绍想了想。

    岭南地区是适宜种甘蔗,甘蔗是半年一熟,长得快,收成也快。

    最重要的是,种甘蔗榨糖和造纸可以形成产业配套。

    榨糖之后留下的蔗渣、废糖、滤泥可以作为制作纸张的原料。

    这样造纸就更便利了,不用花大力气去砍毛竹,而且用蔗渣制出来的纸张质量还更好。

    薛绍马上给了天竺商人一些钱财,问他们买了一批甘蔗的蔗种。

    甘蔗用头部就可以繁殖,所以买甘蔗种并不难。

    天竺商人出于商业利益垄断的考虑,不愿意出卖蔗种,但奈何薛绍是广0州都督啊,他们得罪谁都不敢得罪广0州都督。

    薛绍拿到甘蔗种,立马在新建的都督府旁边开辟一大片甘蔗园。

    这个时候是农历四月,正是甘蔗下种的季节。

    于是,薛绍一边继续砍毛竹造纸,一边种甘蔗。

    事情可多得很,忙活得很。

    好在有小娘子帮忙。

    小娘子经过在天后那边当了一年的女官的历练,能力大幅提升,作为夫君的贤内助,还是相当给力的。

    在小娘子的管理和筹办之下,造纸的业务,种甘蔗的业务都开展得井井有条。

    李令月则是觉得跟着夫君“创业”太有成就感了。

    用竹子造纸,从天竺引进甘蔗,这都是前所未见的事情。

    而且这些事情不仅利己,还利国利民。

    造纸不仅赚钱,也让更多的人有纸可以用,这样就让更多人可以识字读书。

    推动知识普及,善莫大焉啊!

    还有从天竺引进甘蔗,这是给大唐新添了一种经济作物,如果这长出来像竹子一般的东西真能制出石蜜,那大唐百姓就有糖可以吃了。

    让大唐自己能制糖,让普通百姓吃得起糖,这也是善莫大焉啊!

    哎!

    我夫君为何知晓这么多知识?

    简直不知如何表达对夫君的崇拜。

    李令月干得起劲,每天数着日子看着甘蔗成长。

    到了九月,第一批早熟的甘蔗可以收割了。

    薛绍收割了甘蔗,着手制作石蜜。

    第一步是榨汁。

    薛绍事先已经准备好大石磨,甘蔗放进石磨里头压榨三轮,蔗汁就给榨出来了。

    第二步是熬煮。

    将蔗汁倒进大铁锅里头慢火熬,将水分蒸发掉,将蔗汁煮到相当黏稠。

    第三部是晾晒。

    将浓稠的蔗汁放到阳光下晾晒,蔗汁凝固,就成为石蜜。

    石蜜的制作工艺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有规模种植的甘蔗就好办。

    制成石蜜之后,薛绍将甘蔗渣、废蜜、滤泥等制作石蜜剩下的废料用以造纸。

    用甘蔗渣混合毛竹制出来的纸更加洁白光滑,品质远比中原用桑皮、藤皮制成的纸好。

    很好。

    薛绍很满意。

    产业联动配套形成了。

    种甘蔗,制石蜜,废料用以造纸,这产业势必高效高产。

    薛绍划出来一千亩土地作为产业园区,里面种甘蔗,制石蜜,造纸等产业一应俱全。

    石蜜、纸张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投放市场。

    扩大产业赚了钱,薛绍继续投入建造都督府。

    都督府修建了堪比长安城的高大城墙,府内则修建了宽阔舒适的西堂,建筑标准仿照长安城的驸马府。

    然后,薛绍开始募兵和训练军队。

    募兵倒是好办,这近一年来他在这边造纸、种甘蔗,已经收揽了一堆青壮劳动力,这个时代当兵又不需要什么文凭学识,只要身体好,智力正常就行了,所以以这些人为班底,再招募一些壮实的年轻人,将他们训练成士兵就是了。

    薛绍很快募集了五千兵士。

    这些人属于驸马爷的“私家府兵”,也就是驸马爷的私人军队。

    他们平日里从事生产,也就是种甘蔗,炼石蜜,造纸,同时进行军事训练。

    他们吃驸马爷的饭,拿驸马爷的饷,效驸马爷的忠,给驸马爷卖命。

    薛绍想想这个事情好像做得有点过……

    这五千人只认他,不认朝廷。

    这是组建私人武装,按照惯例,会被指控“谋反”。

    但好在他老婆是公主,天皇天后还是对他这个女婿有着相当的信任,应当不会拿他怎么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