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27章 朱元璋一意孤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前往黄山行宫避暑,朱标倒是没有怀疑。

    毕竟这种事情,古往今来,也有不少,屡见不鲜。

    不仅是朱标,满朝文武,也没有觉得有丝毫不妥。

    而让众人震惊,并且极力反对的,则是明日朝会上的内容。

    ……………

    另一边。

    胡惟庸自皇宫出来以后,便径直回到了府邸,闭门谢客。

    “管家。”

    “老爷?”

    “去将章寻和宋宏找来,我有事吩咐。”

    “是,老爷。”

    胡惟庸看着离去的管家,这才缓缓转身,走进了书房。

    朱元璋命他监国,还需要仔细安排。

    不一会儿功夫。

    管家便带着宋宏和章寻走了进来。

    “下官(末将)拜见相国。”

    “免礼。”

    胡惟庸将二人扶起,神色欣慰。

    随即向着二人低声说着武英殿上,朱元璋命他监国的事。

    “什么?!”

    “这……?”

    听完胡惟庸的话,无论是宋宏还是章寻,都是一副震惊不已、目瞪口呆的表情。

    “相国,这是真的?”

    胡惟庸轻轻点了点头,早已过了喜形于色的阶段。

    但随之而来,宋宏和章寻便是一阵狂喜。

    “大人,这是好事啊!”

    “皇上对您如此信任,大人在皇上心中越来越重要。”

    宋宏没有多想,一脸兴奋。

    “不错,大人,您这是简在帝心,深受皇上器重,那李锦行已然不是大人的对手。”

    章寻也是脸上欣喜,神色谄媚。

    欣喜若狂的样子让胡惟庸暗自点了点头。

    胡惟庸听着二人的话,没有反驳,脸上露着得意的神色。

    宋宏看着胡惟庸,眼神更加的热切。

    “嗯,好了,我让你们二人来可不是为了听你们溜须拍马。”

    “章寻。”

    “下官在。”

    “我让你办的事情可都办妥了?”

    胡惟庸盯着章寻,目光犀利。

    “回大人,都已经办妥,那一批死囚已经被斩首。”

    章寻向着胡惟庸拱了拱手,语气严肃。

    上次胡惟庸向他要了一批死囚的尸体,虽然不知道胡惟庸有何打算。

    但章寻很清楚,胡惟庸是他在京城唯一的靠山。

    在自己没有能力在京城的漩涡里屹立不倒之前,他没有资格去当下棋的人。

    “嗯,继续送到城外指定位置,小心行事。”

    胡惟庸闻言,暗暗点头。

    章寻自然不知道。

    宋宏也不知道。

    胡惟庸用这些死囚的尸体,正进行着一出偷梁换柱的戏码。

    “宋提督。”

    “末将在。”

    宋宏闻言,连忙站了出来,拱手弯腰。

    “你这样……”

    胡惟庸俯身在宋宏耳边秘密嘱咐。

    只见宋宏的脸色有些微变。

    眼神里不断变幻。

    不过看着胡惟庸那毋庸置疑的眼神后,咽了咽口水,似乎做了什么决定,使劲的点了点头。

    “末将遵命。”

    “大人,我一定将此事办妥。”

    宋宏看着胡惟庸,语气也坚定了下来。

    胡惟庸闻言,笑了笑,拍了拍宋宏和章寻二人的肩膀。

    “你们,是我的左膀右臂,放心吧,以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多谢大人提携!”

    宋宏和章寻二人对视了一眼,面色欣喜,语气激动。

    …………

    翌日。

    东华门外。

    李锦行和胡惟庸分列两侧。

    二人闭目养神,神色淡然,各有心事。

    胡惟庸不屑李锦行如今不可一世的模样。

    因为很快,李锦行也即将成为他的垫脚石。

    被他狠狠的踩在脚下!

    想着待会儿朝会上朱元璋宣布他代天监国时,李锦行会有怎样精彩的表情。

    而李锦行则是感慨,胡惟庸到死了犹未可知。

    仍然洋洋得意。

    不过李锦行很清楚。

    若非他的先知先觉,谁又能相信如今的胡惟庸已到了悬崖边上?

    身在朝廷,眼睛看到的,很多都是假的。

    胡惟庸一不造反,二不谋逆,在众人想来,自然是高枕无忧。

    只是,循循善诱之下,又有谁能守住诱惑?

    更何况这是朱元璋亲自布的局,谁能解?

    “宣百官上朝!”

    “宣百官上朝!”

    “宣百官上朝!”

    “咚!”

    “呜~”

    鼓鸣声响起,百官进宫。

    胡惟庸看着今日的皇宫,眼神热切。

    步履轻快,精神抖擞,有着无限的蓬勃朝气。

    李锦行却是略显老成,给人一种老态龙钟之感。

    身上有着一种沉暮、落寞的气息。

    让人有一种错觉。

    这是一个摇摇欲坠,宦海沉浮的老臣。

    奉天殿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眼神犀利,肃穆威严。

    “臣等参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朱元璋看着下面的众人,缓缓开口:

    “这应天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咱准备去黄山避避暑,待天气凉爽了再回京。”

    “咱离开京城的时间里,朝廷政务不可落下。”

    “所以咱决定,待咱离开后,朝廷上下,大小政务,都交由丞相胡惟庸处理,代天监国,有先斩后奏之权。”

    “轰!”

    朱元璋话音一落,整个奉天殿顿时炸开了锅。

    李锦行更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脸上表情变换,看着旁边的胡惟庸。

    胡惟庸看见李锦行的模样,面不改色。

    “皇上!”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锦行立即站出来,出言反对。

    “皇上,胡相国忠正爱国,德才出众,但是大臣监国,先斩后奏,此举不合礼法,亘古未有。”

    “臣奏请皇上设立五位大臣,共同处理国事,此举可保朝局稳定,还请皇上三思啊。”

    “还请请皇上三思!”

    李锦行话音落下,众多大臣也纷纷下跪,齐声附和。

    若按照朱元璋所说,那胡惟庸的权力,当真是普天之下,无一人可以与之抗衡。

    胡惟庸看着奉天殿上跪着的众人,心里暗暗记下了几个名字。

    “哼!”

    “李锦行,这么多人支持你,还真是意想不到啊。”

    然而。

    朱元璋看着奉天殿上下跪的众人,丝毫不为所动。

    哪怕带头的是李锦行。

    他依然没有要改变主意的意思。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胡惟庸代天监国,凡有不从者,一律收押刑部大牢,可先斩后奏。”

    朱元璋说完。

    李锦行顿时愣在的原地,整个人无精打采,双目无神。

    “臣遵旨。”

    胡惟庸见状,适宜的开口,跪旨谢恩。

    “皇上圣明。”

    章寻等一众大臣也是连忙附和,眉飞色舞。

    眼神里掩饰不住的欣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