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97章 侯府世子,李谨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写的那首诗,父皇很喜欢。”

    “只是你这次行事,却是有些莽撞。”

    “父皇本就在气头上,你和李善长不仅同时请求致仕。”

    “你还在武英殿上说出那等话,能活下来已是不易,如今能得如愿所偿,你心里也该没有不满了吧?”

    朱标看着李锦行,笑骂着说道。

    李锦行闻言,不禁点了点头。

    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他确实是感到有些意外。

    不一会儿。

    朱标便带着原本守在侯府外的禁军离开了侯府。

    仅留下李锦行拿着圣旨和朱元璋御赐的免死金牌,久久无言。

    从这一刻起,他无官无职,仅仅是一个逍遥侯爷。

    天下之大,可仍由他去得。

    不过,这些都是春节之后的事了。

    春节前他都不会离开京城。

    必须得等他的孩子出世,徐妙锦的身子恢复过来,他才会启程离京。

    让他意外的是朱标刚才所说的话。

    李善长居然也在这个时候辞官。

    这倒是让他高看了一眼。

    就是不知,李善长致仕后,一步登天的胡惟庸,能否保持现在的聪明冷静。

    如果不能,倒是省得了他自己亲自动手。

    而朱标前往侯府。

    之后侯府外的禁军便撤离了侯府。

    京城,又恢复了他的繁华。

    不少提心吊胆的大臣顿时松了口气。

    直到两天后。

    百官这才得知了李锦行和李善长上书致仕的事。

    个个心生猜测,心思漂浮不定。

    李锦行。

    李善长。

    这两个人是朝堂上最为有权势的朝臣。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百官的关注。

    而更值得人回味的是,朱元璋同意了李锦行的致仕,驳回了李善长的奏折。

    这一下,朝中的局势似乎一下子又变得诡异起来。

    李善长和李锦行的动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朱元璋的处置,更是让人感到奇怪。

    按理来说。

    一旦李锦行致仕,朝中便是胡惟庸和李善长只手遮天。

    朝堂之上,对于朱元璋来说百般不利。

    更不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可如今,这种诡异的局势却发生了,不得不让人多想。

    李善长和胡惟庸一下子便成了众臣眼里的香饽饽。

    那些和李善长胡惟庸走的近的武将大臣,也是弹冠相庆。

    庆祝李善长深得皇上信任,以后他们做事可以更大胆些。

    庆祝让他们恨却不能动的李锦行终于完了。

    此次致仕回乡。

    远离京城这个政治权力中心,李锦行就算再怎么有手段,也不可能在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打压下东山再起。

    …………

    相国府内。

    李善长看着手里朱元璋批复他的奏折,眼色沉了下来。

    朱元璋不准,他早就猜到了。

    而让他感到意外的,和李锦行一样。

    李锦行惊讶于他的辞官,他同样也疑惑李锦行的举动。

    更疑惑朱元璋的决定。

    他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

    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当初,杨宪就是这么死的!

    所以他一点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

    他更希望李锦行仍旧是都察院左都御史。

    如今朱元璋的举动,不禁让李善长一阵疑惑。

    胡惟庸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胡惟庸的喜悦却是稍胜一筹。

    这便是一步登天!

    任谁都不可能保持冷静!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对于胡惟庸来说,简直是至理箴言。

    如果没有李善长的指点,他估计年轻气盛,会犯不少错事。

    …………

    李锦行辞官的风波,还远远不止于此。

    特别是李善长和李锦行纷纷辞官,让百官猜测,是不是有什么变故。

    一些大臣甚至生出了是否跟着二人一起辞官的想法。

    不过最后都忍住了。

    另一边。

    在刘伯温致仕后。

    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便是李锦行。

    李锦行执掌都察院和翰林院。

    那群翰林和御史自然是对其尊敬有加。

    如今李锦行辞官,也让他们郁闷不已。

    都察院。

    吴涛听闻李锦行辞官,神色漂浮,似乎做了什么决定。

    而也在这一刻起。

    都察院、翰林院,不少大臣也纷纷做了和吴涛一样的决定。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李锦行关心的。

    因为就在今天。

    徐妙锦生了。

    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男孩。

    李锦行脸上始终充斥着笑意,侯府也是个个面带微笑,为这个侯府新诞生的生命高兴。

    李锦行为其取名李瑾年。

    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徐妙锦看着是一个男孩,心里也放心了下来。

    母凭子贵,徐妙锦虽然知道李锦行很爱她。

    但是这种思想,是自古有之,她自然也不例外。

    ………

    李谨年出世的第二天,皇宫送来了一封贺喜圣旨,以及赏赐一些金银财物和侍女、绸缎。

    东宫也差人送来了若干礼物。

    不仅如此。

    听闻平原候府公子出世,京城大小官员,凡是有能力知道这个消息的,全都备上了一份重礼,亲自送到了平原侯府。

    就算如今李锦行已然辞官。

    但是仍旧没有人敢小瞧他。

    而且。

    让困扰众人的,始终都是朱元璋对李锦行的态度。

    朱元璋前一秒刚同意李锦行辞官。

    像是将其抛弃了一般。

    可下一刻便下旨赏赐,贺喜,这恩宠,又岂是一般大臣能得到的待遇?

    这才让众人心中不禁猜测。

    不过,跟着皇帝做,准不会有错。

    既然皇上都下旨赏赐,那他们跟着做肯定没错。

    …………

    相国府。

    “走吧,惟庸,今日平原侯府大摆筵席,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乐呵呵的说道。

    “是,恩公。”

    胡惟庸如今也成熟了不少。

    对于李锦行,他恨!

    恨不得亲手杀了他!

    但同时,自己恨之入骨的敌人,也值得自己欣赏。

    ………

    另一边。

    魏国公府。

    徐达听着许茂的话,脸上也是乐开了花。

    “哈哈哈,好!好啊!我有外孙了。”

    徐达的兴奋溢于言表。

    徐辉祖不争气,现在还没有成婚,如今李谨年出生,他的兴奋不言而喻。

    “徐辉祖!”

    “父亲。”

    徐辉祖看着徐达瞪了他一眼,也是不禁脖子一缩,躬身说道。

    不敢和徐达对视。

    “还不快去令人准备礼物,我要去平原侯府看我的外孙。”

    “是,父亲。”

    徐辉祖说完,连忙逃跑似的转身离开。

    …………

    平原候府内。

    李锦行看着身体虚弱的徐妙锦,眼神怜惜。

    “妙锦,辛苦你了。”

    李锦行握着徐妙锦的柔荑,柔声说道。

    “夫君,只要我们的孩子平安无事就好。”

    徐妙锦看着李锦行怀中的婴儿,眼神欣慰。

    “今日的宴会你就不必出席了,好好休息,孩子交给奶娘照顾,你身体还未恢复,不要累着了自己。”

    李锦行捋了捋徐妙锦耳旁的秀发,语气温柔。

    “好,你快去吧,我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今日来的人身份都不低。”

    “嗯,好。”

    李锦行在徐妙锦额头轻轻吻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她的房间。

    “照顾好夫人和公子。”

    “是,老爷。”

    门口的丫鬟闻言,欠身行礼,语气恭敬。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