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39章 朱元璋放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雨磅礴。

    雷声阵阵,掩盖住了黑夜里的虫鸣声。

    相国府。

    “惟庸,虽然章寻说的话不能全信,但是也不无道理,这宋宏还是要仔细考察考察才是。”

    李存义看着胡惟庸,粗犷的脸庞上现过一缕冷意。

    如今李存义是刑部右侍郎。

    从一个地方官员,直接调任中央,自然是胡惟庸的手笔。

    胡惟庸听见李存义的话,摇了摇头。

    “存义,此事我自有分寸。”

    “如今皇上回京在即,这京城却是开始不安分起来了。”

    胡惟庸说着,眼神透过窗户看向外面哗哗的大雨,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大雨如刀,刺痛人的神经。

    “惟庸……”

    李存义正想说什么,便被胡惟庸抬手阻止住了。

    只得干看着面对窗户发呆的胡惟庸,在原地来回的走着。

    一时间,书房内便只剩下了李存义行走的脚步声。

    不知过了多久。

    “你且附耳过来。”

    胡惟庸这才缓缓开口,心境也随着外面渐渐减弱的雨声归于平静。

    “你这样……”

    “惟庸,你这…这…可是灭……”

    李存义看着胡惟庸,一向娇纵的他也感到了一阵胆寒。

    后背不禁直冒冷汗,眼神里充斥着惊恐。

    一句话也说不完整,断断续续。

    后面的话他不敢说。

    因为若是胡惟庸一意孤行,那他也别无退路。

    胡惟庸看着李存义的表现。

    神色平淡,仿佛早有预料。

    他一开始又何尝不是如此。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辗转反侧。

    ………

    另一边。

    徽州府。

    黄山县。

    一处阔气的宅院内,房间内亮着盏盏油灯。

    “殿下。”

    李锦行看着朱标,脸上也是有些无奈。

    他原本伴雨而眠,睡得正香。

    没想到朱标却知道锦行亦未寝,将李锦行从睡梦中叫醒。

    至于朱标为何不在行宫,而在这黄山县,得从三天前说起。

    ………

    “臣李锦行参见皇上,太子殿下。”

    “平身。”

    “谢皇上。”

    朱元璋看着李锦行,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表情欣慰。

    “赐座。”

    随着朱元璋声音落下,兴宇立即指挥着太监搬过来一个椅子。

    “谢皇上。”

    李锦行看着朱元璋正襟危坐,脸色一丝不苟,身上的气势越发的内敛厚重。

    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标儿,给他看看吧。”

    朱标闻言,将一份奏折递给李锦行。

    李锦行接过奏折,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

    倏尔。

    李锦行眉头紧皱。

    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语气愤慨。

    “皇上,胡惟庸此举,乃是有不臣之心啊!”

    奏折上写的正是胡惟庸京城营犒军之事。

    李锦行脸上虽然一副震惊,眼神还略显惊慌的表情。

    心里则是波澜不惊。

    锦衣卫是朱元璋的眼线。

    监察天下百官的利器。

    怎么可能弃之不用?

    只不过是换用一种更高明的手法,仿佛在暗处始终有一双眼睛盯着众人。

    “皇上,臣恳请皇上降旨,将胡惟庸革职,免去其监国之权,并在府反省,以观后尤。”

    朱元璋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锦行呐,你多虑了。”

    “胡惟庸对咱忠心耿耿,和你一样,都是咱的左膀右臂。”

    “咱既然命他代咱当几个月的皇帝,那他前往京城大营犒军,又有何不可?”

    朱元璋将躬身行礼的李锦行扶起,笑着说道。

    脸上浑然看不出异常。

    李锦行张了张嘴,正准备说什么,便被朱元璋挥手阻止了。

    “好了,今日让你来可不是为了听你弹劾胡惟庸的。”

    “来来,这本理学是你的吧?你来给咱好好讲讲,这地心引力是怎么一回事?”

    朱元璋将李锦行拉到身边坐下,兴致勃勃的说道。

    脸上浑然没有对朝廷的担忧。

    似乎真如他所说,胡惟庸是他最信任的人。

    朱标听见朱元璋的话,明显也来了兴趣,精神集中了许多。

    看着李锦行,等待着他的解释。

    李锦行也没有继续关注胡惟庸的事,而是专心致志的解释着理学里面的一些内容。

    时间如溪水般潺潺流逝。

    李锦行在行宫待了一个上午便离开了。

    朱元璋坐在行宫院子里,朱标则是站在其身旁。

    静立无言。

    “标儿,你可知今日我为何将李锦行召进宫来,不是问一些家国大事,而是讨论这样一本小小的理学?”

    朱元璋语气平缓,不疾不徐。

    “父皇,儿臣不知,还请父皇示下。”

    “这一本小小的【理学】,确实是这天下第一学问。”

    “你别看这只是几页纸,他的作用,可大着呢。”

    “可明智,可富国,可强军。”

    朱元璋看着手里已经翻了几次的理学,语气感慨,不知真假。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父皇,您当年让刘伯温和李善长教您学问,如今儿臣斗胆。”

    “恳请父皇恩准儿臣,跟着李锦行学习学问,以增长自身底蕴学识。”

    朱标神色真诚,语气诚挚,言语之中充满着真诚。

    “好。”

    “标儿既然你这样想,那咱就准了。”

    “从明日起,便让李锦行每日进宫,教你学问,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

    朱元璋看着朱标,欣慰的点了点头。

    “父皇,我既跟李锦行求学,那他便是我的老师,自古以来,便没有让老师亲自到学生家里教学的道理。”

    “儿臣恳请父皇允许,儿臣去往黄山县求学。”

    “嗯?”

    朱元璋闻言,有些错愕,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不过很快朱元璋便有了反应。

    “好,咱准了!”

    “儿臣多谢父皇!”

    朱标说完,这才缓缓退出行宫。

    而朱元璋则是手捧着理学,似乎看得很入迷。

    …………

    良久。

    “蒋?。”

    “末将在。”

    “将李锦行府上的夜卫撤回来吧,以后,没有我和太子的命令,谁也不准私自监视李锦行。包括和他有关的一切。”

    “末将遵命!”

    蒋?闻言,心思活跃,眼神有些闪动。

    “嗯,下去吧。”

    “末将遵命。”

    朱元璋说完,这才缓缓起身。

    看着黄山县的方向,心情难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