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 第627章 凌烟阁的构想,群臣沸腾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八年。

    三月。

    李二陛下在朝会上宣布,准许秦王李易欢在秦王城成立天策府。

    并且,册封秦王李易欢为天策上将。

    顿时。

    朝堂之上,群臣结惊。

    李二陛下对于李易欢的喜爱,只要不是个瞎子都看得出来。

    可是,莫非陛下忘记了自己曾经的遭遇了吗?

    当年。

    太上皇还不是太上皇。

    陛下还是秦王。

    隐太子还在。

    因为李二陛下功高,到了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地步。

    于是,李渊就允许李二陛下成立天策府,册封他为天策上将。

    如今,历史又要重演了。

    如此,至太子李承乾与何地?

    不过,满朝文武谁也不敢反对。

    秦王李易欢之功,天下众人皆知。

    尤其是在民间。

    那可是活命之恩啊!

    谁若反对对于秦王的封赏,还不被百姓的唾沫给淹死。

    讲真,百姓的唾沫,当官的谁也不怕。

    问题在于,反对也没什么用,可能还惹怒了陛下。

    当下。

    大唐境内,李二陛下的威望可是一时无量。

    先灭突厥。

    再灭高昌。

    军功卓越。

    妥妥的马上皇帝。

    突然间。

    李二陛下又冷声问道:“诸位爱卿,高句丽安妮贞观初年至今,从未向我大唐朝贡。如此,尔等如何看待?”

    噗——

    群臣懵逼。

    不是吧?

    不是吧!

    陛下想要征伐高句丽?

    那可是隋炀帝四次出征,四次折戟沉沙之地啊。

    本来,杨坚打下的好底子,就征伐高句丽这一件事,把家底都败干净了。

    而且,也使得原本雄心壮志的隋炀帝,屡次失败以后,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而后,隋朝乱象四起。

    最终,才有了大堂取而代之。

    不过,想想李二陛下也一定会征伐高句丽。

    前朝没做到的事,若是大唐做到了,那李氏皇族将更加的名正言顺。

    李二陛下的威望也将达到顶峰。

    哪怕是五姓七望完整无损,面对届时的李二陛下,也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可是……

    “陛下,万万不可!”

    “臣以为时候未到。”

    “老臣觉得应该徐徐图之。”

    “臣也如此以为……”

    “臣……”

    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

    实在是杨广四次失败让人心里发慌啊。

    谁也不想如今的大唐走上前朝的老路。

    当年战乱,民不聊生,改历历在目啊。

    李二陛下沉声道:“前朝征伐高句丽,将士死伤无数。如今,他们的尸骨还在异乡啊。”

    这么一说,群臣都忍不住噤声了。

    自古以来,中原讲究入土为安。

    若是大唐能够将前朝牺牲的将士们的尸骨赢回来,必然会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朝堂的所有人,都有名垂青史的机会。

    李二陛下又幽幽的道:“这两年,朕时常想起那些陪伴朕出生入死,为大唐呕心沥血的老伙计们。”

    “你们为大唐奉献了一生,官爵已经不能够展现你们的功劳。”

    “朕在想,建一座凌烟阁,把尔等的画像留在凌烟阁,以供后人瞻仰,如何?”

    嘶——

    满朝文武被打了一个触不及防。

    陛下,你不讲武德啊!

    拉拢人心的好手段啊!

    可是,谁能拒绝呢?

    然而……

    李二陛下却哀叹道:“前朝征伐高句丽失利,我大唐立国至今,周边隐患颇多。如今,四海结定,就差一个高句丽了。”

    “高句丽王胆大至极,拒绝向我大唐朝贡。”

    “每念及此,建造凌烟阁……朕觉得不配啊!”

    满朝文武:……

    陛下,可别这说啊!

    你配!

    你配啊!

    你若不配,还有我们什么事儿啊?

    在座的各位立足于朝堂之上,代表着整个大唐最核心的成员,钱财什么已经入不得眼了。

    若有机会名垂青史,谁会不识相的拒绝啊。

    “咳咳咳……陛下,臣以为高句丽太不像话了。”

    “没错,高句丽不敬陛下,其罪当诛!”

    “为了将士们的尸骨,征伐高句丽!”

    “我正义之师,务必要铲除高句丽这个邪恶!”

    刹那间。

    群臣的态度极限拐弯。

    李二陛下偷偷一笑。

    儿子的主意真不错。

    不过……

    李二陛下却道:“诸位爱卿莫慌,此事记不得,西陲之地的吐蕃还不安稳。贞观五年,松赞干布派使者和亲,朕拒绝了他们。”

    “这几年,吐蕃屡次侵犯我西陲之地。”

    “吐蕃之乱不除,就不是征伐高句丽之时。”

    众人一听,心里刚窜起来的火苗又被李二陛下亲手浇灭。

    残忍!

    无情!

    陛下你过分了啊!

    凌烟阁啊!

    名垂青史啊!

    怎么等的了哦!

    谁知。

    李二陛下毫不掩饰的一笑。

    众人懂了。

    被陛下拿捏了!

    只听。

    李二陛下不置可否的道:“吐蕃犯我边境,其罪不可恕!”

    轰隆——

    群臣傻眼了。

    不是吧?

    打吐蕃……

    那里的环境,大唐的将士适应不了啊。

    还没上去,就喘不过气来了,怎么打?

    众人还没提出这个严峻的障碍。

    李二陛下骄傲的道:“秦王在草原,这几年也在派遣将士前往西陲之地,适应那里的气候。”

    “如今,足有五万将士可前往吐蕃作战。”

    “且,其中两万为火器军。”

    咔嚓——

    满朝文武不可谓不惊骇之极啊。

    秦王偷偷的做了这么多事儿?

    看来,这个秦王北上草原,早就密谋依旧。

    先整合草原各部,再灭吐蕃。

    而后,就是征伐高句丽之时。

    一切若顺利,那大唐之威,可比肩强汉!

    众人的心底热血沸腾。

    大汉帝国之强,才有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短短的一句话,却是每一个帝王和臣子想要重塑的梦想。

    于是……

    贞观八年,三月。

    大唐对于侵犯的吐蕃,决定予以坚决的回击。

    此次作战。

    李靖担任行军总管。

    对于秦王的布局,他已经悉知。

    这一仗,他不怕什么功高震主。

    而且,李易欢已经答应了他,此战胜利之后,就准许他辞退。

    不知如此,还会设立一个大唐军事学院,让他们这些老将的一生戎马的精髓,传承下去。

    程咬金却退居二线,让程处默随军出征,他自己则抱着自己的干孙子和好孙儿,整天合不拢嘴。

    李二陛下也诏令侯君集参战,没想到侯君集以身体抱恙为由请辞了。

    秦王城。

    一个叫苏定方的人,还有一个叫薛仁贵的人,作为前锋大将。

    朝廷这边只需要派人配合。

    五月。

    大唐军队在西陲之地集结。

    五月初五。

    唐军发动攻击。

    六月中旬。

    吐蕃大相禄东赞战死。

    六月下旬。

    唐军攻占吐蕃全境。

    松赞干布投降。

    至此。

    吐蕃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