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五胡烽烟 > 0299 制度蜕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军制,文易还搞出了勋章制度。

    军功爵制对将士们的激励作用有多大,历史已经证明过这里就不再赘述,文易准备用勋章代替军功爵。

    他设计了八级勋章,从八级到一级,每一级都有严格的标准,享受的权益也有不同。

    见官不拜是最基本的,子女优先参军入学这些也不提了。真正关乎到实际利益的是,拿到勋章可以突破土地限制。

    唐国法律规定,土地超过五百亩要超额交税,地越多交的税就越多,如果有勋章就可以突破这个限制。

    勋章等级越高,可以拥有的土地就越多。

    但勋章无法传承,获得人死亡后二十年自动变成纪念勋章,不再拥有任何特权。

    至于勋章免税之类的,想都不要想。

    文易很清楚,有些口子绝对不能开,只要敢开这个口子很快就会彻底失控。

    他宁愿把税收上来再作为奖赏发给勋章拥有者,也不能直接免税。

    看起来操作复杂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实际上是在维护制度。

    事实上很多时候看似愚蠢的政策背后,都有深层次的考量。

    除了八级勋功章,还会搞一些纪念勋章。比如某某战役勋章,参加了战役的士兵可以获得。

    但这种勋章仅仅是纪念用的,不具有任何特权。

    勋功章制度算是军功爵制的阉割版,至于后面要不要推行真正的军功爵制,文易还有些犹豫。

    从本心上来说他是不想搞这些东西的,这玩意儿从长远看也同样会培养出另外一批特权阶级。

    但它的实际效果确实很明显,也是一个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到底要不要搞,后面再看吧。

    总的来说,这一次军改算是文易谋划已久的改革,或者说从最开始他就准备搞这一套。

    只是以前条件不成熟,就没有行动。

    现在唐国国祚稳定,手下也有了五万军队,是时候完善军制了。

    而这一次改革之后,至少五十年内不会再进行根本性的改动。

    文易自己的计划,下次大改就是手里的地不够用了,彻底废除府兵制。

    当然,一切都只是计划,顺利的话就这么做,不顺利就谁也不知道会如何了。

    除了军事改革,文官系统也进行了调整。

    莫俊的分管工作变成了吏部,掌管官吏的考核升迁,手中的实权扩大的许多。

    郭吉廷正式成为御史大夫,加内阁学士衔,成为正儿八经的宰相之一。

    陈秀担任中书侍郎,实际主持中书省工作,但依然是内阁行走只能算半个宰相。

    户部尚书吴仪加内阁学士衔,正式迈入了宰辅行列。

    但他兼任的梦启城总管一职由内阁行走梁贤担任。

    原阆湖总管张鸿担任工部侍郎一职,实际主持工部事务。

    古义升任礼部尚书,不再兼任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祭酒职务正式由周启担任。

    魏然提拔为兵部侍郎,实际主持兵部工作。

    ……

    吴隐之被认命为内阁行走。

    祖继宗被认命为骑兵旅参谋。

    这个认命包含了上百官吏的调整,是对唐国官场的一次大调整也是一次完善。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中央各机构彻底告别了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正式进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时代。

    建国三年,唐国的官场终于从草台班子蜕变成了完善的专业政府机构。

    先是拟订名单,等到年底祭祀天地的时候才公布。

    这种集体升官每个人都很高兴,加上风调雨顺百姓家有余粮也舍得花钱买喜庆,所以今年是个非常热闹的新年。

    文易也兑现了之前的想法,抽空去吕宋岛转了一圈。

    百姓们听说大王过来了那叫一个高兴,更加确信自己等人不是被流放。

    新年结束之后,以薛大元为首的内阁正式提交了一份五年工作计划。

    比起去年的那个一年工作计划,涵盖的方面更广,涉及的项目更多,罗列的数据更加详细。

    而且他们还很聪明的把五年计划分成了五步走,每年完成多少任务量,然后五年叠加完成总任务量。

    数据准不准文易不知道,但看起来确实很靠谱。

    而且数据方面的东西真不能要求太多,这玩意儿只能通过经验累计才能估测出一个大致的范围。

    第一次制定工作计划就让他们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实有点为难人了。

    文易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工作思路,只要这方面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至于数据准确性,可以慢慢的提高。

    有了工作计划,对高层来说工作起来相对就要轻松许多。

    起码知道该做什么,不会手忙脚乱,能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

    对文易来说更是如此,他当甩手掌柜就更放心了。

    所以在过完年之后他就去随军去了琉球群岛。

    上辈子琉球群岛被日本占领,中国人想来需要签证,这辈子……他保证倭奴人和毛人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

    先去了万涛岛,这里果然比吕宋岛更加的和谐也更加的繁荣一些。

    如果不是口音怪异,相对更加贫穷一些,说这里是东宁岛都没什么问题。

    这里的土人……不,已经不能再叫他们土人了,他们已经打心眼里认可自己是唐人。

    甚至比大多数东宁岛上的人都更加认可这个身份。

    文易自然是很高兴见到这种情况。

    在了解了岛上的情况,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贫瘠。

    这是一个困扰天下所有人的问题,唐国的发展也受限于此。

    如果是森林等植被丰茂的地方,一把火过去草木灰就是最好的肥料,这样开垦出来的地产量还不错。

    那种植被稀疏的地方开垦出来的地,收的粮食还没有投入的种子多。

    说白了就是缺肥料。

    对此文易也非常的头大,化肥方面是真的专业不对口,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用最原始的沤肥技术。

    但沤肥也需要足够的原料才行。

    以前人人厌恶的粪便,自从沤肥技术普及后已经成了宝贝,供不应求,哪来那么多原料啊。

    这时一群海鸥从天上飞过。

    ‘啪!’一坨异物落在马亦白的肩膀上,把他气的差点叫人过来把这群鸟给射下来。

    然而看到这坨鸟粪的文易脑海中却闪过一道灵光,对呀,鸟粪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