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95章 李锦行的处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锦行看着徐妙锦,脸上充满了笑意。

    他辞官的奏折呈上去了,不过,他知道,朱元璋断然不会放他离去。

    所以,他也给朱标呈了一份。

    其中的目的,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

    不一会功夫,兴宇便带着朱元璋的手谕来到了永平侯府外面。

    看着阔气的侯府,兴宇也不禁有些感慨。

    当时皇恩浩荡,李锦行的这座侯府,修的可是相当的大的规格,比国公府邸差不了多少。

    然而,命运多舛。

    李锦行几经波折,接连几次,眼看着就要被砍头。

    如今,一切都结束了。

    兴宇可知道,自己来的时候,朱元璋还在抱着一本奏折,眼神里充满了笑意。

    兴宇很少见朱元璋这么开心。

    想必李锦行的这一封奏折,让朱元璋非常满意。

    不一会,李锦行便来到了前院,看着兴宇,眼神无喜无悲。

    “皇上口谕,召李锦行即刻入宫。”

    李锦行闻言,眼神严肃,表现的极为淡漠,拱手行礼:“臣李锦行遵旨。”

    而兴宇来侯府宣旨,一路上自然逃不过哪些大臣的眼线。

    他还没走到侯府,他到侯府宣旨的事,便被各个大臣得知。

    各怀鬼胎的大臣们,心思也顿时沉重了起来。

    纷纷猜测,此事怕是牵连甚广,侯府上下会鸡犬不留。

    而那群御史和翰林也是心情急切。

    直到李锦行的车架从侯府里面缓缓驶出。

    众人这才心彻底明白了过来。

    李锦行根本就不在刑部大牢,而是在这平原候府!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众人大吃一惊,

    虽然一众大臣心中有万般疑惑,但已然无人替他们解答。

    李锦行的车架缓缓穿过东安门,来到了东华门前面。

    今日当值的,正是羽林军统领吴勇。

    吴用看着李锦行,眼神有些释然。

    李锦行被捕。

    他非常清楚禁军的调动。

    奈何它仅仅只是一个皇城统领,无济于事。

    故而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李锦行能渡过难关。

    如今看着李锦行没事安然无恙,吴勇也不禁松了口气。

    “开门。”

    随着吴勇的一声令下,朱漆色的宫门缓缓打开。

    李锦行看着这熟悉却又陌生的皇宫,心里感慨万分。

    这条路,他已经走了不知多少遍。

    可如今再次踏在东华门外,他却有了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之感。

    昨夜,是他感觉自己离死最近的一次。

    人都怕死,除非在世上没有了他在乎的东西。

    自从朱元璋称吴王以后,他从未有任何一次,离死亡这么近。

    但是从他踏入东华门的这一刻起,以后的路,就要顺畅的多了。

    如今朱元璋召他入宫,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他的影卫、暗卫折了大半。

    就算还剩余的影卫和暗卫,也无法再次启动。

    朱元璋生性多疑,经过此事之后。

    他的监管力度恐怕会更加上一个层次。

    届时,任何隐藏在暗中的势力,都将无所遁形,逃不过朱元璋的调查。

    因为他,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从乞丐干到了皇帝。

    他的疑心比谁都更重。

    同时,他也比谁都更残忍,更冷酷,更不择手段。

    朱元璋担心他一手建立的大明江山,毁于一旦。

    此次为了逃过大劫,大半影卫、暗卫全部牺牲。

    有的是牺牲在北地大都,有的则是牺牲在泸州府吕家。

    仅留下部分影卫暗卫隐蔽,无人知晓其位置和身份。

    如果有一天,李锦行不曾记得他们,那他们也会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而不再有其余特殊的的身份。

    …………

    不一会儿。

    李锦行也来到了武英殿。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李锦行,眼神有些欣慰。

    “臣李锦行,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朱元璋听着李锦行的话,原本含着笑意的脸色却渐渐转变。

    李锦行与如今的动作,却是让朱元璋感到了一阵生疏感。

    平日里,和朱元璋亲近的大臣。

    从不会行此大礼。

    皆是躬身行礼即可。

    可如今李锦行的动作,可见他对朱元璋的生疏。

    在朱元璋眼里,这也是李锦行对他多次屡加怀疑的不满。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李锦行,眼神里有些无奈,又心愧疚。

    站起身,走到其身旁,将李锦行亲手扶起。

    “锦行呐,我知道你心里怨咱,咱也明白。”

    “臣不敢。”

    李锦行闻言,拱手行礼,低着脑袋,语气严肃。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在意,而是拿起案桌上墨迹还未干透的纸,继续说道。

    “你这首诗写得好啊,浩荡离愁白日霞,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写得好,写得好啊!”

    “要是咱大明的官员都像你一样,那咱大明也将万世兴盛!”

    朱元璋拍着李锦行的肩膀,语气中的欣赏不言而喻。

    不过,李锦行却始终低着个头,眼神敬畏,正声道:

    “皇上,臣之恩师刘伯温,对臣视如己出,如今恩师病重,臣却不在其左右侍奉,实乃不孝。”

    “臣为皇上举荐杨宪,其危害百姓,欺君罔上,识人不明,实为对皇上不忠。”

    “臣本不忠不孝之人,又有何颜面敢担皇上如此称赞,臣心有愧。”

    “故臣恳请皇上,将臣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李锦行语气坚决,神色郑重,言辞诚恳。

    让朱元璋的脸色也不禁冷了下来。

    “如果咱不准呢?”

    朱元璋看着李锦行,冷若冰霜。

    他是对李锦行感觉有所亏欠,但这不意味着,李锦行可以因此得寸进尺。

    在他眼里,李锦行如今的行为便是在威胁他。

    “皇上,恩师犹如臣之再生父母,如若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这样的人又岂能有所作为。”

    “就算是为政一方,也是不孝之人,为人尚且不孝,又何以能造福这一方百姓。”

    “如若皇上不允,臣,愿求一死!”

    “以求来世,再报恩师养育之恩!”

    李锦行语气坚决,眼神坚定清澈。

    此时他的眼神,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李锦行!”

    “你当真认为,咱不敢杀你?”

    朱元璋看着李锦行,语气冰冷,手中抄录的诗句,早已被五指抓破,手臂上青筋暴现。

    武英殿内的杀气,仿佛已凝成实质,刺痛肌肤。

    然李锦行却依旧不为所动,眼神坚定,语气决绝。

    “臣,但求一死!”

    “来人!”

    “末将在!”

    殿外的禁军听见朱元璋的怒吼,连忙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将李锦行带回平原候府,派禁军看管,没有咱的命令,李锦行不准迈出侯府半步!”

    “末将遵旨!”

    ………

    朱元璋终究是没有杀李锦行。

    他自己也有些意外。

    有大臣如此顶撞自己,居然还能活着。

    看了看手里被捏成废纸的诗,朱元璋神色莫名,眼神深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