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5章 封平原侯,升都察院左御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监将手中的圣旨展开,随即开始宣旨。

    “特此论功敕封。”

    “授,徐达,魏国公。”

    “授,李善长,韩国公。”

    “授,刘伯温,赵国公”

    “授,常遇春,鄂国公。”

    ……

    “授以上六公,丹书一帧,免死铁券一道,世袭罔替。”

    “各赐庄田三千顷,佃农万户,年俸四千石。”

    “臣,领旨谢恩!”

    被念到名字的几人,脸上也是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跪旨谢恩。

    听见太监的话,站在前面的李锦行也是会心一笑。

    刘伯温总算是封国公了。

    以刘伯温的功劳,封国公肯定是够的。

    但是原来因为他的文人傲气,被朱元璋所不喜。

    最后连侯都没封上,只封了个诚意伯。

    可谓是让人为其打抱不平。

    现如今,有着李锦行的提醒和约束,刘伯温脾气性、格有着很大的改变。

    论功行赏,自然可封国公。

    很快就轮到自己授封了,李锦行也是不禁站直了身子,静静的等待着。

    “授李锦行,蓝玉,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爵,赐丹书一帧,免死铁券一道,世袭罔替。”

    “另赐庄田一千顷,佃农百户,年俸一千二百石。”

    “臣,领旨谢恩!”

    李锦行听见太监的话,不禁有些恍惚,迷迷糊糊下跪谢恩。

    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我…这就…封侯了?”

    虽然他也是从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但是功劳并不足以封侯。

    不过随即他就明白了,估计是因为北巡路上他的那一番话,让他的爵位向上提了一等。

    不一会儿,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就授封完成了。

    共册封公爵六位,侯爵二十八位,伯爵四十一位。

    然而今日的朝会内容恐还不止如此。

    李锦行在心里默默想到。

    果然。

    下一刻,宣旨太监便继续开口道:

    “今日朝会,陛下要亲自颁布中书省御史台人选,着众臣接旨。”

    “来了!”

    听见太监的话,李善长的心神立刻紧绷了起来。

    手心冒汗,额头不知什么时候起,也出现了一层细汗。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从前面几位大臣身上扫过。

    随即才开口说道:

    “中书省乃朝廷之中枢,上承天子,下辖六部三院,统领百官。”

    “对天下政务,有专决之权。咱斟酌再三,决定,中书省设左右丞相,以左丞相为首右丞相为辅。左右丞相都称相国。”

    听到这里,李善长的身体已经有些颤抖。

    “左丞相为,韩国公李善长!”

    “右丞相为,赵国公刘伯温!”

    “臣,领旨谢恩!”

    站在李锦行前面的二人,听见朱元璋的话,连忙跪旨谢恩。

    “李锦行接旨。”

    “咱任命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上可监察满朝文武,下可督察各省官员小吏。”

    “臣李锦行,领旨谢恩!”

    李锦行听见朱元璋的话,心里虽然有些意外,但现在还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他知道自己接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后,将和文武百官站在对立面,只能是朱元璋的人。

    毕竟都察院都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逮住谁就使劲弹劾,说不定官当的好好的,哪天就被满门抄斩了。

    而朱元璋也绝对不允许都察院左都御史和百官的关系私交甚密。

    都察院的存在就是为了监督百官,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之权。

    下面设有十二道监察御史,监察各省的官员,这个左都御史可谓是位高权重。

    不过显然,朱元璋还有事情要宣布。

    而众人的心思也开始活跃起来。

    今日封赏,可谓是让不少人起了心思,思索着下朝之后如何去讨好巴结这些权贵。

    “咱决定设立一个新机构,名字嘛就叫锦衣卫,直接听命于咱。”

    听见朱元璋的话,朝堂众臣顿时打起了精神,收起了刚受封的喜悦。

    “皇上,不知这锦衣卫是何职能?”

    吕昶听见朱元璋的话,从队伍里站出来,问道。

    “锦衣卫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天子近卫,有巡查、缉拿,审问之权。”

    “由锦衣卫指挥使掌管,正三品。”

    朱元璋刚说完,朝堂上便顿时有些骚动。

    这锦衣卫有着巡查、缉拿、审问之权,而且还直接听命于皇上,相当于刑部大部分事情都没了。

    而刑部显得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皇上,巡查、缉拿、审问乃是刑部之事,如今这锦衣卫也具有巡查、缉拿、审问之权,直达天听,这不妥啊!”

    一个刑部的大臣额头上冒着细汗,站出来劝谏道。

    “有什么不妥?咱就觉得很好。刑部的事情刑部继续处理。”

    “锦衣卫存在,省的有些人背着咱干一些害民取利的事。”

    最后锦衣卫的事被朱元璋一锤定音,确定了下来。

    第一任指挥使由四皇子朱棣担任,监察百官,有巡查、缉拿、审问之权,可谓是第一实权机构。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一声号鼓声响起,授封大典正式结束,月初的第一次朝会也落下尾声。

    奉天殿外,文武大臣开始三三两两的结伴出宫。

    李锦行则是和刘伯温一起,慢步走着。

    “锦行啊,你掌管督察院,这下可是让李善长和胡惟庸他们难受了。”

    刘伯温心情不错,跟李锦行笑着说道。

    授封国公,隐蔽子孙,那可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恩师,皇上我执掌都察院,让您任中书省右丞相,也是有着制约之意。”

    “而且恩师您还兼任着翰林院掌院学士。

    恩科取士历来都是翰林院负责,这下可真的是天恩浩荡了。”

    李锦行听见刘伯温的话,笑着摇了摇头。

    “是啊,中书省下辖六部三院,上承天子,这个相国太过重要。

    陛下有此安排,我们只需要恪尽职守即可。”

    刘伯温自然听出了李锦行话里的意思。

    他执掌翰林院,科举乃是选拔人才的重大考试,翰林院的翰林就是考官,也是阅卷人。

    每年的考生中举后,都会默认归为考官的弟子。

    而这些中举士子前途不可限量,也将会是未来考官的门生故吏。

    “恩师,那锦行就先行告退了。”

    宫门外,李锦行和刘伯温各自坐上自己的车架,缓缓离开。

    “左都御史,这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位置。”

    李锦行坐在车上,想着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不用说。

    李善长和胡惟庸早就把他当做假想敌,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争锋。

    不过他可不是一个被动的人,只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才会有一丝安全感。

    “安正,回府吧。”

    “是,老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