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6章 急切的杨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京城西面,一处偏僻的府邸坐落其中。

    正是马南山的府邸。

    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官职。

    也没有了俸禄。

    马府内。

    正聚集着一群武将。

    推杯换盏,聊的不亦乐乎。

    正是今日在奉天殿外替马南山求情的汤和、蓝玉等人。

    “马三哥,你放心吧,银子我们已经给你凑齐了,明天就送到户部去。”

    “是啊,你平时一直在照顾兄弟们,现在你没有官职,也没有了俸禄,兄弟们养你。”

    马南山听见众人的话,心里也是不禁一阵感动。

    “我马南山,谢谢汤帅!谢谢弟兄们!”

    “哈哈,南山兄弟,咱们都是淮西武将,应该的,来来来,喝酒!”

    蓝玉看着马南山,豪迈的说道。

    声音直穿云霞,大嗓门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哈哈哈,蓝玉说的对,大家都是淮西兄弟,我们不帮你,谁帮你!来,喝酒!”

    汤和也是出声附和道。

    酒过三巡。

    在场的武将都没一个清醒的了。

    大家都是粗人,喝起酒来根本就不吃菜那种。

    自然醉的不省人事。

    当然,唯独马南山和汤和还清醒着。

    “汤帅,我有个事情想和你说一下。”

    马南山看着汤和,面色严肃,语气郑重的说道。

    汤和可是很清楚马南山。

    就是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莽夫,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谨慎的时候。

    而且他还发现,经过这一次事情之后,马南山变了很多。

    “嗯,你说。”

    看着郑重的马南山,汤和也想知道马南山想告诉他什么。

    马南山将汤和带到书房。

    这才将在国子监李锦行的事情告诉他。

    “你是说李锦行三次推迟了时间?”

    “没错,汤帅,不然这会儿我马三刀人头早就没了。”

    听见这话,汤和心里有些莫名的想法。

    “这事你有没有给别人说过?”

    “汤帅,除了你,属下从未跟任何人说过。”

    “那就好,记住了,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跟任何人说,记住,无论是谁!”

    汤和看着马南山,神色凝重。

    “属下明白。”

    …………

    夜色漆黑如墨。

    平原候府内。

    灯火闪烁。

    李锦行喜好安静。

    所有侯府下人都知道。

    特别是晚上,当李锦行独自坐在院子里的时候。

    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轻手轻脚,不敢大声说话。

    院子里。

    李锦行坐在一张摇椅上,闭着眼假寐,脑海里则是不断的盘算着。

    “希望你值得我这样做吧,汤和。”

    李锦行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马南山。

    那不过是一个小卒罢了。

    不值得他冒这么大的险。

    他真正的目的是马南山身后所代表的淮西武将。

    比如,信国公汤和!

    这件事只是在两人之间建立了一个微妙的联系,只有等到适当的适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谋士再怎么厉害,如果遇到不讲理的,大可直接一刀砍了他。

    所以手里不仅要有职权,还要有兵权才行啊。

    “主人,这是今日在扬州的影卫送回来的密报。”

    就在这时,许茂走过拱形石门,来到院子里,将一封信递给李李锦行。

    李锦行接过信封,确认没有打开过以后,这才放心的拆开信封。

    上面记录着杨宪在扬州的所作所为,以及一系列的证据。

    包括扬州的现况和百姓情况。

    而这也让李锦行有些意外。

    这杨宪虽然是个翰林,可是做起事来却是狠辣无比,手段极其残忍。

    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杨宪,如果你能为我所用,我倒是不介意给你一条活路,如若不然,我就只能大义灭亲了。”

    李锦行嘴里呢喃道。

    杨宪在扬州将所有百姓强制赶到田里耕作,如果没去的,其田地收归官田,由官府处置。

    而且还让差役监督百姓耕作。

    倒有几分督促奴仆挖矿的意味在里面。

    不过终究没有闹出人命,李锦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扬州确实在杨宪的治理下发展的不错。

    “明年,十二道监察御史就要回京了。

    到时候各省的赋税和发展状况也将汇集到中书省,最后交由皇上御览。”

    “杨宪,倒是个聪明人。”

    李锦行看着信最后记录着杨宪做的事,不由得眼睛一眯。

    上面记录着,杨宪在酒楼宴请南洋商人,并从其手上花五十金购买了一株奇异稻穗。

    颗粒饱满,并且一颗稻穗上稻米是普通稻穗的几倍有余。

    待交易完成不久后,杨宪便安排人杀人灭口,杀了那个南洋商人。

    不过其妻子却是侥幸活了下来。

    已经被影卫的人暗中保护了起来。

    除此之外,杨宪还派人用朝廷拨给扬州的银子,在浙江等地大肆购买粮食,其目的不言而喻。

    虚报扬州粮食收成!夸大政绩!以求提前征召回京!

    “这杨宪确实是个人才。”

    “许茂,让人继续盯着。”

    “是,主人。”

    …………

    次日。

    天边刚露出一缕白肚,皇宫东华门外却是早已站满了准备上朝的大臣。

    只不过今天的大臣们个个眼鼻观心,没有说话。

    两手揣在袖子里面,闭目养神,等待着上朝。

    文臣两列,武官两列。

    文臣这边是以李锦行和李善长为首,武将则以徐达和汤和为首。

    李锦行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朱元璋钦点,独立于中书省,正一品。

    自然的,和李善长站在第一排,位列文官之首。

    在李善长身后,是刘伯温以及六部各部尚书。

    在李锦行身后的则是宋濂、胡惟庸等一干大臣。

    而徐达后面站着的则是他的亲信将军,以及他的儿子徐辉祖,汤和的后面则是蓝玉等武将。

    静静的站在东华门外,等候上朝。

    “当!”

    “乌~”

    随着一阵钟鼓声、号角声响起,东华门大开。

    镇守东华门的武将正是武平侯吴勇!

    “宣百官上朝!”

    “宣百官上朝!”

    随着传令太监声音的响起,文武百官开始向着奉天殿内走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眼神如鹰,犀利威严。

    太子朱标则是站在朱元璋旁边旁听政务,有参政议政之权。

    今日主要的事情所有大臣都明白。

    在几个尚书汇报了一下情况后,朱元璋便结束了早朝,来到了奉天殿外。

    此时的奉天殿外早已摆放好了一只巨大的青铜鼎。

    里面正燃着熊熊烈火。

    在大鼎前,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目光如炬。

    一个个大臣开始有序的经过大鼎,将手里的免死铁券丢入炉鼎之内。

    很快,便到了李锦行了。

    李锦行没有犹豫,毫不留恋的扔进了青铜巨鼎之内。

    而就在这时,朱元璋叫住了他。

    “锦行啊,待会留下来,陪咱吃个饭吧”

    “臣遵旨。”

    李锦行闻言,拱手说道。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